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复旦哲学学院新生的入门讲座的简要记录,谈论了哲学是什么,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哲学学习的特点,中国思想有没有哲学成分,等等。基于“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先秦思想”一文(最早发表于《社会科学》2014年10月,111-121;最新版见《现代儒学》第五辑(2020),63-90。)
新生手册回顾丨哲学入门:反思与争论
2020年9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新生手册”系列讲座第二场《哲学:从卡门到入门》于光华楼西主楼2401开讲。哲学学院白彤东教授应邀为20级本科生主讲,谈谈他对于哲学与学习哲学的认识。
一、中国·哲学·合法性
白彤东老师在讲座的开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会周期性出现?首先,他从“为什么会出现”的角度给出了回答。第一,“哲学”概念并非中国特产,而是从日本引入的西方概念;第二,在以西方为模板的大学系科体系内,以西方哲学为样本回答中国哲学合法性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第三,中国哲学需要为自身的学科存在辩护。
其次,白老师解释了问题中的“周期性”。中国传统思想是不是哲学、有没有哲学成分,必须首先回答“哲学”是什么;然而永远不可能有哪怕哲学家群体内部同意的关于哲学的定义。结合自身科学哲学的学科背景,白老师认为即使以科学哲学为例,科学的定义、科学与非科学、科学和哲学的分野,经过了长期研究,也没有定论。此种困难或许是因为一个系统,无论是神学、科学还是哲学,对其中的个别反常都有一定的弹性和解释空间,使得理论系统能够在当下乃至未来符合人们提出的硬性定义,从而模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人们对于科学与非科学、哲学与非哲学的争论在于难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因此,中国思想是不是哲学,以及任何东西是不是哲学,将会一直争论下去。
二、建构·定义·哲学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白彤东老师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一个哲学的定义。首先他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标准,即不宽不窄。
就“不要太狭隘”一方面来说,白老师给出了一个现象,即经常有人把某一类西方哲学当作西方哲学的全部。在哲学史上,莱布尼茨和黑格尔具有相似的“中国印象”:形而上学西方强,中国人更擅长如何过好生活的实践哲学。但是两人判断大相径庭——莱布尼茨认为应当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而黑格尔则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这是因为两人对哲学的理解不同。黑格尔认为第一哲学才是哲学,哲学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东西。不过在当代也存在截然不同的想法,例如傅斯年和德里达,他们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并不是一件坏事。而在如今中国的大学里,当人们谈起西方哲学,很多时候指德国古典哲学。这可能是因为一些历史因素,中国人最初接触的西方哲学的主流是德国古典哲学。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哲学研究趋于多元,但这种原初的印象并不会就此磨灭得一干二净。一方面,现在的中国哲学研究也带有德国古典哲学的痕迹;另一方面,以德国古典哲学为重要内容的欧陆哲学在中国明显重于英美分析哲学。结合自己的留学经验,结合自己对分析哲学的“偏见”及转变,白老师指出,人们对某一流派的拒绝至少要建立在认真研究过的基础上,这样的意见才会更可靠。
随后,白老师正面回答了他认为的“什么是哲学”。
首先,哲学要反思、要问问题。他引用了一句话来描述哲学家的职业特征:“We are paid not to believe”。我们提出问题,我们怀疑一切,并且没有边界。而在不断的追问中,反思形成了它的副产品: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除此之外,反思的对象也构成哲学的要素,它应当是人类比较根本性的问题。不论民族、地域、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生死、国家的产生、政权合法性、公私冲突、如何认识世界、梦与真实。只是近代以来,很多哲学反思的根本问题被分离出去了,出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此,英国日常语言学家奥斯丁的比喻:热的燥动的气团是哲学。慢慢地,有一部分冷凝,具有了固定形状以后分离,形成了科学。剩下的燥动的东西是哲学。
但是我们必须追问,为什么它分出去了?近现代科学为什么能够成就一番独立的事业?白彤东老师引用了牛顿著名的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这句话本身来说,它反映了科学知识不需要再重复获取和论证的特征,科学不需要重复解决同一个问题,而是可以接续前人的工作;但是哲学却并非如此,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构成了千奇百态、精彩纷呈的哲学世界。所以,从与科学的比较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哲学是一些人类没有办法一次解决、或者有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根本问题,哲学问题具有最终不可解决性。
由此,白老师提出了他认为的哲学学习方法。学科学不一定要看科学史,读教科书就足够,但是学哲学要阅读历史上的名著,了解历史上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甚至读经典名著比读文章、读当代文本更重要,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并不会过时,更何况名著经过了考验和筛选。至于哲学史,由于它过于简练和压缩,往往会把哲学家精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人遗漏信息、错失哲学原典的精彩之处。哲学史只是浅尝辄止,深入品味还需要阅读经典原著。此外,读原著也需要量的积累,在文本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看法。但是不必着急,慢慢读、慢慢忘、慢慢回忆、慢慢理解。
三、中国·哲学·现代
中国哲学“似乎”不是哲学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中国“哲学”的经典文本看似缺少论证。但反思和论证是不同的,论证只是反思的表达方式之一。老子没有论证,尼采使用格言体,他们都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并且,中国哲学也并不是没有论证,而只是经常是论证得简约,以“论证轮廓”的形式出现。反倒过于的严密详细论证,会消除“大图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简约的论证也会让读者的参与度会更高,解释的空间更大
中国先秦哲学已经有了符合西方观念的、成形的政治哲学。没有相似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只是因为中国人和西方人怀疑反思的对象不同,而并非中国人不怀疑反思。中国哲学首先关心广义的道德哲学问题,而进一步看,则能发现对于先秦诸子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问题,而不是所谓的“精神性问题”。白老师以《孟子》片段说明了,个人道德问题常常是政治问题的副产品,也即“外王”倒逼“内圣”。而道德形上学问题直到“后佛”时期(也就是佛教引入中国之后)才开始涌现。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西方步入近代社会的转型颇有相似之处,不仅是在政治层面上,在观念上也存在相似。封建贵族的垮台催生出了平等、自由、个体等观念。先秦政治哲学某种层面上说,完全可以与西方近代政治哲学对观,由此也能够思考先秦政治哲学对于当代政治境遇的意义。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问题正在越来越迫切,我们要思考各种不同的选项和可能。对于政治哲学、政治哲学家来说,或许这是一个登场的好时代。当然,我们希望登上的是言论的战场,而不是言论的刑场。
尽管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是哲学思考并不会终止。讲座结束以后,有不少同学留下与白老师共同探讨。
白彤东老师丰富扎实的学术背景、幽默切实的心得分享,给站在哲学门口的20级新生描绘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图景。然而,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我们不能在老师的引领和搀扶下走完四年的本科哲学生涯,我们终将走出一条自己的哲学之路。很快一年以后,20级的哲学萌新们就要面对他们的第一次自主选择——专业分流。“新生手册”系列第三场讲座《中西科宗:四家讲坛》将邀请优秀的学长学姐,深入到各个二级学科内部,不仅展现更为具体的哲学发展路径,也为同学们大一专业课学习指点迷津。第三场讲座开幕在即,欢迎各位同学前往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