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项目库

聊城东阿县鱼山曹植墓调研报告

2022-04-07

  聊城东阿县鱼山曹植墓调研报告

  作者:周 娜 郭新颖 惠亨昀 王 腾 刘克楠 马锡芳 张凯捷

  

  “天下文曲星,墓入被怀人”

                                                    —聊城东阿县鱼山曹植墓调查报告

  

  摘要:在鲁西平原的东部边缘上,山东省东阿县的鱼山西麓葬着三国魏东阿王曹植,人们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许多争论,但最终较为有信服力的证据证明曹植墓确为山东省东阿县,一代传奇从此依山营穴、封土为冢。曹植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篇论文重点介绍团队成员对鱼山曹植墓的实地调查情况,在进行诸多资料收集后,重点对墓穴风水文化选址、碑铭、神兽神道、古器物以及曹植与佛教的关系等进行实地调研,并且对于古墓穴未来发展与利用提出实际性的建议,推动建安才子之墓的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曹植墓  选址  碑铭  神道  古器物  梵呗

  

  第一章 引言

  曹植作为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才子,在文坛上大有作为,面对曹丕为难令其“七步成诗,不成者行大法。”也能从容对出千古流传的七步诗。在曹丕称帝后的屡遭猜忌、贬爵离京下,频繁的颠沛流离导致他在魏太和六年十一月就病逝了,清朝初期的诗人王士祯曾在凭吊曹植时叹道:“可惜才八斗,中古绝音尘。”曹植在曹丕即位后身后萧条,葬在小小的鱼山,自然比不上历代皇陵的气势磅礴,但鱼山地处山东省东阿县,翠柏掩映、云雾缭绕,东、南两侧均有黄河和小清河缭绕,隔河对岸群山连绵,也不失风景秀丽。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是以地上建筑和出土文物为主。前期针对曹植的生平事迹进行资料收集、以及探索曹植与鱼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究一代天骄就此埋葬于鱼山的原因,并且聊城大学与东阿曹植墓的地理位置十分相近,选择实地调研的方式也能更加直观、深刻,讲求史料互证,能够深化对于曹植墓的研究更有效的理解。在实地调研中,本组成员主要对于墓穴风水选址进行研究,曹植墓为三国曹魏时期的名人之墓,在风水选址上应当遵循当时大时代背景下的总体特征,但也会因地制宜,不乏创新。以及对于曹植墓的地上文物等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后汇总,还原曹植墓的本来面貌,将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曹植墓,以及对于古墓穴整体的了解。

  曹植墓地处偏僻的鱼山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许多发展问题,例如投资难、游客少、修建经费少等问题,都是制约曹植墓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在新时期,提出更有效的建议推动古墓的发展与利用,加大曹植墓的保护力度以及解决其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团队介绍

  一、团队组成

  指导老师:延玥

  队长:周娜

  队员:郭新颖、惠亨昀、刘克楠、马锡芳、张凯捷、王腾

  

  图表 1  团队组成

  二、团队精神

  探寻曹植生命之旅的倒数第二个驿站——鱼山,通过小组调查研究,了解曹植墓的相关信息,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团队意义

  对于曹植墓的研究,不论是对聊城墓地风水选址亦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曹植作为一个才子,在刚过不惑之年却郁郁而终,考察他的墓穴对于研究曹植本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现有整合的资料,探寻作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曹植墓,为曹植墓在之后的发展提出新的建议,推动鱼山曹植墓作为观光圣地的凭吊游览作用及大众对传统墓葬文化的学习。

  

  第三章 调研活动准备

  一、前期资料收集

  (一)曹植生平简介

  曹植,字子健,曹操嫡三子,三国时期魏国人。他的故乡是沛国谯县,也就在今天安徽省的亳州市。曹植小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童,10多岁的时候他就可以出口成诗,超过同龄的小孩很多。曹操是当时的大文学家和政治家,所以文人相惜的缘故,他对这个小儿子特别喜欢,尤其是对他的诗词天赋,极为赞赏。

  曹植的兄长曹丕在诗词当然不如曹植,但是特别有权谋,更懂得治理国家和处理君臣关系,所以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植的哥哥曹丕继位,曹丕在位期间就对曹植严厉打击,但他因为嫉妒他的才华,所以从内心对曹植是恨之入骨。

  直到曹丕去世,曹植也没能出头,后来曹叡称帝,曹叡受曹丕的影响,对曹植非常不好,又因为曹植曾经多次上书曹叡,对曹叡执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劝谏,这让曹叡看到了曹植的能力,所以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以后的岁月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曹植的诗歌是曹植文学作品中最擅长的部分。他的文风也随着他的境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诗歌一部分有表现他贵为公子的骄奢淫逸生活,另一部分是他对未来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郁郁不得志的状况之下悲愤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现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几十首,代表作有《白马篇》、《铜雀台赋》等,最著名的当属《洛神赋》。

  这里要着重介绍下《洛神赋》,这首赋在历史上最富盛名,东晋的画家顾恺之也曾就这首赋而作画,留下了千古名画《洛神赋图》。内容是记录曹植与侍从们回到封地,在深情恍惚中遇到了很有魅力的洛神,并且两个人互生情愫,彼此爱恋。但是最终人神道殊,两个人无法在一起,最终洛神离去。留下的只有曹植的深情。

  南宋的谢灵运曾说,天下人的才气如果总共为一石,那单单一个曹子建就可以占八斗,我占一斗,其他人只能共一斗,文学家钟嵘亦赞曹植,说曹植是千古奇才。由此可以看出曹植的才华得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认可。

  曹植去世后,后代按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了聊城东阿的鱼山,曹植曾被封在今天的山东聊城这个地方,封为东阿王,在东阿时经常游历鱼山,有安寝于这里的想法。当然,现在也有其他地方说有曹植墓,各有各的理由,似乎谁也不能确定。但一般都认为东阿才是真正的墓。

  (二)曹植与鱼山  

  提起曹子建,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拥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的才子形象,可曾知民间所流传的有关的曹植与鱼山的传说也记录着这位世人景仰的大才子柔情的一面。

  想当年,早在曹操攻打邺城之前,有一位远近闻名的上等佳人甄宓因其才貌过人,更是受到了曹氏家族的喜爱,不仅曹丕对她爱的疯狂,曹植更是对她一见倾心。可是曹植他终究敌不过他善于玩弄权术的哥哥,最终没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儿在一起。但因曹丕政务纷杂,两人聚少离多,曹植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自己所爱慕的女子所接触。一个拥有着绝世之才,一个拥有着倾国之貌,但因为年龄之差还有伦理道德之束,虽彼此心灵相契,却永远不能走近彼此,仅仅存在于对方的幻想之中。可就是这种单纯的灵魂上的共鸣,心灵上的陪伴被曹丕所误解。曹丕并不这么认为,他将其定义为夺妻之痛。

  曹丕成功即位后不久,便开始政治大清洗,第一个认准的目标便是曹植。为排除异己,一方面是看曹植与甄皇后走的太近,恨意由然而发;另一方面深知曹植的旷世奇才,更是怕他威胁自己的统治,将自己的同胞弟弟曹植视为自己眼中钉,不仅将他周边的人赶尽杀绝,他更是一路被贬,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食不厌,寝不安的流浪生活。

  曹植名义上是诸侯,实则过的是囚徒般的生活。在经历数次的辗转迁移生活中,他的悲痛何人能理解。一是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父亲的信任,从此饱受冷眼和嘲讽;二是倍受自己亲兄弟的压迫残害,终究逃不过政治的漩涡,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志而又无处施展;三是不能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只能朝思暮想而又不得。就好像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他原本是前程似锦的太子,现在却穷困潦倒不知所终,陪伴他的只有数不尽的漫长的夜和无尽的孤独与痛苦。在他一路走走停停郁郁不得之时,他来到了东阿,被封为东阿王。

  在这里,他依然无法排遣内心的焦虑,一次偶然间出去游玩,看到一座小山丘,这座小山丘近临黄河,且河中鱼儿众多,在发现这里的时候他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的惊喜,之后的每天清晨他都要攀登上鱼山的顶峰,在攀爬的路上,他的心情较以往轻松一些,传说有一次他攀登过程中于山路碰到了一个渔姑,这位姑娘生得貌美,又和甄宓有几分想象。面貌恍惚中曹植仿佛自己梦想中的人儿甄宓就在眼前,他想去挽留,但因为这位姑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这次本就是仙女下凡,且不可多留,于是便在此告辞,姑娘刚刚还在他眼前,顷刻间烟消云散,他的梦彻底破灭。他觉得这位姑娘一定是甄宓的化身,冥冥之中换了一种身份,自诩渔姑,但却拥有着仙女的身份,与自己短暂相遇又别离,他命人修建了渔姑庙,所以此山被成为鱼山。

  

  图表 2  鱼山

  还有就是因为登临鱼山,于鱼山之顶,隔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向远处眺望,恰好可以看见都城,我想他肯定不止一次的饱含热泪想过如果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卷土重来,自己的才华是不是可以彰显,自己的都城又将是何番景象,然而残酷的现实终会将他拉回现实,一切都是梦,无法实现,他嘱咐自己的后人等自己死后务必要将请自己葬于此,即使是远处的眺望,但也可以得以慰籍。他也常常于鱼山借酒消愁,他本就嗜酒,在郁闷的心情状态下更是日日悲痛,日日借酒消愁,现如今东阿仍有一种昂贵的酒叫曹植醉。

  鱼山,这么一座小小的山丘,包含着曹植无尽的情、悲与愤。对于曹植本身而言,他的拥有的清高的才子气息、他的清正廉洁、他的超凡脱俗,与清幽沉寂的鱼山极为匹配,他被贬之后忧郁的日子里慰藉心灵唯一的光也来自鱼山,这里承载了他的太多太多。

  

  图表 3  黄河

  (三)开发情况

  说到曹植墓的开发,也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最初的发现是由于一个顽劣的孩童,有一次一个考古学家偶然间路过鱼山,在与当时居民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小孩子手上拿着一把古铜色的剑打斗,这把剑已生锈,看上去年代十分久远,这不免让他心生疑惑,他将小孩子招呼到面前,看到剑上的刻字他瞬间呆住,因为剑上赫然写着“子建之剑”,他抬头望向面前的鱼山,难道说曹植当真葬于此?他在征得小孩父母的同意之后,将这把剑送往文物鉴定出予以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这正是曹子建的佩剑。省里也连夜派出专家组前往此地考察,最终确认,这正是曹植的墓。

  

  图表 4  青铜剑

  之后考古队在得到政府批准之后,开始了挖掘工作,就在挖掘工作刚开始之时,这时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聊城东阿鱼山附近的天气骤然大变,电闪雷鸣,雷雨交加,村里连下了18天的大雨,当地人刚开始以为会如考古队所说那样古墓的挖掘一定会造福一方,帮助百姓脱贫致富,没成想到连续下了18天的暴雨了,如果再继续挖掘下去,很有可能百姓因为水涝颗粒无收而活活饿死。当地的百姓纷纷谴责曹植墓的发掘行为,认为这是动了曹子建的神灵,让他勃然大怒,才至降灾于此。面对百姓的愤怒,面对极端的天气,曹植墓的开采工作不得不被迫停止,也就是我们现在去曹植墓景区所看到的场景通往地下墓室的墓穴口被死死地封死,此后再未进行过曹植墓的考古挖掘工作。

  

  图表 5  墓穴口

  话说考古队员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曹植墓出土的文物少之又少,价值大的随葬品更是屈指可数,这明显不符合诸侯的身份。如此的简陋的陪葬品,有三种可能得以解释:一是曹植墓很有可能在发掘之前,就被盗墓贼盗过,所剩的文物是盗过后的残余,因为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曹植的棺椁位于前室,按照一般而言,墓室的构造中棺椁一般位于后室,很有可能被盗过,而盗墓贼可能都没有想到他所盗是曹操儿子曹子建之墓;二是简朴的丧葬也确实符合曹子建的性格,他本就是清正高雅的文人,而清正廉洁又是他作为文人的傲骨,也是很符合他的性格特征和一生所为;三是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即魏晋时期流行的薄葬之风,因此曹植的陪葬品并不多。

  令人悲伤的事情是由于当时的文物保护意识的匮乏,当时发现的28根曹植的骸骨被当时的工作人员随意丢弃,后不知所踪,这在后来曹操的墓被开发的时候,因为曹植的骨骸的遗失,导致后来无法通过提取的DNA的形式去鉴定现发现的墓究竟是否真的是曹植的墓,这就给历史考证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二、调研方式

  (一)二重证据法。通过查阅曹植墓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曹植墓,通过文物以及实地考察情况与史料记载相对照,得出曹植墓有关史实。

  (二)文献法。通过去图书馆和利用中国知网大量查阅曹植墓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曹植墓的整体概况,从而为资料的归纳整合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访谈法。通过访谈鱼山附近的居民,了解有关曹植墓的神话传说。

  (四)田野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曹植墓,实地感受曹植的悲剧人生,体会曹植的沉郁之情,更易产生情感共鸣,方便对史料的理解,使得小组项目进展顺利。

  三、调研规划  

  我们这个组主要想实地考察一下位于东阿鱼山的曹植墓,基于我们来自不同的班级,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在七位成员都有时间的情况下乘车去东阿的鱼山。周四的下午就是一个极佳的时间,东阿离我们的学校并不算远,大概有50余公里,乘车的话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但这中间包括两次换乘,因为没有直通鱼山的交通方式。在去的过程中我们七个人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路线也都熟记于心。因为晚上回来时可能会比较晚,所以根据个人需要带一件厚一点的衣服。整个过程还要攀爬鱼山,曹植墓就是依山而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那里文物的保护,本着不惊动一草一木的原则,去认真记录,观察。为回来后的调研报告积累素材,在这个路途中要做到团结互助,安全第一。

  

  第四章 调研内容

  一、墓穴风水选址研究

  据史料记载,曹植于公元299年(魏太和三年),被分封为东阿王,于山东东阿。《三国志·曹植墓》中有言:“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随营为墓”,代表曹植本人有最终把自己归葬于鱼山的想法。三年后(魏太和六年),改徙陈王,于今河南淮阳,是年十一月病逝,谥号思,史称陈思王。曹植逝世后,其子曹志遵其遗嘱,将其归葬于东阿鱼山,依山为穴,封土为冢。由此而观之,曹植墓地址选定在鱼山是遵照其遗嘱、生前所愿,与鱼山风景之秀丽及曹植之美好回忆不无关系。据传,曹植受其母武宣卞太后庇护,初至鱼山,在官场受其侄魏明帝曹叡怀疑排斥,郁郁不得志,遂疾,当时玉皇大帝的义女下凡(时人称其为渔姑),偶遇曹植,心生爱慕,伺疾多年,遂互生情愫……此神话经历也可能与曹植选择鱼山为墓葬地所在有关。

  

  图表 6  曹植鱼姑图

  曹植墓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其西向,即坐东向西,并非如平常墓穴之坐北朝南。此原因据析是因曹植数次被贬荒凉之地,漂泊一生,最让曹植魂牵梦绕的即为其故乡,其欲实现其政治抱负,即为报效其故国,西向即面对其故乡、故国:邺城、洛阳。另有聊城市文物局学者王庆友于《东阿曹植墓形制初探》中曾言:“曹植墓现存只是墓葬部分结构,实际不是坐东朝西,应是坐西朝东”,这样才能符合当时魏晋时期的墓葬规制。笔者认为,曹植墓建于鱼山西面有其科学依据,鱼山在黄河以西,如若黄河发水决堤,在山的西面可以规避或者减小被大水冲击的几率。而且,墓葬也为表达墓主人生前之志,曹植的故国之思符合曹植的内心境遇。

  除此之外,曹植墓选址的又一大特点是背对黄河。单从美观来看,黄河波澜壮阔,蔚为壮观,宽广浑浊的河流也颇具历史厚重感,极具美感。另,曹植墓与当地山川景观融为一体,东面背靠黄河,坐依鱼山,西面面向广阔的华北平原,在风水角度上宏伟完美,视为大吉。以上便是关于曹植墓风水选址的论述。

  

  图表 7  队员山顶望黄河

  

  二、碑铭 

   

  图表 8   曹植隋碑

  此图中所呈现的原是保护曹植隋碑的房屋,现聊城地区东阿县革命委员会立的地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依然立在门前,碑上刻字:“曹子建墓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碑上的“建”实际上刻为了“迠”,同时,本应是“墓”的地方也换成了“圶”。原因就在于,1977年12月,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第二次汉字简化,一些字并不是我们现在所通用的字的模样。这两个字正巧是简化范围内,便刻为此样,再到1978年4月,教育部宣布暂缓使用二简字,直到1986年,二简字正式废止。下方落款的时间还正处于二简字使用期间。此文物保护碑在一定意义上也见证了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而现在我们再去看曹植碑(隋碑),我们会发现它已被移到了旁边新建的保护屋内。

  

  图表 9   隋碑厅

  《曹植碑》,又名《曹子建碑》、《陈思王碑》、《陈思王曹子建庙碑》、《曹植墓神道碑》。[1]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立碑,是一块大碑,其高就有2米5,宽长约1米,厚度是0.2米。碑的顶部被刻为圆弧形,前处雕刻纹饰了龙纹。上面雕刻的文字共有22行,每行43字,统共946字,而现存能辨析清楚的有874字。[2]碑文文字的数量之多,完全当得起“大碑”的称号。

  曹植碑并不是他离世之后立刻就有的,而是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曹植的后人,十一世孙曹永洛为其建造的。那时是皇建二年(公元561年),已到了北齐时期,他的十一世孙曹永洛,上奏孝昭皇帝批准,想要怀念他的先祖曹植,兴复他的灵庙,刻碑立石,主要记述曹植生平事迹,才华横溢之处,以期后世不忘先祖。这块内容雕刻完毕就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曹植碑》。有段时期这块碑命途多舛,唐朝武则天执政期间,曹植的庙宇被毁,石碑被推倒,滚进了山下大清河道,即现在的黄河。直到清朝初年,在疏通大清河的过程中,人们打捞到了这块掩于土中的石碑,根据碑上的内容,将其对应到了曹植身上,并“物归原主”,将它安置在了曹植墓处,即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西八里鱼山祠中。

  如果没有当初曹永洛“亲训圣诏”、“蒙敕报允”、塑像、立碑,直到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81年)完工,坚持不懈20年之久,我们现在根本看到这块蕴含着曹氏家族历史、隐隐透射着南北朝时期文化的通碑。如此高的历史价值,使其不愧为国家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对象。

  仔细欣赏这通石碑上的碑文的书法艺术,我们不得不赞同其他诸家对此碑的赞赏。

  这块碑处在北齐隋唐之际,吸纳了交际期的风采,其中带有一种创新的意趣。碑文中所用的字体由楷书、也有间杂的篆隶俗体,还有的字体像是雕刻者自己创造的,部分字形还存在着增改现象。《曹植碑》也没有能逃离开当时流行风气的影响和感染。清朝的王士祯说:“书法杂用,篆隶杂用,甚古。”《曹植庙碑》,所用字体,虽然仍带有魏的色彩,但也不缺隋朝的风范。像此种混合体,也能在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中窥见一二,楷书中间或有其他字体,还有一碑是《青州默曹碑》,也能在其中看到隶书中带篆书的风采。“隋代书法家常有参杂多体,综合变化,奇正相生,别开生面者。”只有文采风流如曹植方能杂糅多体以显其情怀。康有为也有相关的专评,他在《广艺舟双楫》提到“快刀斩阵,雄快峻劲者,莫若《曹子建碑》矣”。[3]结体险峻,气韵高迈,笔力雄奇。杨守敬也曾提到《曹植碑》“用笔本之齐人,体兼篆隶,则沿北魏旧习。然其笔法实精,真有篆隶遗意。”说它的一笔一划之中充满了混合字体的写意,偏旁甚至像杂糅的一般。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笔画上,能让人一眼看出其中的端倪。其中,“愠”、“彰”、“若”、“以”等,就用篆隶的写法;而如“字”、“年”、“容”、“登”等,则采用了俗体的相关写法。[4]《曹植碑》中的书法,隐约之中可见《河清三年造像》、《文殊般若经碑》的特色,方正肃穆,外密内疏,线条丰润魅力,古朴圆润,又不失雄劲之感,令人赏完,心有余韵。[5]但比照前两者,《曹植碑》笔法以方折笔法为主,用笔相对而言更加利索干脆,笔锋处藏有不容忽视的锋芒,但又不失几分含蓄在其中,相当有意趣,若有多年研习书法的人,看到此碑会更有所感。

  以北魏为界点,一些碑刻中往往存有楷书带篆隶的字样。严格来说,篆并非标准的小篆,而隶书也可能与传统的隶书相差甚远。随着时代的变换,字形不一、有所增损的现象也较多。直到进入唐朝,造字之风兴起,原来的讹误、多变现象逐渐停止。相关的文物也早已虽多,但传至后来也只剩下几十余种。正因这几十余种,原有风气的影响,使得负责《曹植碑》雕刻的人能够大面积适用篆隶,并对其加以变化改造,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十分合理的。而唐朝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文字教育地位的提高,原有那种追求赏心悦目的装饰性的混合体不再是主流,书法家也对这种杂体进行了一定的批判。若真正从书法角度来看,必《曹植碑》好的一大把,它并不是什么出挑的上乘之作,但它其中的内容内涵着南北朝隋唐文字书写的历史,对我们后人研究史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少人说《曹植碑》怪,怪在它其中的字体样态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文字格式,融有楷书、篆书、隶书的影子,也可以说这种怪极富创意性。而这种创意性就好像在启示后续字体变换发展的方向,给后人一种思维的开阔。《曹植碑》的存在不仅有着一定的美学意义,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曹植人物、历史溯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三、神兽神道

  (一)神道

  在曹植墓的正前方,有一条笔直宽广的通道,是通往曹植墓的主路,格外醒目,这就是所说的“神道”。神道,也就是神行之道,是供死者的灵魂和神仙行走的道路。它出自《易经》中“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6]。在陵墓前面修建神道,是为将神仙引入墓中,便于墓穴的主人在神仙的引导下从墓道到达天堂。从神道进入,即可以达到曹植墓前,后人可以在此举行祭拜。

  在曹植墓神道的两旁,我们可以看到四对八个巨大的石兽,也叫做石象生。四对石像生整齐恭敬地肃立在曹植墓的两旁,两两相对,栩栩如生。神兽既庄严威武,但又平添了几分娇憨和可爱,有着“丑萌”的姿态。但石像生做工十分粗糙,又历经风雨沧桑,已经有了被岁月侵蚀的痕迹。

  (二)神兽

  

  图表 10   神兽

  进入神道,由西向东,最先看到的是一对怒目圆瞪的石狮子。狮为百兽之王,自古以来,狮子就是佛教作为护法的神兽,古代的统治阶级认为狮子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而在神道上摆放的石狮,也象征着墓穴主人曹植的尊严和身份。除此之外,摆放石狮子还可以用来镇宅。死者的墓地我们一般称为“阴宅”。浅而易见,阴宅的阴气比较重,而阴气过重就会导致不祥之物。摆放石狮子可以对不祥物起到震慑的作用,减少它们的侵犯和袭击,能为墓主人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安息。最后,石狮子在古代被称作“瑞兽”,神情威武、体态雄壮、战斗力强,所以把狮子摆放到墓地神道上,可以有效地辟邪,保护墓地的安全,不受邪恶势力的侵犯。

  从石狮再向东走,我们可以看到一对石马。与其他的石象生相比,虽然体积相似,只从气势上来讲,石马远不如石狮、獬豸、辟邪那般威武有力。但是石马给我的感觉是更亲近更祥和,或许是在真实生活中见到过的缘故吧。在秦汉时期,在皇帝出巡的仪仗队里,就有朱元璋在陵前置马了,也取意于《易经》上所记载在天子之死后,会是乘着六龙(六马)上天,去往仙境。前人以为马的感化很大,有记录道:“甲兵之本,国之大用”。马性格温顺,象征着忠诚仁义,并且有着倔强的性格,在古代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追溯到商周时期,就有以真车马为死者随葬的先例,后来再来以车马俑来代替。岁月的痕迹在石马的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石马的一只眼睛已经不复存在了,剩下的那一只眼睛在直视地面,尽显恭敬。

  第三对石象生是一对獬豸,也被叫做獬廌、解豸。獬豸性格忠直,能够明辨是非,所以它象征着清明和公正。獬豸的眼睛炯炯有神,额头上有一个小角,拥有狮子的身体,青色的毛发。獬豸能够辨别忠奸善恶,当它发现贪污邪恶的大臣或者官员时,就用头上的小角把奸臣抵在地上,再吃进肚子里。

  据观察,从獬豸的东边是一对辟邪(有待考察)。辟邪是一种高大凶猛的石兽,所以可以驱赶邪秽和不祥的东西,像它的名字一样,它象征着福气祥瑞。辟邪是貔貅的一种,前人把貔貅分为两种,一角的貔貅被称为“天禄”,两角的貔貅被称为“辟邪”,此中两角的貔貅占多数。貔貅在南北的叫法不同,南方人喜欢称其为“貔貅”,而北方人习惯称其为“辟邪”。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辟邪抬首怒目,和石狮子非常相似,但是它的两侧带有小翅膀,吐出舌头并张开大嘴。据记录,辟邪有口无肛,只进不出。张开大嘴像把天地吃进肚子里,吸收天地之间的精华和灵气;也记载称,辟邪喜欢金钱的气味,张开大嘴是为了汇聚四海八方的财气,将所有的金银财宝吃进肚子里,所以辟邪也是招财的象征。

  (三)望柱

  从石狮子向西看,有一对高耸的石制柱子屹然矗立,这便是“望柱”。望柱也叫做“华表”,是古代设在城门、宫殿、陵墓等放在前面的巨大柱子,它可以用来纪功、装饰、标识等,也是权势的象征。

  望柱分为柱头、柱身、柱础三个部分。在曹植墓前望柱的柱头上,站着一只小石狮子,所以该望柱也叫做“狮子头望柱”。小石狮子站在柱顶的圆盖上,圆盖的周围有雕刻的寿桃花纹,代表着万寿无疆。圆盖的下面是一个长方体,这就是柱额,柱额上雕刻着:“魏故陈思王曹君之神道”,意味“已经逝去的魏朝陈思王曹植的神道”,“陈”是曹植的封地名称,“思”是曹植的谥号,王是曹植的爵号。

  柱额下是阴刻直刳(ku)棱纹的柱身。阳刻和阴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两种刻字的体例,阳刻是指用笔把平面物体刻出它的立体线条,使其凸出来;而阴刻是指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使其凹进去得以显现。刳棱纹是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图案,多用于柱子的曲面。

  曹植墓的望柱下为柱础,柱础为方形,并雕镂有三只动物。除了动物图案纹饰之外,在其他地方望柱的柱础上,还会有植物花草纹饰、其他纹饰等等。望柱设置柱础一方面是为了将望柱放在较大的地面面积上,减少压力,防止倒塌和倾斜。另一方面是高出地面,便于防潮和减少柱脚的磨损。

  神道上放置的望柱、石狮、石马、獬豸、辟邪,壮气吞牛的石像生队伍陪伴曹植在此长眠,守护着曹植墓,为陵园增加了些许肃穆和壮观。站在他们的旁边,抚摸着他们的纹理,如同与他们对话一般,顿时回到了曹植所在的那个时代,能与千年绣虎如此近距离接触,思绪万千。

  四、古器物 

  曹植墓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依山傍水,背面就是黄河,整个墓大约高8米,直径约为20米。该墓历经1700多年,风蚀雨侵,频频遭受劫难,古墓大部分均遭破坏或者已经风化消失。曹植在东阿名气很大,他的一些事迹也已经家喻户晓,而曹植死后的墓葬作为其历史人物文化的一部分,在被发掘清理后,究竟古墓葬的文物出土是怎样的?我们却很少有人能够透彻的了解。在1951年6月的时候,曹植墓的清理工作开始,发掘者有没有发现满目的金银宝物呢?答案是否定的,曹植的墓葬很简略,我们也很难想象身为东阿王的曹植的古墓葬竟会如此寒颤。在曹植墓中,一共出土了132件文物,大多都十分简朴,这也契合了曹植的父亲曹操一向倡导的“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而曹植的兄长曹丕也在遗令之中写道:“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7]

  在东阿县曹植墓出土的文物,曾经在1952年,北京故宫进行展览,并于1984年12月,交给东阿县图书馆进行收藏和保护,同年,在聊城地区博物馆、东阿县图书馆进行展出,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其在全国的影响力。出土古器物大多都是比较粗糙的陶器,并没有什么贵重物品,但其中值得叙述的有:

  1.玉器4件[8]

  在古墓出土的玉器当中,其中有一整套玉佩,一共分为三式:

  Ⅰ式:有1件,呈两个小半环形合在一起的大环形,而且在玉佩两端边缘,均有三个小透孔,用于穿系物品。

  Ⅱ式:有1件,呈一弯弯的梳子形状,梳脊沿饰有一排圆齿,中间有一个小穿孔,用来穿系下面的物品。

  Ⅲ式:有1件,呈一形状近似梯形,两边沿饰也有一排圆齿,有三个小透孔,用来穿系物品。

  

  图表 11   玉器

  2.石器3件

  古墓出土的花石球有1件,呈蒜头形状,但花石球顶部残缺,而且石质粗糙。出土的石圭有1件,呈灰色,是由岩石制成。出土的石璧有1件,断裂成了六块,后期又粘合组成。

  

  图表 12   石器

  3.陶器89件

  

  图表 13   出土陶器

  1陶鸡   2陶鸭    3陶狗    5陶狗   6陶鸡   7陶鹅   8陶鹅   9“丹药”拓片

  

  图表 14   陶器

  如图13,是我们亲自实拍,在展览的陶器也并不是全部,只展览了一部分,灰色陶鸡有2件,由灰陶土制成,其形状大致相同。好像是一雌一雄,他们尾巴处断裂,好像又被后人粘合。鸡冠子、鸡翅膀处也十分清晰。他们双腿直立,站在那里。灰色陶鸭有2件,由灰陶土制成,雌性陶鸭,嘴巴扁扁长长,尾巴呈扁圆型,体态肥大又浑圆,鸭脚很短,也是直直站在那里。雄性陶鸭,嘴巴风化断裂残缺,其尾巴是扁圆形状,陶鸭肚子浑圆,双脚也直直的站在那里。灰色陶鹅有2件,由灰陶土制成,雌性陶鹅,首先一眼看上去,首先发现它的是长长的脖子,呈一弯弧形。鹅嘴扁扁,鹅腿在这些陶动物中较长,尾巴呈扁圆形。灰色陶狗有2件。由灰陶土制成,其两个耳朵下垂,尾巴高高朝天翘起,陶狗脚趾、嘴巴、眼睛都十分清晰。陶狗四条腿很短,但陶狗身子较长,呈一副行走的状态。其中一陶狗耳朵往前竖着,尾巴很细很尖,高高地朝天翘起。

  

  

  

  图表 15   陶罐

  陶罐我们没有拍到实图,但搜集资料,我大概了解到[9]:灰陶罐一共有15件,分为6种。药罐有5件,是灰色陶质,陶口很直,陶肩微微倾斜,陶腹很鼓,陶底呈一平面,而且在陶罐上对称处印有两个篆体阳文“丹药”戳记,因此,此陶罐也被命名为“丹药”陶罐。陶盖罐有2件,灰色陶质,陶口圆润、陶肩微微倾斜、陶腹部有模糊的弦纹, 陶底呈一平面,有一平顶圆盖盖在上面。陶双系罐有2件,灰色陶质,陶口稍侈,呈圆唇形、陶肩圆润、陶腹很鼓,陶底呈一平面。陶小罐有1件,灰色陶质,它是一侈口形状,卷唇、瓶颈很短、陶腹稍鼓,平底。陶四系罐有1件,灰色陶质,呈直口、卷唇、短颈、鼓腹, 陶底呈一平面。另有4件陶罐,灰色陶质,它们口稍侈,呈卷唇形状,陶瓶肩膀略圆,瓶颈很短, 陶底呈一平面。陶碗有10件,灰色陶质,其中8件形状大致相同,均为侈口,小平底。陶瓶有1件,灰色陶质,呈圆唇形状,瓶颈很短,也是平底。陶磨盘有1件,灰色陶质,呈凹槽形状,中间有两个小透孔。陶壶1件,灰色陶质,口呈柄状,中间有一对钻小穿孔。陶盏托有2件,灰色陶质,大小各一。陶熏有2件,灰色陶质,也是大小各一。陶案有2件,灰色陶质,案面呈长方形,有四条弯腿及两根横底座,其中一个案面有八个方形卯孔,缺了一个腿。陶勺2有件,灰色陶质,有一个柄,柄的形状弯曲细长。勺斗为圆形,深深腹部,小平底,但柄残缺。陶壶有1件,灰色陶质,口稍侈,呈卷唇形状,直直的壶颈、鼓鼓的壶腹,陶壶底呈一平面。陶井有2件,灰色陶质,呈一筒形,口有两个斜直支架。另外还有陶车1件,灰色陶质,但已残为21块,难以拼接。

  

  图表 16   陶耳环

  

  五、曹植与佛教的关系  

  观曹植墓所在之鱼山,墙面大大的“鱼山闻梵”四个字和红色大字“佛”可看出,曹植于佛教关系密切。据史料考证,早年间曹操和其子曹植都对神佛持怀疑态度,但由于曹植数次被贬,受其胞兄曹丕及其侄曹叡怀疑排斥,一直郁郁不得志,在曹植人生后半段,他开始将思想寄托于神佛,即道教和佛教。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曹植鱼山闻梵为鱼山这个海拔仅有82米的小山丘赋予了灵性。

  

  图表 17   鱼山闻梵

  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五有言:“经云:呗者,或云呗匿,此云赞诵,西方本有。此土案梁《宣验记》云:“陈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岁善文艺。私制转七声。植曾游渔山,于岩谷间,闻诵经声。远谷流美,乃效之而制其声。”(《大正藏》第34册)其意大体为:经书里说,梵呗是用音乐吟诵佛教经书,用以达到使佛经代代相传的效果。曹植在鱼山游玩时,在岩石和山谷之间(另有文献说其空中回响,其意大体相同),听到诵经声,梵音清越婉转,良久,曹植凭借记忆写出鱼山梵呗,东阿鱼山即为中国佛教梵呗发源地。

  笔者认为,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从物理角度看,固体传声的稳定性和速度要远远大于空气传声和液体传声,因此,曹植是有机会听到天竺梵音的。据说,现在游客在梵音洞中也会偶闻梵音。

  

  图表 18   梵音洞

  曹植所作鱼山梵呗,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历史起源,始于魏太和年间,在唐代开始,传入世界各地,如日本、东南亚,中外多名学者对其做过论述。日本境内有座小山被命名为鱼山,据传就是因当时日本宗教者借此名纪念曹植于鱼山所创佛教梵呗,将曹植视为日本佛教音乐始祖。曹植所创佛教音乐的影响可见一斑,东阿鱼山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传承、发扬作用。

  除此之外,从曹植本人来看,他并未发现自己的优势之处和不足之处。他文笔极好,“才高八斗”,但在政治才能方面有一定不足之处:他早年政治经历不如其兄长曹丕,虽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但实战经验不足以使其成为领导者,导致其常年官场失意,这不仅与当时的客观因素如不受统治者重视有关,还与其自身主体的性格作风有关。但这同时也使其开始把思想寄托于神佛,不仅有诗文之才,且有艺术之才,所作诗篇新奇诡谲,所作梵呗发源中国之佛教音乐。正如南唐后主李煜,同样无缘帝王霸业,但却在写诗方面文思泉涌,使其成为百年后被历史、被人们记住的后主,其诗篇脉脉含情,独具一格,流传百年。可以说曹植虽也未成就帝王之业,但却在艺术之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曹植不仅在作诗方面被称为有“八斗之才”,而且发源了中国佛教音乐,即著名的鱼山梵呗,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开山鼻祖。鱼山梵呗在现世同样影响巨大,据析,日本“中国·鱼山参拜团”来访东阿鱼山,并且,当时的参拜团团长加藤宥英先生挥笔写下“梵呗东流归故乡”来纪念此次佛教音乐寻祖活动,表达中日关系的友好互动。可见,中国传统佛教音乐鱼山梵呗在佛教方面对国际友好关系方面也颇具作用。

  

  第五章、未来发展与利用

  曹植墓作为建安才子之墓,名气十分响亮,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十分偏僻的农村,村里的人们出行较少,因此去曹植墓附近的公交车一天仅有几个班次,旅游大巴更是没有,交通十分不方便,每年前来凭吊游览的人少之又少,导致曹植墓面临“走不出去”的问题,以至于很多人对此没有投资的意向。

  面临的困难除了无人投资之外,还包括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刘玉新曾说:“因为国家现在需要保护、抢救的文物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曹植墓本身作为墓葬来说,没有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大,所以不像古建筑拨款多。”这一语道破了曹植墓衰败的原因。并且在收集资料时还发现,上个世纪1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时候,当地的居民靠山吃山,多在山上采石卖钱,过度开采鱼山导致曹植墓危在旦夕,现在站在山顶往鱼山东麓看去仍然能发现被开采后留下的痕迹,而对此也没有作出很好的恢复的抢救措施。

  

  图表 19  开采痕迹

  因此,在实际的未来发展规划中,首先是要加强对曹植墓本身的保护,让它墓区遗存遭受到的自然破坏能够恢复原貌,对曹植墓进行修葺、完善。其次,曹植墓作为文化遗址,曹植文化的发展潜力不可忽略,还原历史遗迹的历史厚重感,使其能够贯穿在整个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之中,让前来游览凭吊的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千百年前以来的曹植文化,使曹植墓的名气打出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能更好的推动曹植墓的发展。最后,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历史遗迹,例如羊茂台、梵音洞等,加大开发利用包装力度,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利用有效的宣传,将各个游览景点通过微缩景观表现出来,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曹植墓景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对其进行整理、发展时,还要考虑其所在地,鱼山整体发展较为落后,交通不便,景区作为整体的名声打不出去,没有景区效应,所以更加大了别人来这里招商投资的困难程度,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曹植墓更难发展起来。因此在实际发展,更要加大对整个村庄的建设,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使其能够真正转化为助推曹植墓发展的大平台。

  曹植墓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任其继续破败不堪,游人继续“敬而远之”,更加会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利用曹植墓,将会有利于我们了解曹植本人,以及学习到相关的古墓葬、墓碑和佛教梵呗文化。 

  

  第六章、总结

  这次曹植墓的探访调查过程,我们收获了很多,对曹植墓有了比较深刻的宏观认识,也对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起到了开门见山的作用。从刚开始对曹植墓的一无所知到能够比较清楚的分析曹植以及其墓的选址。这对于我们以后分析和研究墓葬文化有莫大的帮助。

  对于曹植墓的确定,众说纷纭,但最终的确定是东阿鱼山,一部分是《三国志》中有记载曹植葬鱼山,临东阿。另一部分是在曹植墓里发现了一个铭文砖,这个铭文砖上写着具体的年份,由谁来修的曹植墓,修的工期等等,这样一来,就采用了二重证据法。说明东阿鱼山的曹植墓是真正的曹植墓。

  关于鱼山的选址,这是曹植生前的心愿,因为曹植曾经被封为东阿王,而他本人也曾多次到鱼山欣赏风景,并有死后葬于此的想法。鱼山东面是滚滚的黄河,面朝西面,这可能是让曹植能够一直能够看到家乡。

  我们到达曹植墓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整个墓园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安静,肃穆,清幽。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们利用仅有的时间重点考察了几个景点。第一个是曹植墓南侧的碑林,也就是曹子建墓碑,也有人称其为陈思王庙碑。碑文共有22行,每一行有43个字,碑文的字体是楷书,但是兼有隶书。这上面记录的是曹植相关的事迹。

  另一个景点是曹植墓前的神道,这个神道是后来修复的,但是有很浓厚的汉代风格。有石马,石狮子等神兽,这些神兽有的卧着,有的跃起,形态可以说是各异,但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看着非常可爱。神道有重要的意义,意味着通向神的道路,而死者的灵魂成为鬼,所以说神道就是通向墓的道路。

  最后一个值得重点介绍的是曹子建的纪念馆,在这个纪念馆中除了少量的玉器和珍贵的玛瑙,更多的是一些陶制的小动物,例如一些鸡,鸭,小猪,小狗等。略显得有些简单,与我们想象中的差距不小,据当地人说这是因为曹植墓曾经被盗过。其中有很多文物已经被盗墓分子拿走。这里还有一幅画对我的印象很深刻,上面是曹植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被封的地方一换再换,非常曲折。这也可以看出他的命运也非常坎坷,被自己的亲哥哥压制着,郁郁不得志。

  对于曹植墓的未来的发展与利用,首先我们应该保护好它,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好好保护。其次我觉得可以适当加强对曹植墓的宣传,至少让临近的人能够知道,有足够的兴趣去了解曹植墓,这对于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有着百利而无一害的作用。我们在课本上学再多关于曹植的事迹可能不如去实地观察下,毕竟百闻不如一见。曹植墓开发与利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第七章、团队成员感受

  刘克楠:

  我们小组在从学校去往鱼山曹植墓的过程中,路上耗时较长。流水车从某地开来,终点是鱼山,这是换乘的最后一班车了,等我们到达曹植墓时,能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开发力度不大,周围仅有零星几座小工厂,人烟稀少,不过来回运送土石的车极多。鱼山曹植墓的景点大门比较气派恢宏,走进内里,沿路的绿化做的较多,还有供作休息的吊床、投壶、射箭、演武场,以及因著名的七步诗而建的七步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植与佛教文化竟然也有不少的联系,没想到曹植在做东阿王期间下了不少功夫研究佛教的相关领域。这是本次让我感触最深的事之一,还有一个就是久远的历史文物——曹植碑,透过历史悠久的文物,总能让人思绪飘远,有感而发。登上鱼山,视野也较为开阔,向前一看,黄河就在眼前,这一段的黄河并不是十分混浊,反而偏于清澈,看着令人心绪沉淀,心静安宁。

  惠亨昀:

  第一次和小组成员去古墓,感觉挺有意思的。古墓本身的神秘色彩,也给整个游览过程增添了趣味性。我不仅跟着同学们增长了墓葬的相关知识,而且对曹植本人的生平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我亲自踏上了七步桥,和曹植站在了相同的地方,感觉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我也情不自禁的朗诵出了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从中体味到了曹植控诉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其次,当我一步步踏上大约要九十度的楼梯,累虚虚地到达山顶时,我看到墓葬背面的壮美的黄河之景,不禁大为赞叹,感觉一切劳累都被治愈了。

  总之,这次古墓之旅,收获还是颇多的。不仅和老师上课讲的内容符合了起来,而且还使枯燥的知识落实到了眼前能实实在在看到的实物,加深了对古墓相关知识的认识。

  郭新颖:

  曹植因文采风流、词藻华丽被称作千年绣虎,初次认识曹植还是因为那首“七步诗”,本以为曹植墓气势恢宏,威严壮大。但是曹植墓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荒凉和落寞,可能是因为秋天的落叶为其增添了一份寂寥之感;也可能是因为下午到达曹植墓,人烟稀少,显得没有人气和生机。曹植墓建在鱼山之上,背靠黄河,山水养人。曹植墓处有山、有水、借山水可怡情;有梵音有书画,借书乐以养性,我相信曹植在这里的情感得到了寄托。

  曹植墓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再加上盗墓贼的破坏,磨损的痕迹非常明显,有一些图案和文字已经斑驳,难以识别,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修缮和更好的保护曹植墓,让鱼山文化流传下来。我希望在数千年之后人们还能够记得曹植埋葬在这里,记得曹植的七步成诗,记得曹植的风骨,也还记得曹植和他所属的那个时代。

  张凯捷:

  通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调研活动,我成长了许多。我们通过商讨,最终确定的主题是古墓葬研究,而采取就近原则,聊城最出名的就要数东阿鱼山的曹植墓了。

  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考古学界最为认可的方法——二重证据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及实地调研考察古墓葬及其出土文物,用实物来验证史料以求的史实的方法。

  我们在出发实地调研之前小组成员就在图书馆或者是互联网上查找浏览了有关曹植、曹植墓、鱼山的大量文献资料,做好了充足的知识储备。

  进而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前往东阿鱼山进行实地调研,因为路途遥远,我们中转了好几次,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抵达目的地,我们进入景区开始了实地调研,在这里真的有一种仙人的气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也无不透露出墓主人身为文人的傲骨,那种超越于世俗陈杂的清高之感,我们按照游览路线,穿过林间小路,看到了碑林,还有祠堂;碑林,记载了这位拥有者旷世奇才的悲剧公子的一生,虽然墓碑有的经过岁月的磨蚀很难看清其中的字,但是却展现了曹植铁骨铮铮的傲骨。祠堂中陈列着墓中出土的文物,精巧逼真栩栩如生,还有曹植的雕像,周围的牌匾上也一字一画的记录了曹植的生平。游览曹植墓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为什么往往是天妒英才,这样一个才高八斗之人怎么能落得如此悲剧的一生,最后郁郁而终呢。我们穿过了一个铜门,绕过两排整齐的小树,最后来到了曹植墓,这里有一个小山丘,这个小山丘就是承载了曹子建无数回忆和痛苦的鱼山,曹植墓的通往地下墓室的穴口被封死,正如史料中所记载。在神道周边有8个神兽威严而肃穆。最后我们一起登临了鱼山顶,望黄河,思故土,想必曹植曾经也无数次这样眺望远方,怀念故土,潸然泪下呢。

  本次的调研活动,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古墓葬有关的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开阔了眼界,随着小组目标的达成,也更加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王腾:

  通过这次去曹植墓,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对曹植的理解为更加深刻了。以前可能在书本中看到过大才子曹子建,才高八斗,可以七步成诗,感觉这位才子离我们的现实很远很远,但没有想到,曹植后来的经过多次改变封地,最后封地在聊城这里,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人们把他葬在这里,也就是山东聊城东阿的鱼山。而我们恰好离着不远,所以可以去曹植墓拜访这个沉睡近千年的老人,鱼山的曹植墓面积并不大,但是里面的设计却很精妙,有山有水,环境十分清幽。让人一进去就有一种冷静的感觉,好像是让我们去静静地去学习曹植的文化内涵。曹植墓后面是黄河,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滚滚的河水伴随着曹植,面朝着西面,这可能是想让曹植能够看到洛阳。这里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马锡芳:

  在对曹植墓进行实地调研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即使走到了东阿县也要再转车,而且车次很少,游览不太方便,当天返回时从下午四点等到五点半,最后一班回县里的车才到达曹植墓。在实际游览中,最大的感触是游客很少,我们是下午到达的曹植墓,但是据工作人员说,游客几乎每天都很少,我们在游览的也只看到了零星的两三个人。但是里面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在园区内,有以三国为主题的射击场,也有投壶游戏,在道路两旁的树上还有吊床,这对于游客提供了很好的游览体验。作为名人之墓,显然曹植墓的保护力度和开发利用程度还是不够大,里面的设施有些已经很陈旧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希望曹植墓在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以及带动当地的发展。

  周娜:

  此次一游曹植墓,体验新奇,其仅偏安一隅,远离市中心凡世嘈杂,更具古典意味。曹植墓与黄河、鱼山浑然一体,地上房屋建筑基本从明朝开始完善,其重檐建筑古典、唯美;历史流传下来的石碑沉甸、厚重;墓前神道石兽憨态可爱,整个曹植墓地上部分一砖一瓦都颇具中国传统风格,让我学习、了解到了诸多关于古墓的知识。与此同时,规模并不大的曹植墓与其王的身份不符,站在其墓碑前,我仿佛体会到三国魏晋时期的曹植内心的想法,千百年来的历史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这种历史冲击感,结合一代“仙才”曹植生命的陨落,这种来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带给我的冲击力史无前例,壮阔非凡。

  

  参考文献

  [1] 马亮宽.聊城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 沈维进.中国石刻简介(二十)[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5,(08):32-33.

  [3] 杨道让.聊城与东阿鱼山《曹植墓碑》[J].中国书法,2004.

  [4] 陈同龙.曹植碑书法艺术欣赏[N].聊城日报,2017.03.24.

  [5] 张强.僧安道壹入隋后书刊风格分析——以《曹植庙碑》为起点[J].泰山学院学报,2021,43(01):103-109.

  [6] 李鼎祚,周易集解[M].中华书局, 2015.

  [7] 刘玉新.山东省东阿县曹植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9,(01).14-15.

  [8]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玉器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9] 陈昆麟.鲁西文博论丛.济南:齐鲁书社.2000.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