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热点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
入选理由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2015年学界针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梳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形成和确立的历史脉络;分析了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论证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解读每一个“全面”的内涵和意义;从多个维度研究各个“全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四个全面”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出其中蕴含的理论精髓,如:执政为民思想、求真务实态度、民生导向和大局意识、统筹协调思维等。⒋研究如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思考如何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出了一些根本问题、战略重点和实践难点。⒌“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研究。探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三步走”战略、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关系,与习近平同志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论断、新理念之间的关系等。
专家点评 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把握“四个全面”成为年度学术热点的根据:一是要从整体上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四个全面”,最好从哲学思维入手。运用历史思维和系统思维,把握其提出、形成以及意义;运用战略思维,把握其内涵和实质;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其内部的重大关系;运用创新思维,把握其创新发展。二是全面准确理解“四个全面”需要一种分析框架,即要将“四个全面”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框架中把握。三是要从主要矛盾、问题意识角度来思考“四个全面”,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
(点评人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热点2.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
入选理由 随着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加深,中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有价值的资源和理念。2015年,中国学术界聚焦新问题,提出新理念,使得全球治理在研究对象、学科领域等层面都得到拓展,尤其是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治理新秩序方面的努力与贡献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和总结。⒈学术研究聚焦于当前全球治理出现的重大挑战。针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困境,学者们重点关注了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难民问题、反恐问题等。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的理论研究。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及其蕴含的中国特色全球治理理念;研究“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中国主导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探讨中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塑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全球治理视域下中国自身发展问题等。⒊对原有全球治理理论进行反思。包括: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合理性;主权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秩序与全球治理的关系;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关系;新兴经济体发展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转型;地区政治、国内政治对全球性问题的影响等。⒋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理论构建。重点在于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的共鸣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全球治理价值观和世界秩序观。
专家点评 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进之年,也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一年。外交理论研究要为当代中国外交实践服务,学术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更多体现资政功能。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全球治理的内涵、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但中国发展的势头非常快,外交实践更是十分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实际需要,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明晰当前所指的全球治理主要是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关系问题等等。
(点评人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热点3.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研究
入选理由 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实施,要求法治发挥引领与规范作用,进而使得“网络空间法治化”成为重要议题。2015年,该领域的讨论突破了原有关注较多的网络知识产权、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等,将更广的视角投向以下方面:⒈在网络犯罪领域方面,相关研究扩展到网络犯罪的演进、罪名体系的立法完善与发展、网络犯罪的认定与防控、管辖权等角度。具体而言,较多讨论了网络诽谤的处罚范围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活动相关非法信息等网络恐怖活动、惩治与预防P2P网络借贷等网络金融犯罪、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与刑法保护、网络诈骗的分类剖析及打击防范机制等。⒉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较多关注金融行业、金融市场、金融理财、股权众筹模式的监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风险防控等。⒊在网络安全方面,随着网络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的结束,相关讨论更多地集中在草案的解读、价值追求及其与现行法的关系等角度。具体而言,较多讨论了草案与现行相关法律的关系分析、中国网络安全形势及对策研究、网络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构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等。⒋在研究方法方面,着眼于大数据作为研究方法、执法形式的应用及其科学性的讨论等,涉及法学研究应如何回应无处不在的大数据及其影响,大数据背景下公安、交通、侦查、反腐、监狱、审判等相关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等。
专家点评 2015年,中央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在国际上高举网络主权大旗,“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简政放权、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网络安全法草案成为海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网络信息法研究出现了一个小高潮,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在互联网金融、网络主权、网络犯罪、网络知识产权、新业态与政府规制的关系等方面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回应明显增强。但也要看到,在传统部门法学划分之下成长起来的研究者,知识宽度、研究方法等都还不够,一些研究成果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接下来,法学研究需引入多元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实现研究转型。
(点评人周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4.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
入选理由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节点,有着复杂的层面和巨大的意义。百年之后,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再认识、再评估,意义非凡。2015年,学界针对新文化运动的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⒈文化层面。学者们探讨了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如何定位、发扬,深化了对文化现代化、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发展如何在多元性中保持主体性等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关于新文化何以在中国未能成为主流文化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⒉以对《新青年》杂志的研究为中心,深入探讨启蒙主义“伦理自觉”,反思《新青年》早期论述中的文化与国家概念;开创性地从儒学现代化的角度研究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论战;批评理论的非中国化、文学译介对西方的移植、语言的欧化、文化思想的西方化等。⒊社会层面。学者们从教育、科学、人性解放等方面对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进行了论述。研究了新文化运动倡导的西方自由观、社会伦理观、婚姻观对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对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做了纵深的研究,问题涉及重新理解启蒙、启蒙与革命等问题。
专家点评 值此新文化运动百年,学界举办了许多研讨会,许多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相关史实作了新的厘定。这其中,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对于当代中国的影响,几乎成为所有会议和论文的焦点。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达成共识,更多问题不仅关乎史实还原,还更依赖意义的开显。譬如,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新文化运动所学西方具体是哪个国家和哪个时段,新文化运动中保守、激进与自由派的评价等等,都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对运动的实际收获,类似新科学的成就历来为人公认,新文学的成就也较显见,但新民主与新道德建设仍须作出恰如其分的论定。
(点评人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热点5.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入选理由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年度,学者们以开放的视野、面对未来的心态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战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新见解的学术成果。⒈厘清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率先独立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并积极倡导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各民族紧密团结,一致对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⒉客观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了人民战争的有效运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作用,重申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⒊全面解读国民党正面战场。研究重点从宏观概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总体贡献转向关注具体战役、国统区及沦陷区的政治社会生态等微观实证研究。⒋深刻揭露日本战争暴行及其遗留问题。学者们利用多国多种文字的原始文献,真实再现了日军在中国的战争暴行,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的性质、否认战争罪行的诡辩进行了有力驳斥。
专家点评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率先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欧洲中心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尊重与承认。在今年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许多国际学者高度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历史是一面镜子,揭示过去,也昭示未来。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一定会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获得有益启迪。
(点评人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教授)
热点6.“一带一路”:共建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入选理由 2015年,学界针对“一带一路”展开热烈探讨,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路)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意义,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和原则,“一带一路”战略框架、思路和目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机遇、风险与挑战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但各国在政治体制、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亦有较大差异,因此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抓手,从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人文等不同角度对内、外部风险进行分类评估、规避,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有效对接,将中国梦与亚洲梦、欧洲梦连通,加强双边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亚信会议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相关国家加强沟通,使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共建成果。
专家点评 “一带一路”既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战略,也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并引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必将给沿线(路)国家或地区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必将大力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必将造福全人类。正是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经发布,旋即获得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和沿线(路)国家或地区的积极支持,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或地区的21世纪的发展愿景,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点评人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热点7.“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
入选理由 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发展。2015年,学者们在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下,从学术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追踪国际最新进展,运用多学科视角,探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探索互联网概念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各教育阶段的学习、课程、教学、考试、决策管理、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带来革命性变化。⒉深度反思以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微课为代表的网络教育资源浪潮,澄清其中的混乱概念和各种误解,探究潮流背后的深层次动力,正视当前存在的资源碎片化、利用率低、分布不均等现实问题,提出“MOOC+翻转课堂”、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优化的模式和资源。⒊理性认识大数据对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影响,在肯定大数据为教学管理和实证研究等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理性地看到其在“价值密度”与“技术难度”、“数据广度”与“信息安全度”方面的局限性,强调利用高质量的大数据信息,化解不良数据的风险,为教育研究服务,而不是陷入对大数据的盲目追求或者全然抵触。⒋在“互联网+教育”模式被大多数人推崇和追捧的局面下,部分研究者存有争议,认为应理性看待这种狂热,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有限度的,传统教育模式仍有其存在的基础和价值。
专家点评 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2015年,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慕课、翻转课堂、创客教育、智慧教育、无缝学习等研究较多,这对我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不无裨益。也要看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还有很多争议,著名的“乔布斯之问”针对的即是这个方面。未来,我们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既不无限扩大教育技术的作用,持技术干涉的观念;也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可有可无,持技术无用论的观念。而应着力研究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点评人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热点8.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业变革
入选理由 2015年,媒体融合突破了学理阐述和行业探索的藩篱,上升成为涉及国家整体战略的热词,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⒈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梳理、调适与突破式创新。媒体融合促生了新的传播体系,颠覆了传统媒体时代的许多规律、规则。围绕新传播格局下的传受关系变革、多元化传播主体、基于关系的开放性网络、倡导双向对话等特点,对传统以大众传播为基础的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反思,主要表现在对框架理论、沉默螺旋假说、新闻专业主义等的重新思考,重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回归和影响,借鉴对话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剧场表演理论等理论资源,探索新格局下的传播规律。⒉对国家整体传播战略布局及顶层设计的分析和研判。聚焦中央的媒体融合政策,对新形势下的政治沟通、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重塑、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网络治理等展开探讨。⒊媒体机构的功能角色转型及信息生产与传播变革。针对不同媒体机构的融合转型探索,学界对角色定位、组织架构、运作机制、用户平台、内容产品、商业模式等战略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和研讨;在信息传播理念上,围绕叙事模式、话语表达、价值感召、文本意义建构及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预见性的价值。⒋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主要围绕跨媒体人才培养,社会化媒体传播能力、媒体产品的设计和运营能力训练,跨学科培养体系、新媒体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合作拓展,价值观坚守等展开论述。
专家点评 媒体融合一方面引发了新闻传播业的变革,另一方面改变了既有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关系,使整个社会的传播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研究的不足体现在,主要从媒介生产自身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媒介融合,关注的是媒介内部空间所关涉的一整套相互关系及其整合,侧重“融合”而忽略“媒介”。如果换一个视角,将“媒介融合”的讨论重点放在“媒介”而不是“融合”,就会发现,媒介与技术融合带来的一个结构性的变化,就是“原来互相分割的社会交往语境和形态(比如私人与公共)模糊乃至坍塌,媒介产业的霸权地位已经不在,而另外一种形式的融合——社会融合悄然崛起”。这将大大拓展现有媒介融合的研究视域,重塑传播观念和范式。
(点评人孙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热点9.中国人口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
入选理由 人口政策调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启动“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人口政策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2015年,专家学者对此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⒈围绕人口政策调整本身。从理论的视角深刻阐述了当前实行生育政策调整的内涵及意义,指出目前需对中国人口问题进行重新反思,尤其要从人口理念的高度进行再建构;对人口政策调整与完善的具体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相关人群目标定位、新增生育的测算方法、计生部门工作转型以及相配套的立法程序和社会政策等;从历史的向度详述了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轨迹,指出当前实施生育政策调整是恰如其时的;与国外生育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当前中国进行生育政策调整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介绍了国外实施生育政策调整的经验与教训。⒉集中对人口政策调整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了跨学科、多层次的探讨。一方面从宏观的视角,探讨了在生育率长期走低、老龄化不断加剧、城市化不断上升、人口流动日渐频繁等人口格局下,人口政策的调整对人口总体发展的影响,譬如人口的结构,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另一方面从微观的层面,指出其对家庭结构与家庭伦理关系、男女比例等方面形成的冲击,认为应引导家庭及其成员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文化准备,及时适应变化,重新塑造新的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系。
专家点评 重大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的经济生产、物质消费,到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从宏观层面的劳动力资源、社会抚养比、老年社会保障,到微观层面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因此,“中国人口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成为2015年中国学术热点之一理所当然。相比“单独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涉及的人群规模更为广大,带来的社会影响也将更为深远。探索这一政策调整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研究和分析这种变化对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社会生活方式等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我国学术界的责任和义务。
(点评人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热点10.大气环境治理与低碳发展
入选理由 2015年,学者们关于大气环境治理和低碳发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⒈大气环境社会治理模式研究与公共政策分析,包括大气污染的社会经济评价与大气环境治理的费用效益分析,大气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大气环境治理、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的公共政策设计与实施机制,区域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模式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⒉大气环境治理的经济政策研究与评价,包括环境保护税、排污收费制度、能源价格机制的设计与研究,大气污染物排放权、二氧化碳排放权、节能权的市场交易体系研究。⒊低碳发展研究与实施战略,包括中国低碳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低碳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与方法研究,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与经济学研究,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公共治理模式,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气候变化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分析,低碳社会建设与低碳文化形态研究,低碳发展的产业政策与国家战略。
专家点评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动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低碳发展是一种以能源高效清洁、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持续进步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发展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理大气环境,实现低碳发展,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研究关注的重点,各个学科从不同视角研究中国大气环境治理、低碳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推动了中国环境治理和低碳、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点评人马中,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http://news.gmw.cn/2016-01/13/content_18472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