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诠释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重点建设项目依托省社科规划研究基地——山东省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拼搏进取,该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树立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本项目的社会需求情况
(一)本项目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经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加强其建设必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二)本项目建设适应了我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山东省教育厅、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认真学习中办发〔2011〕31号文件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增强我省话语权。本项目力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诠释的研究,接续传统,传承文化,这必将有利于提高提升以儒家文化为特色的齐鲁文化的软实力。
(三)本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本项目关注经典文献与学术思想的关系,发掘中国传统诠释学的类型和特征;借鉴西方诠释学的方法开展中国经典诠释研究,弘扬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思想智慧,从而深化和拓展中国哲学研究,让传统经典成为学术理论创新和人类智慧的源头活水。
二、申请项目研究方向设置的应用性、先进性、独特性及发展前景
申请项目设置研究方向的应用性在于全面研究、论述《论语》诠释的演变与发展,探讨“论语学”与学术思潮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不同学派在“论语学”的诠释与哲学体系的建构方面的学术特色与思想创新作系统阐述和比较研究,对有代表性的《论语》注本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发掘中国传统诠释学的类型和特征,寻找中国哲学本有特色。
本方向的先进性与独特性: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上世纪研究反思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立足于经学讲哲学”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而从经典诠释的视角,梳理、讨论,乃至发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已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哲学思想研究之多元格局中的重要势力之一。本方向主要通过对《论语》诠释文本的细读、思索,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在时空关系上纵横比较,辨章学术,考证源流,互参比勘,深入析论,从而勾勒《论语》研究的历史进程,揭示《论语》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探求《论语》诠释与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深层次关系。
本方向的发展前景:中国哲学史就是一部经典诠释史。通过诠释使中国思想呈现为哲学和对中国思想进行哲学的诠释,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样式。因而,随着经典诠释学研究的深入进展,必将带来中国哲学研究主题的变奏和理论格局的重组,而这种变奏和重组又会促使学界对即有的中国哲学研究范式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这也正是该研究方向的生命力之所在。
三、按照博士授权立项要求本项目所属一级学科的现状和前景
“《论语》诠释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项目隶属于一级学科——哲学。该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八个二级学科。
哲学学科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社会大转型以及全球范围内日新月异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一方面,哲学开始关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苏东剧变以来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现代化与发展、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功能、知识经济等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哲学从高高在上的、由概念和原理堆砌而成的“象牙之塔”中回到了现实生活世界;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融合为哲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这一工作从两个方面具体展开:一是在哲学内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二是哲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前一种对话使哲学研究的问题域得到了大大拓展,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哲学研究的深化;而后一种对话则孕育了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如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管理哲学、生态哲学等。哲学内部不同二级学科之间以及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融合,反映了目前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显示了哲学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哲学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师范类、政法类和综合型本科高校开设有哲学学科的本科、硕士或博士专业,甚至是部分知名的理工类、外语类高校也开设哲学学类的硕士或博士专业。
哲学学科发展前景:一方面,由于哲学能够解答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难题,能够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构筑新的汉语思想文化传统,有益于人类精神家园的重建,故哲学学科的发展势在必然。另一方面,哲学是“文明活的灵魂”、“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体现时代的理想,而且又不断转化为实现这一理想的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现实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哲学学科不仅拥有伟大的过去,也一定会拥有伟大的未来。
四、申请项目的现有基础与条件
(一)项目方向
本项目聚焦于“《论语》诠释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学术带头人为唐明贵教授,主要学术骨干有戴明玺教授、王敬华副教授、刘伟博士等6人。
(二)师资队伍
本项目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占50%;硕士生导师2人,占33.3%;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占66.66%;45岁以下人员4人,占66.66%。这些人员分别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
(三)科学研究
近年来,本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语学史”、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两宋时期的《论语》学研究”、山东高校人文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宋元明清《论语》学研究”和孔子文化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项目“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各1项,目前正在主持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论语》诠释与理学的构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补助资金项目“汉代《论语》注释整理与研究”、山东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重点项目“一本书读懂《论语》”各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论语学史》专著2部,其中后者被誉为“中国大陆第一部《论语》通史著作”;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孔子研究》等多家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许多科研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多家刊物和文献转载或引述介绍,获得了多项奖励,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四)人才培养
本方向依托的哲学本科专业自2005年招生以来,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课程与教材建设,力求以政史兼修为主的通识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哲学发展史加经典导读为主的专业主干课程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实用性和多样化为主的专业提高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以学术训练、社会调研、专业见习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塑造学生的实践技能,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年来,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连年达到86%以上;考研率稳定在40%以上,2011年高达70%;其中大部分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继续读研深造;其余毕业生或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或考取教师编制,或进入企业就职。毕业生因基础理论扎实、人文素养优良、发展潜力突出而受到好评。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成效卓著,2011年荣获省属高校哲学专业本科学评估第一名。
本项目依托的硕士点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共有两届毕业生,其中王桂菊考取南开大学博士生、刘艳考取山东大学博士生。
(五)图书资料
在资料建设上,学院资料室设有专门的哲学资料厨,现有藏书2万册,报刊5千余册,其中部分报刊杂志与本项目研究方向有关。
五、项目发展规划与今后四年建设目标(2012~2015)
(一)建设总目标
经过四年左右的时间,将“《论语》诠释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建设成省内一流,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特色项目。
(二)建设内容
1、队伍建设
在建设期内,本学科副教授中1人晋升教授,讲师中有2人晋升副教授,有1人晋升为讲师。积极引进与本项目建设相关的优秀博士生或教授,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人员结构的合理化。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养,让年轻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学习和作访问学者,让他们在进修学习中提高、充实自己。在进修期间,确定与之相关的研究课题,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2、科学研究
(1)科研立项:四年期间,争取获得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2项,厅级项目1~2项。
(2)著作论文:出版科研著作2~3部,发表学术论文15~20篇,其中CSSCI索引5~10篇。
(3)科研获奖:力争获得省社科奖2项,厅级奖励2~3项。
3、人才培养
建设期内参与培养具有学士学位毕业生300名以上。力争每届毕业生能有3~4人考上与该项目研究方向相关的硕士研究生。
4、学术交流
(1)项目组成员每年均应积极参与或举办相关专业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交流会,提交学术论文并做学术报告。
(2)每年邀请1~2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报告项目所在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指导本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水平的提升。
(3)建设期间举办一次省级以上学术交流会,通过承担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扩大影响和寻求合作与支持。
5、科研平台建设
(1)建成本项目建设网页,定期发布相关研究信息。
(2)购置必须的办公设备,让每一个学术骨干都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室,配备电脑、打印机和网线,保证研究人员有一定的研究条件。
六、实现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更新观念
通过项目依托单位组织管理,牢固树立项目建设的主导意识,明确项目建设的特色意识(领先意识)和全局意识,认真处理好项目建设与专业建设、项目建设与学科建设、项目建设与科研、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形成提升项目建设水平的合力。
2、进一步加强项目人才队伍建设
今后四年,力争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究团队,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一是切实用好、留住、引进、培养“大师级”学术带头人。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学校优惠的人才政策和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更优秀的相关研究人才栖身聊大。二是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倾斜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2~3人在本学科领域拔尖的优秀博士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三是高度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进修深造、做访问学者、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等,培养1~2位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青年才俊。四是进一步加强同国内重点院校和知名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以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教授专家互聘等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关系,搞好科研要素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3、进一步强化项目工作的组织管理
(1)通过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责、权、利,使管理重心下移。同时,建立项目咨询专家顾问机构,健全项目带头人负责制度,明确项目带头人的职责与权利,使项目由行政负责制逐步转变为行政领导、专家指导下的项目带头人负责制,不断增强学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通过修订项目建设与科研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发挥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项目建设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特别是要建立以定性和定量为依据的科研考核办法,启动调节杠杆。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将予以上浮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下浮,直至停止支持。
(3)按年度给项目组各成员下达相应的建设指标,相应地也下达经费使用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年底考核并实行一定程度地滚动,使项目建设经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加大对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尤其是高级别课题,使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等方面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大对在研课题的支持力度,根据立项课题份量在资产配置、人员配备、指标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加强对课题结题的关注和监督,特别是要在成果鉴定、成果奖励申报及成果转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使“两条腿都能站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5)争取承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使学术交流成为全体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支持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推动项目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