聊大讲坛:翟奎凤教授谈君子至德与政德修养——孟子“与人为善”大义通释

为营造学院学术氛围,为同学们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激发同学们对哲学学术研究的兴趣。66日,政管学院聊大讲坛于东校区6#A204举行。哲学基地邀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翟奎凤教授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君子至德与政德修养——孟子“与人为善”大义通释》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政管学院院长唐明贵教授、哲学系延玥博士主持。

翟奎凤教授从做事、做人、为君和处世四个方面层层深入、由浅入深解析孟子“与人为善”的古解和今义,并结合具体实例阐明自己对此的理解和感悟,在他看来“与人为善”中不仅包含着一种平易近人的处世态度,更是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行。“与人为善”在当今社会的延伸内涵为切入点,翟奎凤教授指明在现代汉语语境下含义简单明确的词汇,往往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含义。因此,翟奎凤教授辩证指出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把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引申到古代的含义中,而是要全面分析“与人为善”在不同时期的深刻内涵。

通过解析《孟子》中“与人为善”的出处原文,翟奎凤教授循序渐进地阐释其在做事、做人、为君、处世四个方面所具有的深刻内涵。“采善于人、群众路线”这是对“与人为善”最古典的解释,在翟奎凤教授看来处事应当“计及下者无遗策,举及众者无废功也”,他强调要群策群力、多闻多问。针对“与人为善”的多种表现形式,翟奎凤教授与人相处帝王学、处世之道等方面阐明“与人为善”的当代价值,即不仅做到助人为善、乐道人善,更要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从而达到大公无我、万物一体大成儒学境界与仁者情怀,继而营造一个真正为善的环境。

    翟奎凤,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兼任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网站主编、曾子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