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县衙内在典型文化象征的调查报告
作者:李芳霞 王冉冉 郑雅文 王 斐 康 颖 钟 翠
县衙作为政治结构的象征,体现着封建统治权威,社会宗法观念与伦理意识,它是芸芸众生的所在,是冷暖的人间,如今的县衙基本就是还原以前的旧貌,陈列古城建筑,历史沿革等资料。进门左边墙角内有一口井,井口刻“饮水思源”,井旁碑刻“井德之地也”。这句话出自孔夫子的《系辞下传》,意思是水井就是人们修身养性、培育美德的地方。
一、石狮子--以聊城县署为例分析
(一)中国古代石像狮子的起源
关于我国最早狮子的来源,在《汉书》上有着明确的记载,狮子起初来自于安息等国,被当作敬献之物进入到中原大地。从此便在我们国家有了名号,但狮子起初并不叫狮子,而是被称作“狻猊”,或者“白泽”,在《穆天子传》中说它“日走五百里,食虎豹”,而且吼声如雷鸣,能惊天骇地,地动山摇。因此,狮子也获得了“百兽之王”的美誉”。也正是因为狮子有着“一声吼,百兽惊”的巨大威力,所以它成为了人们在战争中得以致胜的法宝,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元嘉二十二年,这年宋伐林邑,宗悫自报奋勇,刚开始时,战事的进行并不顺利,林邑王的象军太过强大,以至于宋军不能攻克。于是宗悫巧妙运用狮子威望大,能服百兽的特点,利用狮子模型一举攻破林邑象军,这一计策为后世所赞叹。为此,唐代虞世南特意做著名的《狮子赋》,并用其中的“是以名将假其容”指代这一故事。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古时历史时期,狮子简直就是当之无愧的“胜利之神”。
后来受到这些观念影响的人们,就把狮子当做能够威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的象征后来。到明代,古人又把狮子和龙编织在一起,并且称狮子为龙的第八个太子,取名叫金猊,这就更使狮子变得更加具有神学色彩。从此,狮子的地位大增,身价翻倍上涨,并且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在日常中,人们不管是修建房屋,还是制作器材,总是喜欢把狮子的形象印刻于其上,并通过狮子的形象来树立威风,以达到驱妖辟邪的作用。对于那些身份特殊的人来说,在宫殿和府邸的门前立一对狮子的雕像,不但表示王权的神圣,又显示了主人身份的高贵。
(二)以聊城县署为例分析中国石像狮子艺术特征
通过对聊城县署门前的两座石像进行组成部分特征,纹路特征、雕刻特征等的具体考察,我们发现,以聊城县署石像狮子为代表的中国石像狮子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总体特征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石像狮子造型普遍比较宏壮。大多数的石像狮子体型饱满,四肢壮硕,彰显其力度和力量,线条分明,做工精细,彰显其坚毅和刚强。位于不同地区的石像狮子虽然在神情和仪态上有所差别,但是都展示出了石像狮子所具有的独特的洪浑壮阔的气势,而这种洪浑壮阔的气势与唐代所提倡的“恢宏大气”的审美观息息相关,这也有利于封建时期贵族阶级地位的彰显,使其与寻常百姓形成鲜明的对比,彰显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石像的雕刻大多采用花岗石、大理石等不易受磨损,耐腐蚀的石材,这些石材本身朴素且简洁,因此显得庄重而高雅,这与封建统治阶级对自我身份的要求相符。
2、头部特征
自上而下来看,石像狮子的头部是整个雕塑作品的核心。雕刻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头部的面貌塑造上,并重点突出了夸张的特质,这种夸张的特质完美契合中国画意象美的要求,凝聚着几何美的艺术形态,比如在雕刻石狮时,重点突出狮子的眉、眼、口、鼻,通过重点手笔的运用是使石像在神情上如静如动,充分表现出它的威武雄壮。这种令人敬畏的艺术手法,传承了自先秦时期“拔耳而怒”的艺术理念,与各种出土青铜兽面纹器具,以及寺庙里塑像的样貌特征一脉相承却又别出心裁,使它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石像狮子还有另一处细节展现在其头部,那就是对于对鬣毛的处理,雕刻者运用精湛的手法,将本应散乱的毛发转化成了规整详的团状发球,又将水纹或云纹的装饰其上,在细节之中展示了颇具中国特色的装饰样式。
3、身体特征
是像狮子的身体与四肢尽显其饱满壮实的身体形态,并以此勾勒出其健壮的身形。雕刻者在刻画时刻意弱化了狮子四肢的延展性,使其降低了猫科动物所具有的灵动,这就保证了狮子与众不同的灵兽形象。与传统意义上龙凤的自由舒展不同,石像狮子更加从容淡定,但又不至于显露出憨厚蠢笨的状态,使其落于世俗。这种沉稳矫健的身体特征能够让人心态宁静,心境平和,以此起到安家护宅的作用。石像狮子身体还具有两处雕刻重点,一处是狮子身上佩戴的铃铛,另一处则是狮子前掌踏住到绣球或幼狮,与传统牲畜身上的脖颈环相似,狮子的胸环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只不过环圈更扁平且装饰性更强。为了突出其独到之处,在环圈上大多印有云纹,花卉纹等纹饰,寓意吉祥安康、福气常在,除此之外,环圈外围还雕着穗子,正中间雕着兽头,口中衔有铃铛,据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连天接地的作用,这与狮子的灵性所联系,对世人也具有警示作用。
(三)中国古代石像狮子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石像狮子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已经成为我们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文化作品之一。从多个角度来看,石像狮子都有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说,从摆放位置来看,石像狮子大多位于大门的两边,并以大门为中线,两边成轴对称分布,两头狮子一公一母,彰显出了阴阳的平衡,也展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理念。从姿势仪态看,踏着锈球或者幼狮的狮子,是对人类文明繁衍的一种展现,体现出中国人传统的传宗接代文化,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功能作用上看,佛教中将狮子看做是护法守卫的灵兽,把它放在大门入口的地方,能够为主人抵挡厄运。从雕筑细节来看,石像狮子头部颈部的细节纹路,渗透着中国人民对太平盛世的祈求。除此之外,王宫、官府等处的门前的石狮,往往都是气态壮阔、气宇轩昂,象征着主人的权重和威势,能够彰显权贵。
二、影壁--以聊城县署为例分析
大门两侧一对被称为“撇山影壁”的照壁,高度4。5米,宽约8米,中间图案都是出水的莲叶、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纯洁清净,象征衙门崇尚清廉的风气。 聊城县署,坐落于“水上古城”聊城的光岳胜景西侧,楼西大街中段,整座衙署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左文(吏)右武(兵),前朝后寝,体现了明清时期衙署的传统礼制思想。南北轴线长193。38米,东西宽95米,占地26亩,约17000余平方米,房屋200多间。现有建筑规模是以《聊城县志》记载为依据,在旧址上复建完工后形成。
聊城县署始建于明代,明清六百年间,一直是聊城的行政中心。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县丞蒋子昭主持修建了这座衙门,后世又历经多次维修。天顺元年,由县长毛吉主持重建;万历十六年,县长韩子廉增设礼贤堂;清乾隆三十三年,县长夏奋重建第二殿;聊城县署历任知县200余位,据县志记载,为民称赞的县官层出不穷,如明嘉靖年间任职知县的伍訚,顺治年间的知县杨时荐,康熙年间的谢命龙等,他们体恤百姓疾苦,惩恶扬善,扶贫助弱,为民造福,受到世代聊城人民的敬仰。民国时期,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一部清县衙,半部官文化”,县署有宣化坊、照壁、旌善亭、申明亭、大门、差役房、礼贤馆、仪门、六房(吏、户、礼、兵、刑、工)、三班院、忠慎堂、县丞衙、主簿衙、典史衙、思補堂、县丞宅、主簿宅、三省堂、退思园、东账房、西库房、膳房等建筑。而一进入聊城县衙,便能看到一对被称“撇山影壁”的照壁,高4。5米,宽约8米,中间都是出水的荷叶莲花,意喻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衙门的清廉正气。
影壁,起源于中国,亦称作照壁、影壁、照墙,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即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描写了“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作为建筑群前面的樊篱,以别表里,并增添威严和庄严的氛围,影壁还有着装潢的意义。影壁往往把宫殿、王府或寺庙大门前围成一个广场或庭院,给人们有个回旋的余地,因此,成为人们进大门之前的停歇和活动场所也是停放车轿上下回转之地。
(一)建筑特色
影壁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瓦、石、木、玻璃等。主要由墙底、墙身、墙顶组成。在影壁上,墙基应堆在须弥座上,并由砖石雕刻。而整个壁身则制作成一个框架,其表面是用一尺见方的砖或釉面砖斜铺45度。而在斜面的中心及四角,可雕刻如“福”、“寿”或花、鸟、兽,寓意吉祥;
影壁上的青砖,又称“金砖”,其烧制的土壤必须冲洗并沉淀。砖坯在阴凉处变干后,一年后才能再转至窑烧。出窑未加工的砖叫浑水砖,刨方、刨平以后称清水砖,清水砖有水磨、沙磨两种,直至砖成青色,砌成墙后砖缝内插不进一张纸片,方称之为细密。
《营造法原》对照壁墙的砌法有具体的描述:照壁墙“托浑起线以上做抛枋,上出飞砖至瓦口,屋顶上作硬山,筑纹头、哺鸡脊。其精美者往往于抛枋上置定盘枋、坐牌科、架桁椽以承屋面。亦有施枋二至三重者,可谓备极华丽”。而影壁则将四角砖斜埋,或嵌入八角、小正方形等图形,美观古雅。在墙的中间,常有由砖石雕刻的“福”、“喜”、“平安“吉祥”,以表达主人的期望和祝福。
影壁还可以覆盖门内外杂乱僵硬的墙壁和风景,美化门的出入口,增加房子的气势。比如门内的影壁,它挡住了外人的视线,即使门是开着的,外人也看不到房子,创造了一个和谐、安静的环境。影壁与大门之间具有相互衬托和衬托的关系。它们密不可分,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访客进入居所内部,均要先从门外街道,再到影壁处,最后到内部庭院,空间上经过从大到狭小再到大,让来宾产生神秘感。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既有挡风御寒、遮蔽隐私,又不至于门禁森严,拒人于千里之外。影壁墙作为中式建筑中的重要景观,在北京四合院、晋商民居、徽派建筑到故宫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二)历史发展:
影壁在词典中解释为在大门或屏蔽门中起屏蔽作用的墙。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形状:第一,大门内的“一”形阴影壁距离大门超过十英尺。又分为独立影壁和座山影壁。独立影壁是独立墙,而山影壁是直接建在翼房山壁上并与山壁相连的一种影壁形墙。第二,大门外的屏风墙,也称为屏风。通常建在小巷或街道对面,面向大门。屏幕墙也有两种形状。平面为“I”形,称为“I”形阴影壁,平面为“a”冖 形状,叫雁翼影壁。这两种影壁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附在相应房子的墙上,由于其高度一般与屋檐齐平,但不高于屋脊,低于院墙,因此称为“低墙”。三是大门两侧的影壁,称为“掠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与大门檐口形成120度或135度的夹角,平面呈“八”字形“。这种形状的阴影壁需要门向内返回1到几米,以便在门前形成一个空间、台阶或开放空间。它是进入大门前的缓冲场所,显得既优雅、开放,又更私密舒适。
关于影壁最早在哪出现并没有明确的考证。根据考古发现,影壁早在西周就存在了。陕西出土的西周建筑遗存中,就有影壁遗存,长240厘米,高20厘米。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影壁。除了它的实用价值外,关于影壁的作用还有很多说法。其中不少人相信在风水的影响下,影壁可以提高院落的人气,防止院外的邪灵闯入。古人认为鬼魂直行,所以在院门上设置影壁,可以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事实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影壁也不例外。在古代院落中,尤其是四合院,在其自身结构中包含隐私和防御的概念。院落里房间的门,无论是朝东、朝南、朝西还是朝北,都面向院落内部。院子外面只有窗户和墙。出去时必须穿过这扇门。夜间关门,白天开门,方便通行。门一打开,外面的人就可以通过门看到院子里人的活动。在行为上,在他人的注视或窥视下,难免会有警惕、紧张的感觉。在家里的人通常想要休息和放松。如果有人窥探和干涉,他们自然不能正常休息。院子的门白天要打开,进出方便,避免他人窥视和阻碍,影壁自然应运而生。事实上,“影壁”这个词本身就揭示了秘密。这堵墙不是墙壁,也不是风壁,而是影壁,意即最初是用来隐藏自己和他人的影子。此外,院墙的存在可以防止院外的寒冷和寒冷的冬天强风直接涌入院落。
(三)价值应用
虽然影壁实用性使得它应广泛应用于民用住宅,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古代影壁的设置是分等级的。根据西周的礼制,只有皇宫、朝廷和寺庙建筑才能建造影壁,影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之一。然而,壁的实用价值是非常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限制已经放松,影壁的使用也在扩大。在封建社会,官府、富户、士绅也纷纷在自己的家中筑起了影壁。在同样的性质下,它仍然是区分高、低、贵、劣的象征。一些官员在身份和影壁方面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如果他们跳过这一级别,他们会因逾越礼制受到严格惩罚。因此,影壁除了其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封建等级观念的形式意义。
皇室使用的影壁是最豪华、最华丽的。在故宫博物院,在乾隆当太上皇时居住的宁寿宫前有一道大屏风墙。它是由彩色釉面砖和瓷砖制成的。墙上镶嵌着琉璃砖,九条飞龙在波涛云海中嬉戏。它仿佛是活的,好像随时准备奔上九霄翱翔,这就是国内外著名的紫禁城九龙墙。在紫禁城的东、西六座宫殿中,几乎每座庭院宫殿前都有一道影壁。不仅有木头、石头和玻璃各种材料制作成的,上面还雕刻着各种精美绝伦的吉祥图案,冠绝古今。
在民间,人们认为他们的院落中常有阴气来往。如果他们是死去的祖先,灵魂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他们是孤魂野鬼,则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如果有影壁,在上面挂一面镜子,当鬼魂看到自己的影子时,便会被吓跑。古代帝王修建影壁,注重的是突出皇权至上,千秋万代,因此喜欢雕刻龙形图案;寺庙祈求世间没有苦难,影壁相对简单,多镌刻经文、福字。商人和官府家族,为了给自己,或为子孙后代营建一个如意归宿,便不惜一切钱财,建院设壁,力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人丁兴旺。现存的明清时代商人和官宦人家府邸,每一处大院建筑,和精美的照壁砖雕,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老北京人讲究在大门内外设置影壁墙,不分贫贱富贵。只不过有钱人家的影壁更高大、更讲究、更豪华,而普通人家的影壁一般为平白儿,无雕饰,最多写一个大“福”字。其中最本源和朴实的,还为了降福降瑞,祛邪避祸。
影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但它已经被统治阶级拥有数千年了。即使是郊区的乡村庭院,也经常能看到庭院大门上简单的影壁。随着城市转型,大街小巷的大小影壁逐渐减少,但一些保存完好的影壁也得到了保护,成为彰显建筑魅力的完美的历史承载。
所有建筑均为明清官式风格,用青砖灰瓦、优质木材等原料,采用传统工艺施工,纹饰、吻兽、砖雕、木雕兼备,使县衙呈现出庄严大方而又优雅美观的气势。
三、“六房”--以聊城县署为例分析
步入仪门,是肃穆优雅的“六房”(吏房、礼房、刑房、兵房、户房、工房)位于东西两侧。每侧各驻三房,其房屋高约6米,前面出厦,前檐下有直径30多厘米的九个木质立柱,显示东、西房屋各为十间。
房,在古汉语中有宗族分支的意思,六房在最初指的就是同宗的六支族。宋朝的门下省设六房,分别是孔目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和刑房,由给事中分治。元、明、清三代的州县衙门也设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此后,六房常和皂、壮、快三班一起作为地方衙门中吏役的总称,负责缉捕和警卫。因为“三班六房”都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也是统治者欺压普通百姓的工具,对普通百姓而言,只要一沾上和“三班六房”有牵连的事,轻则锒铛入狱,重则丢掉性命,甚至祸连九族。因此,人们便把三班六房合起来简称“班房”,借代监狱,坐班房也就成了坐牢的代称。
六房是按照中央六部对口而设置的在州县官衙里主管日常办公事务的办事机构,一般由知州或者知县委派幕宾代管,具体办事人员叫做胥吏,又可以正式称呼为典吏。所以,“六房”实际上是泛指典吏,也可以作为典吏的代词。六房的每一房都有房首,由县令直接指派小官吏来担任,即为主之典吏,又称掌案或总书。六房各自的公事繁简轻重程度不一,而尤其以刑、户两房的公事最为繁琐重要。聊城衙署始建于明代,明清六百年间,一直是聊城的政治中心,所以,整座衙署的布局都体现了明清时期传统礼制的思想。聊城衙署中,六房位于县衙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边分别是吏户礼三房,西边分别是兵刑工三房。左文右武,左尊右卑,体现了明清时期重文轻武的崇文思想。
刑房主管民刑案件的票案、勘验、堂审、关押、文稿起草及归档等事, 除房吏外, 其下更有管年、帮手、狱卒、仵作、稳婆、刽子手等人,刑房协助知府受理案件、破案侦缉,并管理刑狱,是整合了现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四个部门职能的执法单位;户房的管理范围比较宽泛。除了辖地居民户籍外,还分管财政、税务、土地、征粮、赈灾救济等。相当于现在的民政局,但却比现在的民政局权力大多了;吏房的主管范围包括全府在职官吏的升迁调补、委任、绩效考勤、并具体掌握本辖区所有外官的基本情况,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人事局; 礼房主管祭祀、庆典、儒学教育、生员考试以及主官出巡仪卫等事,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文化局;兵房主管战备物资、军械、训练兵丁、输送兵员、军事驿站、剿匪及城防等,相当于现在的人民武装部;工房负责工程营造、兴修水利、官道维护、城池、仓库、桥梁、祠庙、铸造银两、军械制作等,相当于现在建设委员会和水利局的整合体。所以当时的人用“富贵威武贫贱”六个字来戏称六房, 即“户富”、“吏贵”、“刑威”、“兵武”、“礼贫”、“工贱”的意思。
六房是附属于县的组织机构,它处于县衙公堂的左右两侧,每房设有一个典吏,其工作人员称“攒点”、“书吏”、“书办”、“书役”、“胥吏”等。“六房”的每一房都代表着一个政府行政机构。并对应着朝廷顶层的“尚书六部”。按照封建社会制定的官阶层级,知府是从四品大员。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而其下属的“六房”执事,有执法的职能,却没有官阶。也就是说,这些人虽然是公务人员,但却不是朝廷在册官员,统称为“胥吏”。六房的办事人员都没有俸禄和工食银,他们只能依靠微薄的纸笔费、抄写费和饭食费等来维持生计,正因为如此,他们只能靠谋取各种私利来弥补自己收入的低微。这些人大都读过书,没有希望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但又“文理明通,熟于律例,工于写算。”(《大清会典事例》),因而便通过各种手段,进入县衙门当一名胥吏。五年役满后,就由知县给予一定赏赐开缺。清代州县设置的典吏与衙役数量有限,其中典吏一般是十到十二人,比较少的甚至只有六到八人,多的不超过十四到十六人,这些人就被称为经制之吏。
清代县级衙门法定编制简略,实行知县负责制,虽然有典史协助处理公务,但由于人员少而事务繁多很难胜任。因此,在衙门里正式办事的是六房的胥吏,他们实际上承揽了衙门的全部事物并拥有了很大的权力,虽然其人员编制没有法律规定,也不从国库中支付俸银,但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县衙内固定的办事机构,并被最高政权所认可。这些人员由于他们没有俸禄,但是却握有实权,因而便千方百计利用手中权力,横征暴敛,索贿受贿,中饱私囊。特别到了清朝中叶以后,书吏擅权以成为积重难返之弊病。清代曾流行一句话曰:“任你官清似水,难免吏滑如油。”这是对县衙胥吏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牌坊的两侧是浩然正气和家国天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些正直而伟岸的人格在世间的浩然正气自然凝聚,胸怀家国和黎民百姓!
四、牌坊--以聊城县署为例分析
(一)牌坊内涵及其建筑样式
1、内涵
牌坊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符号,起源由来已久,从周朝就开始出现了。最初为二个立柱架一个横梁的结构,古称“衡门”。中国唐代的都城实行里坊制,在城内把纵横的棋盘式大道分割为若干块方形住宅区,这种居住区就叫做“坊”。“坊”与“坊”中间有围墙隔开,坊围墙中的大门才能出入,所以叫做坊大门。由于这个官府牌坊衙门牌楼本身是中国古代属于我国地方官府的一种大型建筑正式衙门名称,所以很多当地人的或者老百姓也比较习惯于昵称其牌楼为官府街坊衙门牌楼。但是这个所谓的官府街楼衙门牌坊与其他地的牌楼也很有可能两者是不同的具有一定性质差别的,它们可能具有更强烈的现代艺术价值烘托感染力和文化气氛。它们都可以指的说它是目前存在我国古代地方政府主要用于专门作为艺术奖励、纪念、装饰、标识和社会价值观念导向的一种大型古式结构建筑物,多数都是兴建于古代我国宫苑、寺观和主要交通街道上的交叉路口等一些特殊地方,后来两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民间可以交相互通的正式建筑称呼了。
2、牌坊建筑样式及其建立
牌坊从建筑整体以及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样式和建筑装饰艺术风格上大体来说可以大致分为南、北两派风格。南派徽式北方牌楼秀丽精巧,尤其特别多的是徽式、苏式、桂式北方檐角楼阁牌楼,高挑的徽式北方檐角楼阁牌楼因其显得典雅美丽而令人仙气十足;而北方派的南派桂式檐角牌楼则因为深受京城徽式北方皇族牌楼建筑风格影响,多为为了祭祀皇族宫殿而专门进行牌坊建造,显得凝重宽广。材质上可分石坊、砖坊、木坊、混凝土坊。牌坊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有仁义功德精神牌坊、忠贞功德牌坊、名望功德牌坊、孝子功德牌坊、贞操牌坊、纪念文物牌坊、革命系列历史事件纪念文物牌坊、文庙和武庙牌坊、政府机关办公机构专用衙门牌坊、陵墓寺专用牌坊、庙宇牌坊等。这些大型拱门建筑具有历史表彰和艺术教育,炫耀和艺术炫耀,装饰和艺术美化和标志指导等功能。这些小的举人牌坊并没有真正起到对于褒奖或对个人通过教育进行社会形象警示、炫耀和社会形象标榜、装饰以及进行社会形象美化、追思进行社会文化纪念、展示弘扬社会优良风俗、标识进行社会文化引导等重要教育作用。而对于建立一个举人牌坊当时来说是一件特别谨慎的一件重大事项,当时中国朝廷已经规定只有通过进入当时北京国子监学校学习读书和参加考试才能获得当地全国官方举人以上同等考试各科功名的各级科举候选人,才能通过经由全国或者地方各级行政官府部门进行审核并经朝廷批准后,由当地全国官方各级官府部门出资或者拨款用来建立一个举人考试功名坊。所以在当时来说,如果任何一个政治人物能通过衙门获得一个皇帝的旨意降旨制作一个大的牌楼,那对这个是坊牌的建造人、这个家眷乃至所在地方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骄傲的殊荣。
(二)聊城县署内牌坊
1、兴礼坊
聊城县衙门前的牌坊名叫“兴礼坊”,木石结合,高约6米。历史上的兴礼坊是楼西大街的标志性建筑,门前这条街也曾因此称作“兴礼街”,表达县署对礼仪风俗的重视。当年的兴礼街因为县署的存在,是一条热闹无比的繁华街道。聊城明清县衙的缩影,牌坊上的“尧天舜日”正可以用来比喻今天的中国。《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表明出是为了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所以牌坊上的“尧天舜日”意为太平盛世。聊城明清县衙门前用“尧天舜日”作为牌坊,旨在县区通过管理,使得政治清明,一片祥和盛世,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2、“公生明”牌坊
在聊城明清县衙内还有一处牌坊,叫做“公生明”牌坊。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作为一个国家元首一国之君的各朝历代帝王皇帝,为了真正能够维护一个国家或者地方各级行政统治者的社会秩序,政治清明,常常有人会想到需要通过一些可以通过改革利用吏治清除弊政、兴善为民除恶的一种政治治理途径,而这些这种政治治理途径则往往都是需要地方政府官员百官或者政府公卿不折不扣地对其政策去进行监督它和施行,才能真正能够收到他所能预期的一种治理效果。为了真正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政治治理目的,天子经常教育、训诫作为下属的百官公卿矜恤匹夫,以民为贵,清廉为政,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父母官。因此皇帝常常发布诏令去告诫百官,这就是戒敕,亦称戒书、戒令等。戒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某一个时期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总揽政策,并加强吏治方面的良苦用心,以告诫、督促各级百官为主要目的,达到“听王命”。宋太祖赵匡胤灭了后蜀亡国之君,故宋太宗摘孟昶《戒石铭》中的四句,颁布天下道行,以补其严法之不足。百姓们虽然好欺负,天理却难以容忍。背面书写“公生明”三个大字。这一碑文被颁发到各省、府、州县,刻成石碑,叫做“戒石”,立于官署衙门的大堂上,警示官员们务必清正廉洁,克己爱民。这件事曾被后人传为佳话。
(三)牌坊文化价值
聊城县署大门内外建造的两座牌坊,体现了当时统治集团的意志,也看到了当时聊城县区域精神和文化的价值体现。
一般来说,以牌坊为代表的建筑作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载体,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价值的创造。通过表彰牌坊可以表彰在统治政绩、科举、军事等多个方面已经取得突出政治成就的领导人,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阶级地位的一种政治条件需要;通过表彰在政治道德行为作风规范建设方面成为先进典型的代表人物,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精神状态需要;通过牌坊建造在蕴含着神秘的民族宗教文化色彩和具有礼教文化功能的建筑牌坊中,是维护封建思想的顽固封建制度。
千百年来,牌坊艺术发展强劲,不仅足迹遍及远古华夏各大城乡,而且还广泛传播至于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偏远地方,屹立于异国他乡。每一座中国牌坊都可以是中国历史的文化见证物和文化标本,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文化含义,不仅仅因它是一个具有装饰性的符号或者模式语言,同时因它承载了无数个生动的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有着特定的历史美学欣赏价值、文学欣赏价值和历史考古研究价值,被人们看作古老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个鲜明的历史人文景观和一个典型文化标志,历史长河中一束束晶莹的历史浪花。
正堂,当年知县大人就是在这公堂审讯,站在正堂面前,仿佛穿越到古代,正中间悬挂的明镜高悬四个烫金大字时刻提醒知县大人判案要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办事公正无私。
五、正堂--以聊城县署为例分析
官署,也即是民间常常说的 “衙门”。作为一个机构,衙门是封建秩序下的官秩品级和律法规制的真实写照;而作为一个空间,衙门内部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也在这种等级森严的时代背景下,融凝出别具古韵的法律图腾。 而这一种“法律图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存世的聊城县衙公堂给了后人相对统一的答案:“肃静”“回避”牌分立两侧,中间“县官老爷”处理政务的公案。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令签和惊堂木,公案背后则是象征着官员 “清似海水,明如日月”的海水朝日图——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公堂上方的悬挂的匾额,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明镜高悬……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摆设中,“肃静”“回避”牌、公案、惊堂木等什物都有着明确的实用意义,海水朝日图的喻意也十分浅显,唯有高高在上的“明镜高悬”匾,让人无法一眼看透。
(一)“明镜高悬”匾额
进入正堂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明镜高悬的牌匾,其实早在古代明镜高悬又称为秦镜高悬。"明镜"原来是成语出自于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在之后,许多的政府官员为了能够彰显自己的清正廉洁都在公堂上方都悬挂着唐代秦镜高悬的巨大匾额,后来逐渐演变就成为了唐代明镜高悬。其实这块匾额除除了警示官员要秉公执法之外,也警示犯人,要从实招来,不能弄虚作假,举头三尺有神灵。大致意思是相传当时秦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后秦始皇得到一面铜镜,高5尺9寸,宽4尺,异常明亮。据传说这方铜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也能够映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铜镜来源于秦地,因此以“秦镜”广为流传。当时秦始皇得到这面铜镜之后,就时常用它来照宫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会严刑处罚。
在经典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包青天有三宝:阴阳镜、古今盆和游仙枕,凭此三宝包青天日断阳夜断阴,明察秋毫断案如神。虽是戏说,但足以体现出在民间文体中镜与官员断案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经过了漫长历史的孕育,其中包括了极为复杂的文化意向,以至于用秦镜的典故去解释“明镜高悬”的由来,显得格外草率。
其实这块匾额除除了警示官员要秉公执法之外,也警示犯人,要从实招来,不能弄虚作假,举头三尺有神灵。综合而言,镜有其“洞察”与“明”,正合官员的明察秋毫;镜又有其“涵容”与“虚”,正合官员的公则生明。除此之外,镜在道教中斩妖除魔的法力正合官员堂威、在佛教中量刑定罪的引申正合官员职责——可以说,正是镜如此复杂又如此契合官员追求的意向,使得公堂之上的匾额被“明镜高悬”所占据。 匾额无言,曾在公堂之上仰望官员的万千百姓或许也未必能读懂其中的故事,甚至镜的文化意向也在岁月的流逝中淡化,但将后人走进那些古旧的衙门,用不解的目光与匾额对视时,依然能体会到一股庄严肃穆的神奇力量,这已然足够。
(二) 海水朝日图
在御书匾额的下方悬挂有一块方形屏风是它绘制的有天山海水日月朝日的构图。这就是在寓意着一个为官者首先要明白正如山河日月,清似天山海水。这与上方两侧悬挂的御书匾额,明镜上的高悬等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告诫官员清正廉明。在寺庙正堂内的顶棚上会雕刻有三十六十八仙鹤图的朝日示意图。在古代三十六仙鹤是一个代表秦的秦灭六十八国,分为三十六十八郡。在朝日图中的一个太阳神就是一个象征着的皇权,后世将其引申为代表皇权的伟大统一,四海的归一。
(三)惊堂木
大堂内分别设置一个公案摆放座椅,公案上摆放着知府令尹书签、文房四宝以及惊堂木等。与古代衙门的主体建筑、陈设相对,公案上的雕刻器物通过各类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展现出了古代衙门的另一面。
聊城县署具有明清时代典型的衙门特征。在早期的时候,惊堂木也叫气拍,或者界方和抚尺。后来才逐渐演变而成为现代惊堂木。一般来说惊堂木在装饰用料上很少但是很有讲究。大多数是选用各种红木,檀木,黄花梨,鸡翅木等各种硬木,以便在乐器敲击的关键时候,声音响亮。京唐木的广泛使用,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整个春秋战国蜀汉时期。在唐代之前,惊堂木的装饰图案以及造型较为简洁,顶面多成弧形。至唐太宗时期为了追求美观人们普遍在京唐木上雕刻动物图案,龙虎狮各有千秋。
(四)杀威棒
与惊堂木起作用相差无几的就是公堂上摆放的另一件物件"杀威棒"。其实杀威棒在史书中踪迹罕见,大多是在明清文学作品中。例如《水浒传》中曾多次让林冲武松和宋江的人折腰一百"杀威棒"。惊堂木与杀威棒大约是最能体现县衙官威的物件。
在公案上的所有及令签有两种不同的其颜色一种就是一个绿色和一种就是红色,绿色一般适用于比较轻的一种特殊刑法,但例如像是用打板子的那种。红色一般不会被允许动用,只有判处死刑的人这时候才会有可能会使用,只有清朝皇帝一样的人才可以拥有依照终审判决判处死刑的其他一切权利,所以知县只有一个终审判决执行权。但是就在当法官针对新的案情已经完全有了初步分析结论之后,知县正式决定宣布新的终审判决,同时将所有令签全部扔出丢到堂前,由当地政府衙役负责命令法官执行其在死刑前的处罚,丢出的所有令签不能再对其进行任何收回,意味着新的终审判决条文内容不能够再进行任何更改。
(五)“肃静”、“回避”牌
明清时的官员仪仗,有对旗、对锣、对牌、对伞、对扇、金瓜、月斧、朝天镫。其中对牌上面就写有官阶名和“回避”“肃静”等。简单来说,肃静是公堂上让旁听人保持秩序用的。回避是在外出时候开道用的。
目前陕西灵崖寺大殿左夏房有石刻的《仪制令》,上有四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即古代的日常交通规则,意即一般平民百姓要给官员让路,年轻人给长者让路,轻装车要给载重车让路,出城的要给进城的让路。明朝也有严格的“避轿制度”,凡官职低的官员乘轿出行,在路上碰到官职高的官员,一律都要停下轿来避到路边,官职低的官员本人还必须来到大街边上迎着上级官员的大轿挺身长跪,待官职高的官员过去,方可重新上路。
时光流转,千年已过,“肃静”、“回避”牌现如今已淡出的政治舞台,反而常见于佛教仪式中——不过这与古代官员出巡时的礼制相似,倒与衙门内的执事没有了太大的关系。
大堂之后,则为二堂(思补堂)、三堂(三省堂)和家眷宅、大仙楼等,整个建筑群遵循封建礼制,中轴线上共有五进院落,建筑布局与职能设置十分健全。
走至任聖亭,小坐一会,阳光斜洒在亭内石桌登上,给它增添了一丝古老的韵味,仰望亭顶,无论雕刻、还是彩绘都很考究和精美。
六、石雕--以聊城县署为例分析
(一) 关于石雕--龙头龟石雕
1、历史介绍:
自古以来,龟以其特有的寓意受到很大的欢迎,很多古书都对龟有记载,例如宋代的《十三经注疏》中就有写到:“象物,有象在天……麟、凤、龙、龟谓之四灵。”所以龙头龟可以说是“灵上加灵”。在《古文志》一书中也有关于龟的知识,“龙生九子,必有一鼍”,龙头龟恰是龙之九子中第九个儿子,它是龙和龟图腾的结合体,是玄武(龟)的变体与标志。
2、龙头龟寓意
龙在神话中是祝福的象征,乌龟是长寿的代表。它们的结合意味着财富和长寿。在旧封建社会,天空官员相信龙首龟可以化解转瞬即逝的邪恶。
龙头龟也是权威和地位的象征。它是能力、承重和长寿的象征。在古代,三品以下的官员没有资格让龙头龟携带纪念碑。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由于龙头龟是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并且具有完整性,因此龙头乌龟可以阻止坏人。
风水学中有一种四灵之学说,这四种神灵指的是龙、凤、麒麟和海龟。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镇宅、驱邪和转化邪灵的功能。龙头龟是龙与龟的结合体,具有吉祥精神,是最吉祥的吉祥物。它是保护国家的吉祥物,是国家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龙头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尊严。此外,龙可以乘云驾雾,因此它可以祝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龟壳足够坚硬,可以防止厄运,因此它可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使职业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3、衙署龙头龟
二堂的东侧是东花厅,东花厅东侧有圆洞门通向一个小跨院,龙头龟正是坐落于小跨院的花池中。小貔貅环绕花池,龙头龟头朝南大门,龙嘴大张,落于池中央,尤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之姿,环视众物,尽收眼底。第二个大厅,也被称为“四步厅”,是治安官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和接待上级和地方官员的地方。它也是治安法官临时小睡或助手在治安法官办公室讨论政治事务的地方。办理事项的保密性要高于大厅办理的保密性。二堂前的头龟代表县长要端正,提防恶人。即使在第二大厅,我们也需要谨慎和独立,诚实和廉洁。
(二)拴马桩石雕
1、历史介绍:
通过分析现有的史料和古代艺术品的图案描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隋唐或更早时期就有马拴桩。然而,现存最早的石马拴桩起源于元代成吉思汗,但可供研究的很少。“曲江亭前有马桩,古韵千风立成行。”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知道,马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流行。作家贾平凹曾写过一篇关于拴马桩的文章,感叹道:“没有我的时候,有一个马的时代,现在,在没有马的时代,它留给我们一个一个拴马的石桩,成了城市的艺术装饰品。”由此可见,栓马桩呼应了古代以马为交通工具的特点,并随着现代社会交通的发展逐渐退出这一阶段。
2、衙署栓马桩石雕
拴马桩两到三米高,大约22到30厘米厚。共有13根桩,栽立在三堂即三省堂西侧,“任圣亭”前方。十三桩雕刻技术集圆雕、浮雕、线雕于一体。整体可分为桩顶、桩颈、桩身、桩根四个部分。
桩顶亦称桩首,为圆雕造像,约0。25米至0。30米高,多有镂空之处以便于拴绳。其十三桩造型样式甚为丰富多彩,有青龙白虎等四大神兽,有鸱吻,有狮子麒麟貔貅等。他们各有不同的寓意。貔貅拴马柱代表着财源滚滚,使人的运程旺盛、招财化煞等寓意;麒麟拴马柱代表镇宅辟邪、增添家中吉祥、可以令屋主事业顺利,连带财运亦会好转;古代四大神兽拴马柱中的青龙色属青,寓意春回大地、生机勃勃、蓄势待发;白虎护佑辟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朱雀寓意着天下太平;玄武则是长生不老、长寿的象征。
桩颈为顶、耳之间的联结部,以双层呈现。十三桩的第一层是圆鼓形、带四桩的阁形和花瓣形三种,他们的作用就是承托主体造像;第二层是在方柱体坯上刻画出浮雕,图样各异。
桩身是四棱柱的形状,在桩身的前面以及左右三边下端都布有竖条状浮雕图案,他们的上端每个桩则是花纹不一,有缠枝花、卷草、云水纹等纹路。其边角则是以方柱为主,其目的是为了能结实耐用也防止牲畜擦伤。
桩根为整个栓马桩的底部,为楔形形态,大约是埋入地面以下七十至一百厘米。
整个栓马桩的厚度自上而下相同,桩头至桩根为一体,肉眼无法分辨。可以说,整个形状是紧凑和无形的。从远处看,整座拴马住气势非凡,挺立,扎根笔直,坚实有力。像大门前的石狮一样,这些拴马住不仅成为衙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起到了装饰大楼和展示权威的作用。
3、栓马桩石雕的意义
文化层面:在古代封建制度的背景下,拴马桩既是古代北方农耕文化的体现,也是商业和旅游活动推动下的文化延伸。从总体分布上看,马拴桩石刻主要在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从整体脉络上而言,明清时期的马拴桩多出现在商业道路周边地区。大量拴马桩出现的地方,大多是人流聚集、商务出行频繁的地方,也是商业道路文明的缩影。聊城在古代称为“东昌府”,从“武松打虎”的故事可以得知,聊城古时经济发达,聊城本身与河南接壤,为商人西行必经之路,所以聊城衙署出现栓马桩也可得证。聊城衙署栓马桩是聊城商旅文化、农耕文化的缩影,重要见证。
从精神层面而言,聊城衙署或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拴马桩的栓首大多为瑞兽的形象,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在科学不发达的封建体制下,人们敬畏自然的神兽,并借以某些地域特有的神兽表达国家各个方位的太平,谋得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