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标准

2021-12-06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性质

  《中华传统文化》是哲学专业选修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启迪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为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领会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方面文化精髓。(2)熟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文德。(3)熟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艺术等文化成果。(4)熟知中国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婚丧嫁娶、节庆等文化特点及习俗。

  2、能力目标

  (1)能诵读传统文化中的名篇佳句。(2)能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能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3)能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4)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自豪感。(2)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培养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4)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课程体系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与民俗等知识,以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二、德融教学设计及内容

  德融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得到心灵的启迪与升华,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一) 德融教学系统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不仅要从智育层面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更要从德育层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德融课堂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度挖掘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基本原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实现课程“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三维目标的同步生成。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课程体系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1.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学生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内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典故和传统文化素养习俗,在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使学生深入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育精神,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3.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朴素的感情表达,它贯穿于优秀文化的主脉之中。以文化自信为维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育,既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价值,也能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守家国情怀,可以从中追本溯源、汲取智慧,寻找坚守的力量;在继承革命文化中涵养家国情怀,可以知道我们的国家“从哪里来”,以及“去向何方”,可以唤醒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感;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砥砺家国情怀,可以激励青年大学生都要不惧风雨,站稳人民立场,激发历史使命,创造出彩人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体现着革命文化的灵魂,也彰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通过恰当事例及方法的运用,可以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厚植家国情怀,将爱自己、爱家庭与爱国家有机融为一体。

  4.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能力和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素养能力和人文素养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德智体文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的感知、教育与熏陶,进行心灵、行为的教育,使其认识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怎样理解传统文化、浸入传统文化,深刻了解生活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特点,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任务。

  (二) 德融教学具体内容

  根据上述四大体系的德融教学系统设计,本课程紧密联系各章节的专业理论知识,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形成以下相关德融课堂专题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合方法(部分示例)

  知识模块

  思政案例

  思政目标

  组织方式

  第一章绪论

  1.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能掌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

  3. 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

  1.举例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类型;

  3.举例说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

  4.学生分组讨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1.熟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2. 能领会遵循天道,追求天人和谐的传统哲学思想;

  3.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1.举例说明如何作到“人道”与“天道”相统一;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天人和谐”。

  第三章中华传统美德

  

  1.熟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

  2.能做到勤劳节俭、明礼诚信孝为人本、义在利先;

  3.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1.以节俭皇帝刘裕引入课程;

  2.结合案例讲授“一诺千金”的由来;

  3.学生分组讨论浩然之气的含义;

  4.举例说明“忠、孝、仁、义”四类人际关系;

  5.结合“孝”字的古今演变,学习“孝为人本”的含义。

  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

  1. 熟知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能领会道教文化思想;

  3. 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1.举例说明道教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发展史;

  2.学生分组讨论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学生分组讨论“三教九流”的含义。

  第五章传统科技

  1.熟知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知识;

  2.能对古今语言的差别、姓名称谓等具体知识进行分析;

  3. 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1.举例说明汉字六书的含义;

  2.学生分组讨论汉字如何引发想象和联想;

  3.举例说明姓氏、名字、别号、谥号;

  4.学生自创对联。

  第六章文学典籍

  1.熟知古典诗歌发展历程;

  2.能背诵古诗名篇;

  3.提升古诗词欣赏水平。

  1.举例说明诗歌的发展历程;

  2.学生背诵著名诗篇。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第七章书法绘画

  1.熟知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知识;

  2.能欣赏传统书画作品;

  3.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1.以毛笔的结构引入课程;

  2.结合实例和师生互动讲授书法的产生与发展;

  3.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书法的特点;

  4.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画的造型法则。

  第八章乐舞戏曲

  1.熟知中国传统乐舞戏曲知识;

  2.能欣赏传统戏曲作品;

  3.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1.以《论语.述而》“三月不知肉味”引入课程;

  2.举例说明古代乐器和传统乐理;

  3.展示中国戏曲的脸谱;

  4.举例说明中国典型剧种;

  5.学生分组讨论对中国戏曲的兴趣。

  第九章中医养生

  1.熟知中医养生知识;

  2.能实践中医养生知识;

  3.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养生兼养心。

  1.以明朝医学家张景岳的《十问歌》引入课程;

  2.举例说明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系;

  3.学生分组讨论望闻问切的各自特点;

  4.举例说明养心的具体做法。

  第十章传统科技

  1.熟知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熟知《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科技名著;

  2.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传统科技文化知识;

  3. 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

  1.以四大发明引入课程;

  2.举例说明传统科技方面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知道的传统科技知识。

  第十一章节日民俗

  1.熟知传统节日民俗;

  2.能遵循传统节日民俗习惯;

  3.开阔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1.引“重阳节”的传说引入课程;

  2.举例说明汉族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3.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与贵和尚美的关系;

  4.举例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所体现的凝聚力;

  5.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1.中西自然观比较

  2.中西价值取向比较

  3.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1.学生分组讨论“钟鸣鼎食”的含义;

  2.学生分组讨论饮茶仪式中的“五境之美”。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德融教学要做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融入点,另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两者相结合,德融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本课程在德融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

  1.混合式教学法

  由本课程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线上试题库和资料库已经上线超星泛雅平台;教师自主录制的视频已经上线哔哩哔哩平台,已完成500分钟的视频库建设和资料库、试题库建设。且该线上课程资源也处于不断更新和维护中。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拓展课程思政资源,丰富课程载体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该课程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将教学流程分为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三个阶段,通过组织不同阶段的教与学活动,构建一体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堂。

  课前阶段(线上):课前的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学习任务单、观看线上授课视频、完成分组完成章节热点问题讨论等。在该阶段可以融入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元素,以视频、资料或问题思考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专业问题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例如,在讲授“中国古建筑-榫卯”专业内容前,线上推送BBC纪录片《紫荆城》中有关榫卯结构抗震效果的视频,并布置思考任务:榫卯结构抗震效果好,给你哪些启示?榫卯结构渗透着什么精神?通过榫卯结构,你发现中国古建筑具有哪些特征?通过该课前案例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对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理解度,实现了思政元素与课堂知识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价值引领与专业内容的同步提升。

  课中阶段(线下):课中主要包括专业精讲、案例融入、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四个环节。

  专业精讲:教师对学生课前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并对线上授课视频进行难度提升,结合学科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实现知识拓展提升,提高课程学术性。

  案例融入:结合所讲专业知识,融入恰当的思政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和时代性。例如,在学习“漆器”一节时,融入古代劳动人民的巧妙构思。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培育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讲授“青铜器”相关内容时,引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讲授“佛教文化”的章节时,引入“一苇渡江”、“割肉贸鸽”、“拈花微笑”等典故,启发学生体悟中华文育精神,传承中华文脉,提高人文素养。

  小组讨论:学生就关注的思政案例、热点问题、案例启示展开头脑风暴,分享所思所感。还可以就专业内容,列举更多现实思政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完成组内互评。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吸收,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提高课程挑战度。

  学生展示:学生就讨论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展示,互相交流学习感受。在此过程中,完成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归纳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高阶性。

  课后阶段(线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能力。通过布置实践创新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如让学生查找更多专业内容相关思政案例、分享收获体会、调查本土资源、进行话剧表演等。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对于探索性与前沿性较强的章节,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申报书的撰写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能够对该问题形成深入的探索与思考。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需注意的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例如在学习“石窟寺”相关章节时,给学生布置研讨项目“走进龙门石窟”。首先,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在龙门石窟各个洞窟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其次,形成课题申报书,准备课堂展示PPT,要求学生即分析石窟寺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分享各个洞窟案例背后的故事。最后,请学生分析研讨感受,分享在专业知识和龙门石窟中的收获,和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完成组间互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打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理解传统文化,并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考察调研法

  本课程通过布置实践创新型作业,鼓励采用实地考察本地优势文育资源,现场体验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聊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木版年画、剪纸技艺、葫芦雕刻等,在体会传统文化图案的同时,领悟传统符号的美好寓意,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4.考核形式多元化

  本课程改变以往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方法。注重过程性考核,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线上学习、研讨过程、课堂展示、章节测试分为不同权重纳入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占比60%,注重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和素养提升情况,并在其中融入思政考查元素。通过改变考核方式,融入思政考核元素,从而倒推德融教学的具体落实,提升立德树人效果。

  三、教学效果

  (一)教师德融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在德融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科学融入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典故和德育故事,通过互联网+思政、案例讲解、启迪讨论、实践作业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实现了德育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避免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两张皮”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思政素养得到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提高。自实行德融教学改革以来,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认为该课程“不仅能学到历史知识,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能了解古代传说故事,通晓做人做事的道理”。从学生评价来看,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得到同步达成,立德树人任务得到落实。

  (二)学生通过德融课程收获良多

  1.学生更加热爱中国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将优秀文化教育融入德育内容之中,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易为学生接受。这种渗透性强、形象生动的德融教学,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同学。他们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中,惊叹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感动于当今中国的开放包容精神,更为古今中国文明而感到自豪。要做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让更多人、更多国家了解中国。我们清晰感受到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慨与自豪,以及扎根心灵的文化自信。这便是课堂中德容教育的影响,它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赋予每一位学生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2.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通过分组学习和课堂讨论,组员之间分工完成课程任务,并协作完成课堂汇报。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相互配合、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共同协作完成课堂任务。使学生学会了关爱与体谅,这种心灵的成长,是德融课堂赋予学生的崭新收获。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查阅资料、写文献综述、提高了知识整合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通过深入思考,探索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显性课程的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隐性教育的品格德育相结合,充分提高了课程的深度和温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更感兴趣。他们能够主动查找图片、探索民间工艺、翻阅资料,用形象的语言、制作精良的课件、生动的事例进行课堂展示。同时,也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生活传统文化素养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分析。这充分证明德融教育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达到了春风化雨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养成了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延玥,哲学硕士,史学博士,主要研究先秦思想史,朱子哲学。承担本科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生《中国政治思想史专题》等课程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