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

美学思想的定义

2021-12-06

  美学思想的定义

  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一般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的审美气质。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

  摘要: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到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等问题,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1、孔子的审美理想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它具有非概念所能确定的多义性、活泼性和不可穷尽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审美。从另一角度来看,它也暗示了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将是审美。 

  从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亲子关系到“泛爱众”,甚至到泛爱物,这不仅把一种自然生物的亲子关系予以社会化,而且还要求把体现这种社会关系的具体制度(“礼乐”)予以内在的情感化、心理化,并把它当作人的最后实在和最高本体。

  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仁”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也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天地境界,颜回可以保持这种境界达三个月之久,其余的学生,不过是偶尔能达到这种境界。

  孔子自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达到“仁”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是很少的。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会达到“仁者与物浑然一体”,天下无美而无不美。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孔子的审美准则 

  2.1 “仁”是孔子的最高审美准则。

  “仁人”、“圣人”就是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是完人,完人就是至善的。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每个人都有好恶,都有他所喜欢的人,也都有他所厌恶的人。为什么只有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呢?因为一般人的好恶未必是他的真性情的流露,只有仁人的好恶才是他的真性情的流露。所以他的好是真好,他的恶是真恶,他所喜欢的人是他真喜欢的人,他所厌恶的人是他真厌恶的人。可见,“仁”是孔子评价人物好坏的标准。 

  “仁”也是孔子评价礼、欣赏乐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是说,如果没有“仁”的内在情感,再清越热喧的钟鼓,再温润绚丽的玉帛也是无价值的。可见,“仁”在孔子那里成为评价人物、欣赏音乐、评价礼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

  2.2“尽善尽美”的审美准则

  孔子曾对《韶》乐和《武》乐加以对比,做出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照这段记载所说的,孔子评论文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善”,一个是“美”;或者讲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或者讲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

  他认为相传舜所作的《韶》这个乐舞,按两个标准说,都达到最高的水平。周武王所作的《武》这个乐舞,按“美”这个标准说,也达到最高的水平,可是按“善”这个标准说,就有所欠缺。从孔子的政治标准看,《韶》和《武》的差别在于什么地方呢?据传说,舜的政权,是尧禅让给他的。这种政权转移的方式,叫“揖让”。周武王的政权,是用暴力从商朝夺过来的,这种方式叫“征诛”,用现在的话讲,叫武装革命。孔子反对暴力,所以《武》这个乐舞,按孔子的政治标准讲,不是很好的。那么,他为什么对于《韶》这样欣赏呢?就是因为《韶》是“尽善尽美”的,既合乎他的政治标准,又合乎他的艺术标准。

  总之,孔子认为,评价文艺的标准,应当是内容和形式两者之间的统一,但二者又并不是对等的,相比而言,思想内容或政治标准比艺术形式或艺术标准更重要。 

  2.3 “中和之美”的审美准则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哀乐都不可太过,表现出孔子有追求“中和之美”的倾向。这也可以说是孔子提出的审美准则,是中庸方法论在美学上的运用。

  孔子又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放”(禁绝)的“郑声”,理由是“郑声淫”。“淫”这里兼有过分和淫靡之义,有“过于花哨”,“靡靡之音”的意味。所以孔子把它和佞人(亦即强嘴利舌倾覆国家的人)相提并论。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和而不流”、“怨而不怒”,这四句话所根据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中庸之道”。这个道认为,什么事情都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总要恰到好处,合乎中道,无过也无不及。“中庸之道”是礼和乐所根据的原则,也是欣赏事物美不美的一个标准。 

  3、孔子的审美情趣 

  3.1“心灵的充实”之谓美 

  孔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赞美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师徒们“乐”的是什么,原文没有交待,北宋周敦颐经常让二程“寻孔颜乐处”,求“所乐何事”。程颐针对“回也不改其乐”的话发挥说:“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耳,‘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但这个“深意”到底是什么,他也并未作正面回答。

  其实,孔颜之乐,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孔子说:“仁者无忧”。“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箪瓢陋巷本身的确没有什么可乐的,但有道君子恰恰能在常人“不堪其忧”的处境中体验到志在行仁,行“道”的内心满足和充实。

  内心满足和充实才是美。正如后来孟子所讲的“充实之谓美”。 

  3.2 “人的自然化”之谓美

  孔子常习礼于树下,叹于川上,使弟子言志,独与曾点。点之言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多么好的一幅图画啊!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无利无害、无人无我、把平日所涵养的审美之情用“吾与点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孔子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用山水类比和描写仁、智。作为最高生活境界的“仁”,其可靠、稳定、巩固、长久有如山;作为学习、谋划、思考的智慧,其灵敏、快速、流动、变迁有如水。智者之所以常快乐,不仅因为能够迎刃而解各种问题,而且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快乐。

  “仁”则似乎更高一层,已无所谓快乐不快乐。他(她)的心境是如何的平和、宁静,无所变迁,成了无时间的时间:寿。“乐山乐水”回归自然,免除各种社会异化,捡回失落感,使自己的身体、心灵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地合一的心灵状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喜爱山水,畅游自然,心胸就会豁然开朗,精神境界就会升华。正如后来庄子所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3.3  心灵的“自由”之谓美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里,孔子所说的“游于艺”的“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谓的“六艺”。孔子说,“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游于艺”。“艺”,一方面是君子立世的根本;另一方面,君子可以通过“游于艺”,而达到自由和至乐的审美境界。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正是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的协调、符合、一致。“游于艺”和“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似乎前者只讲技艺熟练,后者只讲心理欲求,但从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角度看,这两者是有贯穿脉络和共同精神的。只有现实地能够做到“游于艺”,才能在人格上完成“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不逾矩”不只是道德上的教条,而是人的一种自由。

  实际上,“游于艺”——在礼、乐、射、御、书、数中的“自由游戏”,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掌握技艺的问题,而更是通过对相关事物的规律性的全面掌握和运用,现实地实现了人的自由,才能完成“志道”、“据德”、“依仁”的全面发展和完善的人格历程。

  这种美的境界,即心灵的“自由”是充满无比快乐的。这可从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窥见一般,“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3.4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美

  子路在石门过夜。早上守城门的人问子路从哪里来,子路回答说,从孔子那里来。守门的人说,是那个知道不可能还要去做的人吗?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下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就像愚公移山,圣人何尝不知道“克己复礼”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汲汲于救世之道,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长沮、桀溺两个隐士劝孔子的弟子子路跟他们一起归隐,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孔子听了子路的转述后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说,人怎么可以隐居山林,总和飞禽走兽同群,我不和世上的人们相交往又和谁相交往呢?正因为天下无道,才需要我们去改变它;如果天下有道,就用不着我和你们去改变它了。反过来说,正因为天下不太平,我们才于心不忍。说到底,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良心在驱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孔子选择的,是比长沮、桀溺更艰难困苦,更具有悲剧色彩的道路,是与不愿意为社会负责任撒手不管的截然相反的路,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孔子还提倡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我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当面临生死考验,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决不贪求生命而损害仁德,而要勇于牺牲,毫不顾惜。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正是指的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的坚贞品格,与“杀身成仁”正是一个意思。

  孔子还提倡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就是说,应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决不能袖手旁观,怯懦畏缩,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应该奋不顾身地去做。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具有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这是一种崇高的悲壮美。

  “仁”和“成仁”在一定意义上比生命还重要,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和庄严的伦理义务,达到这种境地,实践了此种义务,那样才能真正感到做人的神圣和庄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过程而不在其结果。 

  4、小结 

  纵观孔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深远。他强调美的标准,必须有正确健康的思想内容为基础,方向是正确的,这种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但是,孔子的美学思想也有弱点和局限,他虽然提出了美善统一说,使得美(艺术性)具有了与善(思想性)并列的相对独立性,可他对美(艺术)自身的独立的探讨比较薄弱,有时甚至有以善代美,以内容压形式的偏向,这对于艺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此种消极影响也不应低估。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N].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