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项目库

中国婚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地区为例

2023-08-29

 

  中国婚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地区为例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婚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国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婚姻礼俗。中国上下五千年,纵观中国婚俗的发展史,最早在周代就可以寻得踪迹,直至今天,一些地区还在延续以前的婚俗礼仪,但大多还是以现代简约的婚俗流程为主。婚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我国逐渐形成了灿烂的婚俗文化,对婚俗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了解。

  [关键词]婚俗文化;传统习俗;婚俗文化演变与发展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婚姻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关乎个人、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婚俗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等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理想愿景和审美趣味。因此,对婚俗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形成多姿多彩的婚俗文化现象。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与审美情趣。然而,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以及社会转型的影响,传统婚俗文化渐趋式微,部分传统项目和仪式逐渐消失,婚俗文化正在发生较大变革。这引发了社会关注与研究热潮,学界和民间对婚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广泛兴趣。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婚俗文化的研究需在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野下展开。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与归纳各地域传统婚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探讨其反映出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需要分析当代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婚俗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变化特征与发展趋势等。

  可以说,对婚俗文化的研究涵盖文化、历史、社会学多个学科领域。它需要在深入调查和参与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展开。只有在系统梳理历史渊源与现实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对婚俗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认知。因此,婚俗文化的研究无疑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深远意义。

  婚俗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晶,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研究需要在历史与当代的双重视野下展开,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这对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贡献。

  通过深入系统地了解一个地区婚俗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包括具体的礼仪、习俗、消费方式等,为婚俗文化研究提供详实的实证资料。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很多传统婚俗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及时得知这些变化情况,分析婚俗文化演变规律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这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与发展。其次,通过全面了解人们对婚俗文化的看法与态度,包括对传统婚俗的认知程度,对现代婚礼形式的接受度,对婚礼消费的看法等,更好的分析当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理解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及效应。再次,可以将婚俗文化社会调查研究成果提供给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社会组织的文化保护活动,婚庆相关行业的发展等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二)调查对象与方式

  本次调查选取聊城婚俗博物馆作为主要调查地点,通过田野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于2023年6月初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前期搜集了有关聊城婚俗博物馆的相关资料文献,准备了提问稿等。在访谈期间,当问到“您了解我们山东地区的结婚礼节和流程吗?”这一问题时,工作人员侃侃而谈“咱们现在就是新郎新娘入场说说恋爱过程中一些美好的事,再交换戒指,再请长辈发言,喝交杯酒,接着亲戚们就可以吃席了,最后就拍照留念,基本就这些。你像很多以前那些一些礼啊,现在都不兴这个了,人家都办的很简单。”访谈结束后实地参观了聊城婚俗博物馆,对相关文物进行拍照记录,在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后作最后的总结。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通过寻找文献搜集有关婚俗文化的信息,以间接的方法来进行婚俗文化的调查。

  2、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观察,来了解和认识婚俗文化。选取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婚俗博物馆来作为代表性调查地点,深入细致观察,实地参观获取一手资料。

  3、访谈法

  访谈法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面对面交谈以此来获得信息的方式。在实地考察期间,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询问有关婚俗文化的一些问题,获得相关回答,以此来获得相关资料。

 

  (四)实地调研

  1.采访聊城市婚俗博物馆工作人员

  采访视频链接:http://share.weiyun.com/l6f30dF2

  2.参观婚俗博物馆历史展览

  

  3.参加小组成员亲友的婚礼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截止到2023年6月,在中国知网中以“婚俗文化”为关键词检索得到中文文章511篇,以“婚俗”&“山东”为关键词检索得到中文文章24篇,由此可见,婚俗文化是一个老的研究主题,但是学术界对于山东婚俗的研究还较薄弱。据调查显示,山东婚俗主要经历了原始阶段、中式婚礼阶段、新式婚礼阶段、中西融合阶段四个时期。

  (一)原始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杂乱婚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婚姻形式。此外,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口数量有限,离婚比较自由,夫妻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提出离婚。

  原始社会人的道德观念还没有上升到高尚的层次,人们对性欲和生殖器充满崇拜,性关系并不固定。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关系之间人们并不交往,男女婚姻或性关系仅仅限于部落内部,婚姻观念尚未确立,女权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在性关系的表现方式上显现出混乱的局面。乱伦的现象尤为突出,在生殖交配与性欲解放的思想中人们对待生育的神秘感和神力赐予的性力量的探讨极为关键,成为原始社会思想的主导。,“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上古时代原始婚姻的现状甚至产生了一些民间传说,比如《诗经·商颂》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男女无别、媾和无禁的自然婚姻状态。整体而言,原始阶段的婚俗以生存与延续为目的,形式较为简单,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宗法观念和封建伦理。这为中国后世婚俗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原始时期的婚俗以生存和延续为目的,形式比较简单,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宗法观念和封建伦理。这为中国后世婚俗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原始时代群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婚姻关系,男女之间没有明确区分和固定配偶,婚姻自由且随意。这种婚姻形式体现了当时生存为目的的自然状态,也滋生了一定的宗教思想和伦理观念。原始婚俗的这些特征为后世婚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原始群婚逐渐演变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姻。但其自然随性和生殖为目的的本质长期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古代婚姻的发展轨迹。原始群婚奠定的宗法观念也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简而言之,原始社会群婚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婚俗的演变进程。其自然性、随意性和生殖目的与宗法意识在古代社会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和塑造了中国婚俗发展的方向。

  (二)中式婚礼阶段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沿袭至晚清,不仅保留了古代“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的“六礼”之俗,而且增添了许多繁琐的礼仪。《礼记》:《昏义第四十四》中是这样描述婚礼的: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2】周代时就确了立婚礼礼仪,具体包含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节。此后周礼代代相传,但清末后,六礼逐渐衰落。

  (三)新式婚礼阶段

  新式婚礼习俗最先出现在清末东南的通商口岸。王韬曾在日记中记叙过一次西式婚礼:“其法:牧师衣冠北向立,其前设一几,几上置婚书、条约;新郎新妇南向立,牧师将条约所载一一举问,傧相为之代答,然后望空而拜。继乃夫妇交楫。礼成即退,殊为简略。”这次婚礼的时间大约在1859年前后,是目前中国人行西式婚礼最早的记载。主张推行中国婚俗改革的先进分子,结合中西礼法,借鉴西式婚礼中简洁、隆重和热闹的积极因素,去除了其宗教内涵,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一套新式婚俗,即文明结婚。文明结婚在新式知识分子身体力行和倡导之下,在民间逐渐形成一股潮流。文明结婚与传统婚姻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婚礼仪式上。文明结婚的礼仪大致包括这些:司仪宣告誓词,证婚人讲话,敬茶,奏乐等。文明结婚仪式中诸如换戒指、读证书等仪式,是从西方直接移植过来的,在当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滕雪珊指出,由于受到社会制度改革和西方文明的影响,清末民初六礼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但其精髓基本沿袭下来,从婚前礼俗、正婚礼俗、婚后礼俗三个阶段介绍了清末明初山东的婚俗【3】。武宇红则以关头村为例研究了建国后婚姻礼仪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迎亲工具、彩礼、女方陪嫁物品【4】。曹学恩从婚礼费用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改革开放后的婚姻礼仪,拍婚纱照、购买新房、家具、租轿车接亲、在饭店或者宾馆举行婚礼【5】

  (四)中西融合阶段

  文明结婚与传统的旧时婚姻相比,有着诸多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提倡。但是随着复辟闹剧的接连上演,旧式的婚礼又开始了流行。在传统势力较为强势的北方地区,六礼之俗,一如既往。而在较为开放的南方地区,则形成了新旧参半的婚礼习俗。它把西式婚俗中的司仪、证婚人、证书、贺词等形式吸收进来,强调仪式的简洁并且去除了婚俗中的封建色彩,但说亲问名、纳吉纳彩、宴饮回门等形式却一以贯之。这样的中西搭配,半中半洋的婚俗形式,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最能接受的。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婚礼草案》对迎娶及婚姻仪式进行了具体规定,除了多一步要向民国国旗和总理遗像敬礼的规矩,其它的大致与清末民初的文明结婚礼相同。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之下,文明婚礼由一开始的一味的模仿西人,到最后定型为土洋结合的婚姻礼俗。其流变的过程,可以看出传统婚姻礼俗在中国人心是怎样一个难舍的情节。毕竟,几千年传递下来的习俗,一朝一夕是很难彻底改变的。

  在婚姻观念演变方面,赵盛印在《中国近代婚姻观念与礼仪浅析》中,分析了中国封建传统婚姻观念、中国近代婚姻观念,认为中国古代的婚姻观念由父权制和等级观念主导。通过父母与媒人的安排,实行同门同辈、贵贱不婚的婚配方式,强调女性的贞节和服从,体现出典型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这些观念对女性地位和婚姻自由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婚姻观念的变革。。而中国近代婚姻观反对封建的婚姻观,批判了婚姻陋俗,提出了自由婚姻和同意婚、离婚自由和寡妇再嫁等观念【6】;王莹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近代婚姻观念的变化: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妻关系的变化,她指出,婚姻观念总的方向是抛弃腐朽的、封建的、不人道的婚恋观念和习俗,向文明的、进步的、人道的婚恋观点和习俗转变【7】;陈慧在《从五四后新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看女性意识的觉醒》中,指出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女性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追求夫妻关系平等、批判一夫多妻制、追求更广阔的社会生活【8】

  三、婚嫁习俗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婚俗的起源

  每个人都需要经历出生、成年、婚姻和丧葬这四个阶段。其中“生活礼节”是人们称呼的相关礼节。特别是婚姻,在中国被视为“终身大事”,其重要性可追溯至周朝。《礼记·婚礼》中曾提到:“婚礼是将两个姓氏结合,既是为了事奉宗庙,也是为了延续后代,因此受到君子的重视。”这一对婚姻的古老定义是人们了解婚姻习俗的历史记录之一。周代对婚姻仪式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部分。这深刻影响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并有些仍延续至今。因为“六礼”起源于周朝,传说是周公旦所制定的,所以后来的一些人将周公视为婚姻起源的始祖,建立庙宇祭祀。

  婚礼是婚俗的重要环节。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黄昏是一个祥和的时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傍晚时分举行婚礼。这一传统也因此形成了“昏礼”的称呼。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婚礼的形式也慢慢演变了出来。。中国人常将红色视为美好与幸运的象征,因此传统婚礼上都喜欢使用大红色来增添喜庆的氛围。据传,中国最古老的婚姻和婚礼起源于伏羲氏的婚嫁和女娲的媒介。据《通鉴外纪》记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开创婚姻制度,庆贺嫁娶时用皮带捆住,象征夫妻缠绵终生。此后,俪皮开始成为中国古代婚嫁礼仪之一。后来,除了“李皮之礼”,还加上了“一定要告诉父母”。夏商时期,“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等仪式再次出现。周代则是礼仪的集大成时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婚嫁礼仪,其中《仪礼》对六礼进行了详细规定,合称六礼。六礼婚制从此成为中国传统婚礼的模板。

  (二)中国婚姻制度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类历史的漫长岁月,婚姻制度也在历经着不断考验与变迁并逐渐成形。从早期的原始群婚模式逐渐演化为现代文明下的一夫一妻制,这一进程无疑是婚姻制度发展历程中的缩影。

  早期人类祖先曾采用一种名为原始群婚的两性偶合形式,古人有云:“人们野外聚居,不知道亲戚和兄弟,只有男女之别。”在那个时代,人们露宿野外,群居共生,男女间的交往没有具体的规则和限制,也不存在固定的配偶关系,完全处于自然奔放的状态,只知道天生父母,毫不在意其他的。古代原始群婚的现象引发了不少民间传说,如《诗经·商颂》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等,表达了当时男女性别区分、相处和平、婚姻自由无束的状态。

  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由于生存环境、文化等因素,原始人群体逐渐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族群或部族。认为同一血缘家族中的父辈和子女不宜通婚,而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这也是血缘关系中的婚姻。我国历史文献中亦有关于血缘婚姻制度模式的记载。例如,《风俗通》中记载了女娲与伏羲的关系,并指出女娲乃伏羲之妹,两人一同生活。

  对偶婚属于亚血缘婚和专门婚姻之间的夫妻关系,其极易出现危机和不稳定。在这种结合中,双方并非出于感情而结合,而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通常采用传播统方式或武力强行占有配偶。这种婚姻形式的背景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支柱,在部族战争中有时会消耗掉大量的男性数量。,因此女人只能选择“过渡性或长期婚姻”来减轻生活压力。因此,夫妻间的婚姻关系相对微妙,并不十分稳定。

  伙婚与亲缘婚类似,但是与血婚不同,伙婚仅限于父母与直系下一代之间的通婚,而在伙婚中伙婚制最明显的特点是允许兄弟姐妹共共夫,但这些“妻”或“夫”必须是外族人,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同时嫁给舜,也体现了伙婚制下姐妹之间可以共夫的特点。相比之下,偶婚制则采取的是一对夫妻结婚的形式。专偶婚的出现是基于完全替代母权制度和私有制度的基础的。这种婚姻制度自始至终都显示出男性至上的特点。此外,从婚姻关系看,专偶婚比对偶婚更持久,符合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夫妻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于恒”的观点上。

  四、婚俗文化概述

  (一)三书六礼

  婚嫁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形式从“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开始的定婚,到夏商时期的“亲迎于堂”,再到周朝的“六礼”,已现雏形。历经岁月演变,各朝各代加入新元素,各式各样的婚礼仪式也应运而生。我国婚俗习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下具体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书是指聘书、礼书和迎书。其中,聘书指订亲文书,用于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礼书是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细列出了礼物的种类和数量,在过礼时进行兑换;迎书则是在结婚当天用来接新娘过门的本子。

  六礼包括求亲、说媒、定亲、纳彩、送官、迎亲等礼节程序。“纳采”是男方家家请媒婆上门提亲,商定婚事;“问名”是托媒人问清楚女方的生辰八字和姓名,为准备结婚结婚仪式而准备的;“纳吉”是在男方家中吉兆未卜后,将礼物送到女方家中,以告发姻缘。“纳征”,又称过大礼,男家在吉日选定后,前往女方家送礼;“纳征”,也叫过大礼,男家选在吉日之后,到女家送礼物;“请期”,是指吉日举行婚礼,旧时多为双日,因三有散音,三、六、一月不能举行婚礼。而六象征半世姻缘,一表示一世一对;而十一月则象征永不枯竭。在婚礼当天,新郎亲自将迎亲纸条带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

  (二)婚嫁习俗的文化内涵

  安床是婚礼前的传统仪式。新人选个良辰吉日,在新床上火红的龙凤被,撒上大枣、花生、桂圆、莲子等各种喜果。。这些喜果都是“好命之人”精心挑选而来,寓意着新人将会迎来好运和贵子。通过这样的仪式,夫妻双方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夫妻感情和睦、子女成双等美好愿望都将会实现。

  旧时新娘的同辈姊妹,可在洞房里欢闹一番,宴请新郎和全场宾客,以此来表达对新人婚姻幸福美满的美好祝福、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闹洞房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有,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同时也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女方用作陪嫁的财产称为嫁妆,最晚在婚礼前一天运到新郎官家里。嫁妆中除了服饰、饰品等物品外,往往还含有一些象征美好寓意的物品,如剪刀(寓意双飞胡蝶)、痰盂(又称子孙斗)、花瓶(象征富贵花开)、鞋(寓意白头偕老)等。

  结婚仪式是男女双方一定要做的一个重要仪式。一般要选择良辰吉日,在各自家中进行梳头仪式。在梳头的过程中要大声祈祷:“一梳梳到头,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白首不分离”,这个仪式很讲究,必须使用新梳子。并且用来帮梳头发的人,一定是“全福之人”。,即六亲都健在,生活幸福美满,子孙兴旺发达。

  在迎亲的那一天,新娘的姊妹或伴娘会站在户外中娘家的门旁,扶持门扇,用一把红色的撑伞为新娘遮挡阳光。这把红伞寓意着“开枝散叶”的美好寓意,伴娘会在伞顶上洒米以示祝福。在男女双方的婚姻中,换庚谱也是一个常见的传统,用于记载两个家族的族谱,并以此作为定亲的凭据。若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相合,就会出现双方互换庚子的情况。

  男家会挑选一个吉日,准备三份礼品,酒席等,并奉上聘书。“过文定”后,举行“过大礼”仪式是婚约中的重头戏之一。因为只有完成这一仪式,才能正式确定婚约。与“过文定”相同,男方会择吉日,并带上同样的嫁妆和礼物去拜访女方的家人。女方家人也会准备相等数量的回礼,这些礼物都是成双成对的,代表着好事成双。

  据《礼记》记载,孔子曾说过:“嫁女之家,三宿不息烛,思绪相离。”嫁女出门后便只能于三日内不停地燃灯,以表达强烈的相思之情。在古代,女性出嫁后不可自行回娘家,必须经过丈夫的允许。另外,相传哭嫁歌曲源于古代妇女针对不公正的婚姻制度的抗议,用悲情之声呐喊着对婚姻自由的期盼。

  婚礼上,新娘通常会戴上一条三尺长的红色正方形围巾,又称为红盖头。仪式上,男方将女方盖头撩起。关于这一传统,有两种说法:一说盖头遮羞;而另一种则源于远古时期的“掠夺婚”,相传新娘一旦蒙上盖头,便再也找不到归途。

  在古代的婚配中,新郎必须进行“亲迎”仪式。该仪式为六礼之一,非常庄重。迎亲方式多样,可步行或使用八人大轿。抬轿的人要身强力壮,遇到轿子需要礼让。回程需寻新路,以避免重复。如在迎亲路上遇到寺院、祠堂、坟墓、水井、河道等,男方应邀请人手持红毡子遮盖婚花,以避邪消灾。如遇出殡,则寓意着升官发财,因为棺材谐音于官财。

  婚礼中,“拜堂”起到重要作用,也叫“拜天地”,虽非古代“三书六礼”之一,但在宋代以后广受欢迎。“拜堂”完成后,新娘正式成为新郎的家属。在举行结婚典礼时,主持人通常会说:“第一次拜天地,第二次拜父母,夫妇相互敬拜后,一同入洞房。”事实上,拜天地,表示崇敬自然神灵;拜父母则展示了孝道之美;而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的属性也体现在互相敬拜的环节中。

  新娘离开娘家叫“出门”,是婚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新娘必须背着婚床上的花轿,但要注意双脚不能着地,否则会招来不祥之兆。据传,嫂嫂不宜相送,因为“嫂”与“扫”谐音,代表着“扫把星”,容易招来不吉利的兆头。现在,新娘由伴娘扶着撑起红伞,这象征着她将迈向新的人生阶段。随后,大妗姐和姐妹们会以“喂金鸡”的方式将米撒向上空、伞顶和花车,以防鸟儿啄食。最后,新娘鞠躬致谢给亲朋好友,然后上车迎接新的人生旅程。

  “过门”是新娘进入男方府邸的仪式。在门前,新娘需要向翁姑和其他长辈行礼。传说中,翁姑不应直接看见新娘进门,以免造成冲撞,因此翁姑会在房间等待,待新娘进门之后再前来大厅与新人见面。接下来,新郎新娘将先敬香拜天地,然后向先人祭拜,再献上茶礼给族中长辈,轻轻跪下表达敬意。长辈们都会祝福新人,希望他们将来幸福并送上珠宝首饰等贺礼,以示心意。新娘会立刻佩戴送礼,表达感激。随后,新人会向其他亲朋好友献上茶水,互相尊敬。

  “三朝回门”是传统婚俗,指新娘结婚第三天,由夫家陪同,带上礼物回娘家祭祖后,再返回夫家。“归宁”就是回娘家给父母报个平安的意思。古代没有现代交通的便利,女子嫁到夫家后,离娘家很远,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娘家。因此,“三朝回门”是婚典中的重头戏之一,回门礼一般是女方最后一次回娘家的机会。人们非常看重传统婚礼仪式“归宁”。男方需备烤猪、西饼、酒、竹笈、鸡、生菜、水果、荤素、小鸡灯笼、猪肚及猪肉。

  催妆是宴请男方代表前来送上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礼品,以鼓励女方尽早准备婚礼化妆的仪式。宋代时期,男女双方在亲事前三日,相互赠送礼品。男方会送上催妆物品,而女方则会回赠金银珠宝、华丽绸缎、绿袍靴等物品。各地催妆礼的具体内容略有不同,青州的催妆礼则是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送妆”是一种传统仪式,在婚礼举行前几天,女方派人将嫁妆送到男方家中。嫁妆通常装在箱笼中运送,但也有些家庭为炫耀资产,将嫁妆分批用方桌等物品送到男方家中。嫁妆中包含常规物品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金银器皿等,也有家庭把田地、房屋、店铺、典当行等作为“陪嫁之用。浙江地区的传统嫁妆“子孙桶”是一种大桶,内装红蛋和喜糖,象征着“送子”,意味着生儿育女。而在绍兴地区,人们会准备名为“女儿酒”的嫁妆,也就是在女孩满月或几岁时,酿几坛酒,埋在地下保存起来,等到女儿出嫁时再拿出来,就成了嫁妆礼物,献给新婚的夫家。

  婚礼习俗之一是铺房,女方会选派人员前往新房布置帐幔、被褥和家居用品,甚至进行暖房仪式来迎接新人的到来。如今,铺房传统仍保留在一些地区,通常由富裕、长命百岁的贤妇负责主持,旨在获得吉祥祝福。但铺房后的房间需要亲近的女性或已嫁出去的女儿看守,以确保新人的私人空间不受干扰。

  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酒筵,现在已经成了新人们的例行仪式。规模大小不一,常称为“吃喜酒”,以示这对新人的婚姻得到了拥护与认可。酒筵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喜庆,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体现社会价值。

  合杯:新郎新娘各执一杯,借助一线相连,相对饮酒,象征夫妇并肩前行。酒杯分开象征夫妻曾经是两个人的身体,而线的连接则暗示着两个人因为婚姻关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典礼寓意深刻,因此在现代婚礼中仍保留,虽然名称、器皿和饮酒形式已发生变化。

  闹房是新婚新婚之夜接受亲朋好友的祝贺,在洞房里嬉戏打闹的仪式。民间俗语称“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则喜,愈欢”。不同地区闹婚习俗不同,但也有文雅之分。有时候,闹房太夸张,反而会给主人公带来尴尬和不快。但是,闹房为婚礼增添了温馨气氛。闹洞房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有,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同时也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从上文可知我国相关婚俗内容丰富多样,并且在不同地区也有不由的内容构成,古代许多婚俗内容在现代生活都有体现,并且随着中式婚礼的越来越流行,年轻人对于古代婚礼文化也逐渐了解,更能够激起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婚礼程序的繁多复杂在侧面反映了我国对婚姻的重视,作为头等人生大事,婚姻在中国人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中国传统婚俗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婚姻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而婚俗则是作为各种礼仪形式的伴随产物,是男女婚姻关系的主要象征。在过去的千年岁月里,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婚俗文化风格已经演化成为一种特有的风俗文化。要保持婚俗活动的健康与文明,是家庭和社会和谐与文明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婚俗不仅有助于家庭的幸福相处,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有帮助。同时激发全民对美好家庭和完美婚姻的向往。

  中国古老的婚俗文化对当代生活有很多启示:

  首先,重视家庭和传统价值。中国传统婚俗强调“三纲五常”,重视家庭伦理和亲情美德。这种家庭观和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家庭关系的疏离和异化,激发人们对家庭和传统价值的重视。

  其次,培养礼仪和浪漫情怀。中国古代婚俗采用丰富细致的仪式和礼节来祝贺新婚,这种礼仪文化和浪漫氛围可供今人学习,在生活中营造温馨浪漫的气氛。

  再次,重视生命礼仪。婚嫁作为人生重要的礼仪之一,具有重要的生命教育意义。古代人通过婚礼来培育子女成家立业、续弦名扬的觉悟,这种生命教育意识值得当代社会借鉴。

  最后,传承民俗文化。古代婚俗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艺术礼品、服饰、音乐舞蹈等,这些民俗文化包含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需要通过当代生活加以保留和传承。中国古代婚俗还体现出积极乐观和景气人生的精神,如大红喜庆、烟火气氛等,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总之,中国古代婚俗蕴含丰富的文化延续与生命教育意义,其所体现的家庭观、礼仪观、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对当代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透过当代生活得到体现和弘扬。

  六、当代婚俗文化的消长与变革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嫁”“娶”习俗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从之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如今被大数年轻人所信奉的“自由恋爱,婚姻自由”,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嫁”“娶”习俗,对于山东地区来讲,每个城市也或多或少有所差异,以下主要是根据山东大多数地区进行“嫁”“娶”习俗的分析。

  (一)出“嫁”习俗

  双方确定好结婚日子后,女方便开始准备嫁妆。首先是要准备陪嫁的大红被子,被子代表了新人一辈子都可以幸福美满,被子数量一般为6或者8,代表了好事成双的寓意,大部分家庭选择6居多。然后就是准备新房的日用品,比如说锅碗瓢盆,筷子,牙刷,洗发水,杯子,睡衣,内衣等等,这些都需要女方购买。另外还会购买两个红色的子孙桶,预示新人婚后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红色的桶里放上枣子、莲子、花生、龙眼,预示早生贵子的意思,用红布包起来。有条件的家庭还会为新人购买新房的家电,一般来说,新人婚房一般由男方负责买房,双方负责装修,女方负责购买家电,家电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厨房用具,风扇等等,根据新人对婚房的要求来购买。最后,女方父母要准备压箱钱,意思是指女方在出嫁那天女方父母给女儿准备的钱,把钱藏在压箱里,这钱代表是父母对女儿出嫁的心意,万一女儿需要用钱,就可以拿压箱钱来应急。

  结婚当天,新娘一家要大概4点钟就要起床洗漱,准备化妆,等待新郎来接新娘的时候,新娘家里开始放鞭炮。按照习俗,新郎是不可能立刻就进屋的,娘家人会隔着门问这问那也就是俗称的“堵门”,待新郎递过红包才有可能开门,开门后也是有些接亲的流程的,这个过程是很热闹的。新郎经过考验进门后,给新娘带上红花,一对新人先互相喂食饺子,这个饺子有元宝的意思(有的地方新郎进门后要给岳父岳母敬茶)吃饺子是有数的,吃双不吃单。

  接着就是抓福,抓福就是娘家准备了很多硬币放在麸子里,让女儿抓,只能抓一次,尽量多抓,以示以后的生活殷实,一般娘家会准备很多,因为女儿抓完之后必须要有剩余。这也是根据习俗来的,也有的家庭会准备钱放在老式茶盘里边,女儿出嫁的时候要背对抓钱,寓意是一样的,所抓的钱都要放在红手绢里边。

  接下来的流程就是出门了。娘家人为新娘盖上红盖头,新郎抱新娘出门送到喜车上,上车后新娘先向窗外扔硬币,这就是红手绢里的福。然后娘家人与新娘告别,这个时间可能是出门最动情的一刻,父母会嘱托新娘在婆家要懂事、孝顺等。婚车在路上每到过桥、十字路口的时候,新娘都要仍一对硬币,也有的是需要放鞭炮或者发喜糖。到此,出嫁的流程已经全部结束。

  (二)“娶”妻习俗

  婚期确定后,新郎家就开始准备婚房的装修与婚礼的宴席了。婚礼前一天晚上,新郎的好友会帮忙布置新婚房,还有“喜童滚床”的习俗。新婚床布置好后,通常会请一对和谐、富有且聪明的家庭的小男孩在新婚床上滚来滚去,这叫“新婚床喜童”。这些喜童大多从亲朋好友家选择。新婚床布置完成后,“准新郎”要在新床上睡觉。因为新婚床上的人数不能是单数,所以通常要找一个男孩陪睡,这叫“压床”。如果“压床童”在床上“遗溺”,主人会更高兴,象征新娘当年就能生下宝宝。

  结婚当日,新郎大概凌晨4点就要起床准备化妆和拍摄,简单的收拾后就要准备迎接婚车的到来,以及布置婚车。新郎一般要给婚车司机、帮忙的人以及随行接亲的人发红包,寓意传递好运。等一切准备好后,新郎对父母进行见到的答恩准备启程去新娘家了。新郎要在吉时出发,出发前要祭祖,还要给随车人员发红包。而且迎亲的路线需要提前规划好,因为“迎亲有不走回头路”的说法,而且还要避开行车高峰期,考虑路程的远近、路况等问题。

  接着就是在新娘家迎亲的流程了。新郎到来了新娘家后,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堵门。堵门是新郎在接亲过程中最大的考验,伴娘在屋里会问新郎问题,新郎也要给开门红包,现在的堵门一般不会太“刁难”新郎,10分钟左右就给开门了。进门后第一个环节就是要手捧鲜花,单膝跪地,向新娘求婚,动作要连贯,不要拖拖拉拉,伴郎和伴娘也要作为“气氛组”活跃气氛。伴娘也会根据提前想好的情景来考验新郎对新娘的默契程度,同时也会让伴郎做游戏,整个接亲的过程都是比较热闹的。接下来新郎要找新娘的婚鞋,婚鞋都是被伴娘藏起来了,找婚鞋的过程中,新郎和伴郎一般也会给伴娘红包要线索。待婚鞋找到后,新郎要给新娘穿婚鞋,背新娘出闺房。在山东,水饺是重要日子都会出现的,就是所谓的“上车饺子,下车面”,新娘和新郎要吃水饺,也有的地方是只有新娘吃。新娘出门前,新人要给父母敬茶,新娘向父母告别,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拜谢父母。等一切结束后,新郎背新娘上婚车,如果新娘有弟弟,也可以让弟弟背上婚车。新娘上婚车后,跟父母简单告别就要启程去新郎家了。

  新娘到新郎家后,一般是婆婆来接新娘下车,给新娘红包。新娘下车后,新郎要背新娘进家,伴郎们会在新人旁边喷礼花以及拦门,其实都是为了热闹。等新娘到新房以后,新娘要在婚床“面北朝南”坐福,然后吃饺子,饺子一般是半生的,吃饺子的时候,会有人在旁边问新娘“生不生”,新娘要说“生”,代表早生贵子的意思。之后化妆师会给新娘补补妆,新人准备给父母敬茶杯!新娘给公公婆婆敬茶,俗称“改口”,喝茶的人要给新娘封红包的。敬茶结束,在家举办婚礼的就直接等到婚礼开始了。如果在酒店举办婚礼,就要准备去酒店了。

  先进山东的“嫁”“娶”习俗,其实也是保留了一些古时候的规矩,只不过除去了一些比较不公平和落后的礼仪。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所以在婚俗方面,现今多为尊重新人的意愿,并没有过于苛刻的婚俗了。

  (三)婚俗变化的原因

  近代以来,婚俗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中西文化相互冲撞和交融,之后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颁布,为婚姻提供法律保障。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为婚姻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婚姻政策的颁布与完善,势必会引起婚俗的变化与发展。

  从经济方面来看,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同时,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这必然会带来婚俗的变迁。婚俗的产生和变化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经济水平决定着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  

  从思想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思想与时俱进,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思想逐渐为大众所接受,父母也多为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不再强迫或干涉孩子们的感情和婚姻。婚俗也逐渐以年轻人喜好为主,不再完全按照父母及家中长辈的意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如今婚俗已经印上了鲜明的时代标记。然而,无论婚礼习俗如何演变,幸福始终是每个人永远的理想和追求。所以,婚礼在根本上仍然体现了人们美好祝福和真情流露,这需要新人之间的真诚相处、无私付出和相亲相爱。  

  简而言之,婚俗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但婚礼本质上仍体现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期盼。这需要新人建立在诚意相对、互相理解和无条件接纳的基础上的感情。现代婚礼虽然形式上改变很大,但其内涵仍然弥足珍贵。时代虽然在推进,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却永恒不变。  

  七、婚俗文化的未来发展路径

  婚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发展路径的选择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在当今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婚俗文化也面临一定的变迁与挑战,其未来发展需要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寻求一条平衡发展之路。

  第一,需要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实现平衡。传统婚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应得以有效继承。可以通过立法保护、教育宣传以及产业化运作等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内涵。但同时也需要结合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文化创新,消除那些违背现代价值的成分,这可以增加传统婚俗对现代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二,需要在地域特征与现代要素之间实现融合。各地域的婚俗文化因地制宜,体现着本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这需要在发展中加以保留和弘扬。但现代交通与传媒手段的发展使得现代婚礼形式和要素不断增多与流行,这需要地域婚俗与现代要素实现有机融合,既保存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第三,需要在商业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达成平衡。婚俗文化的商业化运作有助于其生存与传播,但可能导致其文化内涵的被搁置或遗失。因此,在发展婚俗相关产业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婚俗文化内涵的保护与研究,将其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的平衡发展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双赢。

  最后,在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外来婚俗形式和要素的进入既代表文化多样性,也意味着文化同质性的增加。因此,需要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加强本土婚俗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增强文化自信心与影响力。这可以实现文化交流互动的良性循环与共同发展。

  综上,婚俗文化发展需要在多元平衡中探索,既适应社会变迁又不失传统内涵,既吸收外来文化又彰显地域特征。只有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地域性与全球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婚俗文化才能得以长久传承与健康发展。这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实现文化发展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选择。

  八、婚俗文化的回顾与展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俗文化是包括人民的恋爱和嫁娶的文化意蕴。它的主体是婚姻,与此同时还有结婚前的恋爱期和结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结婚的准备,然而结婚后的生儿育女,它就是婚姻的延续。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全国各区域的婚俗文化组成了绚丽多彩的画卷。贴喜字、龙凤呈祥、放鞭炮、“摸橘”、“牵新”、“闹洞房”、敬酒等婚俗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大地上一条条美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国婚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直到现在,山东地区的婚礼一般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婚礼的习俗也是有繁琐有简洁,很难一致。但是无论婚礼习俗如何演变,对新人的美好祝福总是广泛流传,从未改变。 总而言之,在我们历史上,山东地区积极广泛吸取周边地区的婚礼习俗的文化因素,婚俗文化顺其而言的进行融合。在婚礼仪式这一方面,在吸收其他婚俗文化的同时,但也传承了本地区传统婚俗,因此各地区婚礼习俗仍然存在着区别; 伴随着西式婚礼和现代婚礼的出现,如今山东婚礼已经向多元化、多方向、简洁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映射出来的问题是山东本地区的传统婚俗很难全部保存,这对我们传承婚俗文化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客观来讲,传统婚俗传承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在一些发达地区婚俗传承更加困难,因为一些人想要西式婚礼、现代婚礼。令人开心的事,在一些相对贫穷偏远的乡村,我们还可以看到本地区传统婚俗文化的踪迹; 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有一些热爱学习的青年人关注山东地区的文化势必也会关注到婚俗文化,这也促进了婚俗文化的传承。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文化,曾担负着我国传统社会道德教化和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使命,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走进新时代,礼仪之于社会治理的作用同样重要。推进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关键是要本着不破不立、破立并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婚俗礼仪与时俱进,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这为推进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确立了遵循。要全面贯彻民政部的《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行动:提供婚姻家庭咨询服务;倡导简约和适度的婚礼习俗;培育现代文明的婚俗理念;传承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环境。这四个方面着重于个体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和谐向上社会风貌,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九、结语

  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我们借鉴了最新资料,最新论文,但山东地区婚俗文化的论文是少之又少,这样也证明了我们的研究是更加有意义的。在研究方法上,不只是采用传统的访谈法还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以及集体访谈法。这份研究报告可能可能对学术界的贡献很小,但是我们在这一段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却受益匪浅,也算是进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次锻炼,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薛学共,四书五经礼记【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01)

  【2】 滕雪珊,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3】 武宇红,建国以来山西古交农村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关头村为例【J】,理论观察,2017

  【4】曹学恩,改革开放以来婚姻习俗演变述论【D】,唐都学刊,2010

  【5】 赵盛印,中国近代婚姻观念与礼仪浅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6】 王莹,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之梳理【J】,黑龙江史志,2014,(15),162

  【7】 陈慧,从五四后新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看女性意识的觉醒【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0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