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标准

《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1-12-06

  《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性质

  《美学原理》是哲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共54学时,3学分。开设时间为本科大三上学期。该课程为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美、如何认识美以及如何分析美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美学原理》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以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掌握美学基础知识,区辨评价主要美学家观点。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美学热点问题进行探究性思考与评价。提升审美与鉴赏能力、沟通学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健康、进步的审美观,增强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创造审美化的人生。

  (三)课程体系

  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为指导,主要包括总论、美的本质的理论分析、美的存在领域、美的表现形态共4个模块12章的内容。同时还将融入生活美学、乡村美学、科学美学等前沿问题,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的课程。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内容

  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得到心灵的启迪与升华,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一)课程思政教学系统设计

  《美学原理》课程不仅要从智育层面传授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更要从德育层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因此,《美学原理》课程思政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度挖掘提炼美学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美学发展基本原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实现课程“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三维目标的同步生成。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课程体系特点,《美学原理》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1.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美学原理》课程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重点工程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为指导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在自由创造产生美、劳动创造美等章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美学观的指导作用。学生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对于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在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内容融入中华优秀审美典故和审美习俗,在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使学生深入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3.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朴素的感情表达,它贯穿于优秀文化的主脉之中。以文化自信为维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育,既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价值,也能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守家国情怀,可以从中追本溯源、汲取智慧,寻找坚守的力量;在继承革命文化中涵养家国情怀,可以知道我们的国家“从哪里来”,以及“去向何方”,可以唤醒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感;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砥砺家国情怀,可以激励青年大学生都要不惧风雨,站稳人民立场,激发历史使命,创造出彩人生。《美学原理》课程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体现着革命文化的灵魂,也彰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通过恰当事例及方法的运用,可以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提升对家国之美的认知,厚植家国情怀,将爱自己、爱家庭与爱国家有机融为一体。

  4.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美学原理》课程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美的感知、教育与熏陶,进行心灵、行为的教育,使其认识理解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追求美和享受美,深刻了解生活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种不同美的特点,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任务。

  (二)美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内容

  根据上述四大体系的课程思政系统设计,本课程紧密联系各章节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案例讲解、项目驱动、小组讨论和理论分析的形式,形成以下相关课程思政专题内容:

  《美学原理》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合方法(部分示例)

  知识模块

  思政案例

  思政目标

  组织方式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的初步探索

  1.甲骨文“美”字含义分析

  2.石器造型发展演变

  3.彩陶造型和纹饰演变

  结合以上事例分析美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传承中华文脉

  3.提升审美素养

  案例教学

  分组辩论

  第二章

  中国美学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1.庄子“心斋”“坐忘”

  2.成语故事“庖丁解牛”

  3.伍举论美

  4.孔子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

  结合中国美学典故分析道家、儒家美学思想。

  1.培养良好心态

  2.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案例分析

  项目驱动

  小组讨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

  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

  “中国农民丰收节”

  影像资料

  3.影片《厉害了,我的国》部分片段。

  分析以上震撼人心的图景中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内涵。

  培养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

  家国情怀

  使命担当

  3.劳动教育

  4.工匠精神职业素养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读书指导

  研讨式教学

  第四章

  社会美

  1.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之美

  2.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3.抗疫英雄“口罩勒痕”图片和“逆行事迹”

  结合案例认识社会美的范围、类型及特征。

  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

  2.革命文化

  3.职业素养

  4.理想信念

  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

  第五章

  自然美

  借助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九寨沟摄影图片分析自然美的如画模式。

  结合王维《山水论》郭熙《林泉高致》分析自然美特征。

  结合苏州园林分析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厚植爱国情怀、

  增长知识见识

  立足时代、深入生活

  提高审美素养

  增强文化自信

  情境教学

  案例讨论

  研讨式教学

  第六章

  艺术美

  结合画作《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古曲《十面埋伏》、元杂剧《西厢记》分析艺术美的特点。

  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陈设特点分析装饰的人文意义。

  结合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分析生活中的节奏韵律。

  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增强文化自信

  任务驱动

  案例教学

  小组讨论

  第七章

  科学美

  1.“奋斗者”号成功坐底10909米深潜。

  2.中国天眼设计之美。

  3.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借助以上视频资料感受科学美的内涵及力量。

  自主创新精神

  劳动教育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情境教学

  项目驱动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第八章

  中国美学中的“丑”

  1.中国古代赏石“透漏瘦皱”四原则

  2.韩愈作诗风格特点

  3.郑板桥关于“丑石”的观点

  结合以上中国美学典故分析美学视阈下“丑”的内涵。

  1.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增强文化自信

  3.树立正确审美观

  4.提高文化素养

  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

  第九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和喜剧

  结合《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桃花扇》《祝福》部分桥段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悲剧特征的分析。

  2.结合《唐伯虎点秋香》《儒林外史》《西厢记》部分桥段,分析探讨喜剧的审美特点。

  掌握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增强学生同理心

  4.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案例教学

  任务研讨

  分组辩论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教学要做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融入点,另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两者相结合,德融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本课程在德融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

  (一)混合式教学法

  由本课程团队自主研发的《美学原理》线上课程已经上线智慧树平台,已完成500分钟的视频库建设和资料库、试题库建设。且该线上课程资源也处于不断更新和维护中。为《美学原理》课程拓展课程思政资源,丰富课程载体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该课程采取教学方法。将教学流程分为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三个阶段,通过组织不同阶段的教与学活动,构建一体化的美学课堂。(如图1所示)

  课前阶段(线上):课前的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学习任务单、观看线上授课视频、完成知识前测和分组完成章节热点问题讨论等。在该阶段可以融入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元素,以视频、资料或问题思考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专业问题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例如,在讲授“社会美的特征”专业内容前,线上推送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有关“港珠澳大桥”建设历程的视频,并布置思考任务:工程师攻坚克难,创造世界桥梁史奇迹的艰辛过程,给你哪些启示?其建设历程渗透着什么精神?通过大桥建设过程,说明社会美具有哪些特征?通过该课前案例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提升对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理解度,实现了思政元素与课堂知识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价值引领与专业内容的同步提升。

  课中阶段(线下):课中主要包括专业精讲、案例融入、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四个环节。

  专业精讲:教师对学生课前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并对线上授课视频进行难度提升,结合学科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实现知识拓展提升,提高课程学术性。

  案例融入:结合所讲专业知识,融入恰当的思政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和时代性。例如,在分析“人物美”一节时,融入抗疫英雄“口罩勒痕”图片和逆行事迹。在帮助学生参透“人物美”真谛的同时,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培育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讲授“科学美”相关内容时,引入中国天眼之美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讲授“中国美学史关于审美本质论述”的章节时,引入“庖丁解牛”“尽善尽美”“伍举论美”“拈花微笑”等美学典故,启发学生体悟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中华文脉,提高人文素养。

  小组讨论:学生就关注的思政案例、热点问题、案例启示展开头脑风暴,分享所思所感。还可以就专业内容,列举更多现实思政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完成组内互评。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吸收,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提高课程挑战度。

  学生展示:学生就讨论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展示,互相交流学习感受。在此过程中,完成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归纳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高阶性。

  课后阶段(线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布置实践创新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美。如让学生查找更多专业内容相关思政案例、分享收获体会、调查本土资源、进行话剧表演等。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项目式教学法

  对于探索性与前沿性较强的章节,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申报书的撰写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能够对该问题形成深入的探索与思考。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需注意的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例如在学习“科学美”相关章节时,给学生布置研讨项目“走进AI科学之美”。首先,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在融入最新AI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其次,形成课题申报书,准备课堂展示PPT,要求学生即分析科学美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分享AI案例背后的故事。最后,请学生分析研讨感受,分享在专业知识和AI案例中的收获,和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完成组间互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打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理解先进科学文化,并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考察调研法

  本课程通过布置实践创新型作业,鼓励采用实地考察本地优势美育资源,现场体验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聊城本地非物质文化资源:东昌木版年画、剪纸技艺、葫芦雕刻等,在体会传统图案造型美的同时,领悟传统符号的美好寓意,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四)考核形式多元化

  本课程改变以往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方法。注重过程性考核,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线上学习、研讨过程、课堂展示、章节测试分为不同权重纳入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占比60%,注重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和素养提升情况,并在其中融入思政考查元素。通过改变考核方式,融入思政考核元素,从而倒推德融教学的具体落实,提升立德树人效果。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一)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讲述美学原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科学融入与之相关的美学典故和德育故事,通过互联网+思政、案例讲解、启迪讨论、实践作业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实现了德育内容和美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避免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两张皮”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思政素养得到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提高。自实行德融教学改革以来,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认为该课程“不仅能学到美学基础知识,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能了解古今中外的美育故事,通晓做人做事的道理”。从学生评价来看,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得到同步达成,立德树人任务得到落实。

  (二)学生通过美学课程收获良多

  1.学生更加热爱中国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将优秀文化教育融入德育内容之中,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易为学生接受。这种渗透性强、形象生动的德融教学,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同学。他们认为在美学的课堂氛围中,惊叹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感动于当今中国的开放包容精神,更为古今中国的美而感到自豪。要做中国之美和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让更多人、更多国家了解中国。我们清晰感受到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慨与自豪,以及扎根心灵的文化自信。这便是课堂中德融教育的影响,它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赋予每一位学生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2.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通过分组学习和课堂讨论,组员之间分工完成课程任务,并协作完成课堂汇报。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相互配合、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共同协作完成课堂任务。使学生学会了关爱与体谅,这种心灵的成长,是德融课堂赋予学生的崭新收获。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查阅资料、写文献综述、提高了知识整合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通过深入思考,探索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显性课程的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隐性教育的品格德育相结合,充分提高了课程的深度和温度,使学生对美学课堂更感兴趣。他们能够主动查找图片、探索民间工艺、翻阅资料,用形象的语言、精美的课件、生动的事例进行课堂展示。同时,也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生活审美之中,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分析。这充分证明德融教育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达到了春风化雨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养成了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个人介绍:

  刘晋,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研方面: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理论导刊》《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教学方面:主讲《美学原理》课程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美学原理》线上课程获评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2018年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级教研项目重大子课题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