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以唐朝服饰为例
摘 要 唐朝得益于丝绸之路,是最重要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而唐代服饰是其文化的主要标志。唐朝服饰兼容并蓄、自由开放,是中国传统服饰史上别树一帜的存在,“珠圆玉润”“雍容富贵”等是唐朝的代名词。这不仅突出了唐代服饰传统图案纹样的审美特点,也从中映射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对唐朝服饰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众对于唐朝服饰的喜爱度以及相关建议。通过这些调查和研究探索出一条更好的路径来传承和创新中国服饰文化。
关键词:唐朝;服饰;传承与创新;演变趋势
20世纪初以来,我们在中国服装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通过对国内外唐朝服饰进行分析,形成比较,从中获取新的研究途径和创新方法。
国内对于唐朝服饰的研究著作相对来说较多。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017),系统地介绍了唐朝不同阶级的服装风格以及种类,并且将前人所未提及的内容加以延伸,把唐代胡服可分为前后两期。华梅在《中国服装史》(2017)中,将服饰与文化相结合,既系统地揭示出了历代的常服、首服、配饰、妆饰以及特色服装,又论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在《细说中国服装史》(2005)中,高格从服饰的发展、工艺、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对中国服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揭示出传统服饰对当代时装的影响。
北京服装学院张正硕士论文《唐代贵族仕女服装之初探》(2013)中,以历史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了唐墓壁画中的女子裙装的搭配、部件、颜色以及款式,同时通过对唐朝长安地区同一阶级不同时期墓室中的侍女形象进行比较,探究了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以及对政治制度之下丧葬制度的影响。但文章的许多理论部分为作者根据壁画所做的推断,而无理论依据支撑,所以其研究内容有待论证。湖南师范大学廖娟在其硕士论文《唐代绘画中的女性服装及其艺术表现研究》(2021)中,把当时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对唐代女性服饰以及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并从唐代的宗教文化、异域民风等方面研究了初唐、盛唐以及中晚唐时期女性地位出现的变化。但文章中对于部分服饰形制的描写框架混乱,很难抓住重点。
国外学者对我国唐朝历史研究较多,而对唐朝服饰的研究相则对较少。日本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曾多次到朝鲜、中国,对石窟壁画和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对研究唐代服饰的形制方面做出了贡献。著有《中国服装史研究》和《唐代的服饰》,并且还发表了与唐朝服饰有关的期刊《中国唐代的服饰》。但因为地域差异和文化的不同,很多国外的学者不能很好地理解我国文化,所以研究不太深刻,可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新奇的,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唐代服饰的研究不多,并且能搜到的文章内容也都类似,存在研究不深入不透彻的现象。国内关乎唐朝服饰的研究大多与服饰纹路、图案、布料等相关联,并没有深挖这些服饰变化背后审美的改变,没有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相联系,尤其是有关“唐朝审美服饰”主题的论文,只有十几篇,数量和质量都有欠缺。
国外文献很少关注到唐朝服饰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历史的演变来研究服饰,且不能很好的去理解服饰的变化,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我们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提供借鉴。国内对于唐朝服饰的研究太过于宽泛,缺少细节上的深究,只是从总体上来研究,缺乏对细枝末节的投入,而且很多服饰背后相关联的政策或观念的变化,也缺少实际证据的论证。服饰的特点及其演变蕴含着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考察,探究服饰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时代的演变在服饰上的映射,为后续唐朝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正确引导。
文章针对目前唐代服饰的理论研究进行细化,具体创新点如下:第一,由于唐代服饰研究内容相对较少,针对目前关于唐朝服饰的历史文献、书籍等资料进行整理,为研究唐朝服饰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文章以唐代的社会背景和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历史著作等为理论依据,并经过实地调查仔细研究了武则天时期的服饰特点,为我们整体上了解唐代服饰特征和文化提供了事实依据。同时,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当代人们对于唐服的认知和态度,对于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谈到唐朝的发展往往与繁荣、开明、包容等词相关联,这一朝代是在对割据分裂状态进行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由于它的政局稳定,才有助于这一时代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富强的缩影。这时的唐朝政治开明、社会稳定,成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且由于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相互熏陶、相互渗透,形成了人们开放包容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同时,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在服饰上也融入了西方民族服饰的特点。此时的服装式样、颜色与图案等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与改变,为后期服装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创新思路,在我国服装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思想通常浓缩在艺术创作中,而作为时代潮流引领者的唐人,更是在服饰方面大放异彩。唐朝服饰和图案的多样性以及色彩的丰富性从侧面反映出了唐代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时代,展现了当时人们大胆奔放的审美风尚。唐代服饰就如同唐诗一般繁华灿烂。不同时期,随着社会进程的变动审美也会发生改变,从初唐的简约典雅,到盛唐的奢侈华贵,再到中晚唐时期的衣带渐宽,这都是在社会的环境下的影响下所呈现的审美风尚。
随着现代审美的多元化以及汉服热的兴起,唐朝服饰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作为大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服饰对我们现代服饰的发展有极大地指导作用,同时也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服饰文化有重要意义。
1.探索唐服的社会功能:研究唐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和使用场合,了解唐服的社会意义和价值。通过研究唐服的社会功能,可以了解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交礼仪和社会关系等。
2.探究唐服的历史背景:研究唐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了解其在中国传统服饰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研究唐服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
3.分析唐服的文化内涵:研究唐服的设计、织造、装饰等方面,探究其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通过分析唐服的文化内涵,可以揭示汉族传统价值观、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等。
4.保护和传承唐服文化:研究唐服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和传承唐服文化。通过研究保护和传承唐服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四、调查时间:2024年4月4号——2024年4月8号
1.文献资料法:通过相关文献,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充分的查阅课题的理论资料,同时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专业书籍,了解唐装唐服的历史演变和流行趋势。
2.网络调查法: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起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唐服的认识和态度。
3.实地调研法:参观唐服博物馆,了解唐服的发展演变,亲身感受唐服文化特征。
唐朝(618年至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快速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华传统服饰演变发展、不断创新的重要时期之一。在唐朝服饰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从初唐时期的简单、朴素到盛唐时期的奢华、繁荣,再到晚唐时期的复古、经典,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的唐朝服饰风貌。
初唐时期(618年-690年),由于战争和国家重建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服饰也相对朴素、简单。当时的男子服饰主要有直裳、束腰、大襟等。直裳是一种类似于现代长袍的服饰,材料多为轻薄的纺织品,颜色以素色为主。束腰是一种束腰带的服饰,能够凸显男子的身材,更加突出高大挺拔的形象。大襟是一种宽大的长袍,多用于正式场合。女子服饰则以襦裙和弁饰为主,襦裙是一种类似于上衣的服装,多用纺织品制作,款式简洁大方;弁饰是一种女性具有装饰性的头饰,用来固定发髻和装饰头发,增添女性的美感。
进入盛唐时期(690年-755年),唐朝社会进入一个繁荣的阶段,服饰样式也随之丰富。男子服饰注重豪华和装饰,尤其是朝廷官员和贵族士农工商,他们在服饰上表现出热衷于繁华的追求。服饰的颜色更加具有多样化,融入了奢华的装饰。袍袖的设计变得更加宽大,尤其是官员的服饰,代表了其社会地位的象征。女子服饰则更为华贵,更加注重细节方面的描绘和装饰。绣花、金银丝锦织品成为女子服饰的重要元素,服装的颜色也更加多样化,既有鲜艳明亮的颜色,也有淡雅温婉的颜色。
到了晚唐时期(755年-907年),唐朝开始逐渐衰落,服饰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男子服饰重新回归到简朴朴实的风格,追求古风古韵。宽袖逐渐变为窄袖,颜色也以朴素的黑白色调为主。女子服饰也回归到古典的风格,多用轻薄的纺织品制作,款式简单大方。制作细节日益精致,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曲线的效果。
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传统服饰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刻,一些服装的创新会选择和传统服饰的特点相结合,比如传统服饰中的花纹、色彩等都运用到了当代的一些服装当中,对现在服装发展提供了一些创新思路。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汉服研究也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汉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这也表明了传统因素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很多服装设计会选着加入唐朝服饰元素,这些服装因为有着现代纺织技术,所以能够更好地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大放异彩。同时唐朝服饰文化还可以运用到动漫、游戏等领域,一些游戏中的人物会根据唐朝服饰的特点来进行创造,既符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又能很好的传播传统文化。国家的运作和发展离不开他的文化根基,只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才能有助于国家的稳步发展。
本次问卷调研对象为大学生群体,调查人数为226人。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受访者对唐服及唐朝服饰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通过对受访者性别、年龄、对唐服的看法、了解传统服饰的途径、是否愿意穿唐制唐服、参与相关活动等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揭示现代社会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及个体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态度。调查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公众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为相关文化传播和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对于日常出门是否会选择穿唐制唐服,有92.59%的人选择不会,仅有7.41%的人选择会,说明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选择穿唐制唐服出门。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对于在大街上看到别人穿唐服的反应,48.15%的人表示会欣赏但不会穿,44.44%的人表示自己也想穿,而7.41%的人选择了其他反应。没有人选择觉得很奇怪并不接受这种穿着。因此,大多数人对于看到别人穿唐服的反应是积极的,要么是欣赏,要么是有兴趣尝试。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对于能否认出唐制的人来说,有29.63%的人选择可以,而70.37%的人选择不太了解,因此大多数人对于辨认唐制的唐服并不太了解。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现今很多人喜欢穿唐服的原因主要包括喜欢仙气飘飘的样子(74.07%)、款式好看(77.78%)、传承中华文化(81.48%)以及相比于现在的流行服装更加独特(66.67%)这些原因表明,穿唐服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文化传承和独特魅力的时尚选择,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人的心境,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品味,相比之下,较少人选择穿着很舒适(18.52%)或者随大流(25.93%)作为穿唐服的原因。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有过体验唐制服饰的人数占比为22.22%,而没有体验过的人数占比为77.78%.可以看出,对于唐制服饰的体验经历并不是很普遍,大多数人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有85.19%的人表示愿意在日常穿着中加入唐朝服饰元案,而仅有14.81%的人表示不感意,这表明大多数人对于加入唐朝服饰元案持肯定态度,反对的人数相对较少。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共有226人参与了针对唐朝服饰的展览或活动的单选题调查,其中有193人表示参与过,占比14.81%,而33人表示没有参与过,占比85.19%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并没有参加过唐朝服饰的展览或活动。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选项"电视剧“和“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是了解传统服饰的最主要途径,分别占比92.59%。其次是“时装秀占比44.44%,而“商家宣传和“学校教育”分别占比37.04%和29.63%,少部分人选择了“其他“途径,占比11.11%,整体来看,电视剧和社交媒体平台是人们了解传统服饰的首选途径。
调查对象对于关于唐朝服饰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活动持有积极的态度,100%的参与者表示题意参与。所有人都愿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人,占比100%参与调查的人群对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表示了高度的愿意和支持。
综上所述,大部分受访者对唐服持有积极态度,喜欢穿唐服的原因多样,对传统服饰有较高的认同,并且十分愿意传承和发展。但是,大部分人对唐朝服饰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较少,还有待加强。针对这些结果,未来可以加强对唐朝服饰以及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服饰文化,提高人们的认知与参与度。
(三)实地调查结果及分析
洛阳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内部设有六大专题展览,每个专题都对应有文物,例如有陈列珍宝和宫廷文物的展、展示汉唐陶俑和唐三彩的展、还有书画展等等,展览的面积约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众多,其中珍贵文物有5406件。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历史文物、图片、文字和多媒体展示等。
馆内设有唐朝专门服饰展——"时裳武则天"华夏衣冠系列展,通过展示唐朝人物的服装、配饰、妆容等,生动地将唐朝盛世的服饰文化传递给参观者。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展览,了解唐朝男子与女子,老人与小孩,平民百姓与贵族,将军与士兵等人的服装特点与差异。洛阳博物馆"时裳武则天"展为我们重现了自贞观到武周时期的服装,在展馆内通过人偶着装、样品展示、文物复原等方式来进行塑造展览。
唐朝服饰历经变迁,武则天对于推动服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个展览以武则天的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主线,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自初唐到盛唐这一历史期间的服装盛宴。通过观看这个展览,能把我们快速拉回到历史的漩涡,穿越千年,去更加深刻地了解唐朝服饰在服装、妆容、配饰、花纹等方面的动人绚丽之处。该展览围绕"花样年华百美竞呈""服章之美礼仪之大""明妆丽影神都衣香"3个篇章,通过"初入宫掖""再度入宫""二圣临朝""女性天下""改服易色"等9个小节,勾勒出恢宏、繁盛的大唐景象,描绘出千年前唐朝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百态。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唐朝时期经济的地位的高,丝织技术的发达,文化交流的频繁,服饰装扮的时尚,官服礼制的隆重。
这一篇章展示了从武则天出生至登上帝位后的这一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变动。武则天在贞观十一年进入宫中,这时她十四岁,还是一个稚气未退的少女。这时她是才人,随后过了十二年,她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与后宫中的嫔妃入寺成为尼姑。由于这一时期与前面朝代相隔不久,还未接近于唐朝盛期,人们特别是女子的穿衣风格没有很大的变动,社会上仍然推崇女性拥有纤细的身姿,并在穿着方面没有那么开放与坦然,比较保守和传统。在这一时期,由于阶级等级的存在,皇宫中的嫔妃与身份地位比较低的平民女性也存在不少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前者主要将头发梳成高髻模样,她们通常会选择大袖襦衫、高束群腰作为主要服装打扮;后者更主要将窄袖衫子和间裙二者结合进行日常搭配,将鬟髻作为日常发型。[2]唐高宗永徽二年,武则天再次进宫,后被封为二品昭仪,并通过各种手段在宫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最后成为皇后。此时唐代女装的风格也开始慢慢发生了一定的变动,女子们从崇尚纤细的身材转变成崇尚更加豪气的英姿风格,时尚风格发生变化。这一段时期京畿周边贵族墓葬的考古材料非常丰富,尤其是陪葬昭陵的韦贵妃、燕妃墓,以及新城长公主、房陵大长公主等墓葬,这为研究当时朝廷宫中流行的服饰穿着、日常经典配饰等提供了大量的考古研究资料。这一时期,女性服装从保守到开放,男性着装也逐渐向新潮方向发展。其中,展览中有不少服饰是对恭陵哀皇后墓、崔大义及妻李夫人合葬墓出土文物等洛阳本土文物的复原,向世人再度展示几千前唐朝人的真实风貌。
披帛袒领大袖襦裙装是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之一,也是当时唐朝女性服饰所流行的、最受女性喜爱的服饰之一。唐朝妇女所穿的襦大概经历了由窄袖向宽袖发展的过程。在唐朝前期比较流行窄袖襦,后来受到少数民族穿着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经过不断的发展,襦或衫的袖不断加宽,以致唐统治者曾经下诏规定襦或衫的袖不能超过一尺五寸,可以见得人们对于宽袖的喜爱程度。[2]
在中国传统女服中,衣是上身穿的,裳是裙子,二者是分开的,同时也是搭配穿搭的。妇女服饰中的这种上衣下裳的穿法,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明末。唐代的襦裙服沿袭了东汉以来女性传统的上衣下裳的形制,是一种由上衣和裙配套的样式。唐代的襦裙服上衣为襦,下着长裙,上襦一般较短,领口造型丰富,有圆领、交领、方领、斜领、鸡心领等,颜色有白色、青色、黄色、红色等,其中以红色最多。圆领主要盛行于宫廷贵族,多数达官贵人都喜爱圆领的造型,从而凸显出其权力和地位;而京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普通汉族百姓则多穿交领。襦裙服的下身为长裙,裙的种类丰富多样、各有不同,呈现出唐代奢华的服饰风尚。初唐、盛唐时裙子的裙腰一般是束在腋下,或掖在衫襦内部,从而勾勒出女性胸部的弧度。襦服长裙在唐朝以多种面料合制而成,并将这种做法看作为时尚,有单色和多色之分。多色称为间色长裙或裥裙,从唐墓壁画资料中可以看到,襦服长裙颜色大多以朱绿、朱黄、黑蓝白、红白、黑白、红白蓝等多种配色为主色调。而单色的长裙则以红、紫、绿、黄、青以及白色为流行,如初唐新城公主墓中就有侍女穿粉青色裙、淡土黄色裙、浅红色裙等,中唐韦氏家族墓中有穿天蓝色裙的女子,懿德太子墓有侍女穿青色裙等。[3]
半臂和帔帛也是唐朝女性襦裙服中常见的组成部分,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半臂",是一种穿在襦、衫外面的较短的上衣,多为对襟的版型,长一般止于腰部,两个袖子宽且阔,袖子的长度不会将手肘遮掩到,用一根丝带扎在前面,有点类似现在的背心。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发展,半臂的袖子由短袖逐渐演变为无袖,其襟口有对襟,在胸前扎一条丝带,也有套衫式的。有的可扎在长裙内部,也可套在长裙外面作为装饰。[2]
在外面多加一件半臂,是初唐时期非常流行的穿衣打扮,后期随着着装方面的改变,人们对于身材观念的认识,女装变的宽松肥大,半臂便不再经常使用。除此之外,唐朝女子还经常在肩上披一条帛巾,称为帔帛,通常为轻薄的纱罗,上面印画各种时尚的花纹,如宝相花纹等,帔帛两端自然垂在手臂两侧,或捧在胸前,下面垂至膝盖下方,或一头系在裙子系带上,但是另一边绕在了肩部上并且下垂至背部,在走路过程中,随着步伐迈进而飘动,有一种飘扬之感。[3]在有关唐朝的文物例如陶俑、壁画等,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披着帔帛的女子样态,在这样的一个富有动态之感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唐朝女子那种自信从容的大方之美。
唐代孔颖达为《左传》注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服饰自古以来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和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以及独特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通过"易服色""易文袍",以女性政治家的独特眼光和思维模式影响着唐王朝的衣冠服饰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讲,她已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时尚设计师"。
回溯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女着男装的情形,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在大多数朝代,女着男装是违背礼制的表现。《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魏晋时期,男子和女子的服装款式相似,区别不大,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女着男装,这只体现了该时期男女服饰款式上的类似性。随着时代的推进,唐朝到来,这一时期,统治者们拥有包容的胸襟和开放长远的眼光,并且在强大的国力支撑和频繁的外界交往的背景下,女着男装才成为可能。唐朝初期,就出现了下层婢女穿着袍裕男装进行工作活动的情形。武则天登上帝位以后,上层女性穿着男装渐渐兴起。武周启用诸多女官入朝参政,衣冠服饰与男官同制,大大提高了女性地位,女着男装成为一时风尚。这不仅表现在服装上,女子的配饰的变化也是一大亮点,配饰的发展也更进一步推动女着男装的演进,这个影响是一贯扣一环的,体现了强大的文化渗透力。《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着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从这句诗辞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当时女子仿制、穿着男装已经是正常现象。
但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还有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马上民族的服饰对当时中原服饰的影响占了绝大多数。在长期的民族融合、经济繁荣和丝路畅通的大背景下,不仅显示出了女着男装的显著特点,唐朝对胡服的吸纳也是重要特点之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的推动下,中原地区汇聚了许多异族元素,胡服成为新的一个时装亮点,开始流行起来。唐朝的胡服,除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外,还包含了大量异国风情的服装。胡服涵盖着多民族的特点,其中以印度和波斯的服装特点最为显著,它以翻领,对襟,窄袖,锦边和腰系革带等为重要构成部分。[4]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女子穿着胡服,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交流给中原带来了胡舞的文化表现形式,吸引力广大中原人士,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对该新事物充满好奇,使其流行起来。这样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为广大女性接触外来事物提供了新路径新平台,这也促进了女子的见识提高。
从隋朝到唐朝,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唐朝男子服饰从胡服的服装特点得到启发,在保留了自身服饰特点的同时,结合胡服的某些特征,创造了新的男子服饰。它改变了汉和魏晋时期宽衣解带的形式,变成了以幞头、圆领袍衫、革带和长靿靴为主要构成的装扮形式。
① 衮冕
唐武德四年,唐高祖颁发了衣服诏,诏中涉及的主要内容为:皇帝拥有十二种服装,在这十二种服装里面,冕服有六种。其中衮冕是皇帝最为重要的服装之一,在各种敬拜祭祀和皇宫重大典礼中,皇帝会选择穿衮冕。唐代的衮冕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当时礼制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和宇宙观,是中华文明中尊礼重祭传统的物质表现,在许多历史文物中我们都能了解到衮冕的形状特征。[4]
② 官员礼服
唐朝初年的军戎服饰与南北朝和隋代的样式相差不大。唐朝武官的专门戎服为缺胯衫,两侧开衩;士兵的戎服主要有缺胯袍和盘领窄袍,头上多戴幞头。在唐朝中期时,军戎服饰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具唐朝特色的服饰特点,到了晚唐时期该服饰基本定型。在《唐六典》中介绍到,唐朝的铠甲有十三种类型,在这十三种中有部分是铁甲。它们的命名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一些是根据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还有一些是根据它所制造的材料命名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的胄甲中,铁甲和皮甲更多的被用在实际作战中。
③ 军戎服饰
唐朝初年的军戎服饰与南北朝和隋代的样式相差不大。唐朝武官的专门戎服为缺胯衫,两侧开衩;士兵的戎服主要有缺胯袍和盘领窄袍,头上多戴幞头。在唐朝中期时,军戎服饰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具唐朝特色的服饰特点,到了晚唐时期该服饰基本定型。在《唐六典》中介绍到,唐朝的铠甲有十三种类型,在这十三种中有部分是铁甲。它们的命名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一些是根据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还有一些是根据它所制造的材料命名的。[4]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的胄甲中,铁甲和皮甲更多的被用在实际作战中。
除此之外,绢布甲在唐朝铠甲中也十分常见,绢布甲是指用绢布等同一系类的材料制作而成的铠甲,它因为结构比较小巧,服装简单并不符合战时的要求,因而通常被武将士兵在非战争时期穿着。盛唐时期的彩塑、墓中出土的陶俑以及石刻天王、武士造像上,经常出现一些装饰华美的铠甲,应该就是这类绢布甲。
(3)男子常服
唐朝标准男服是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衫,脚登乌皮六合靴(重体力劳动者除外)。该时期礼服的装扮形式,大多沿袭前朝时期,通常表现为头上戴着介帻或笼冠,衣穿对襟大袖衫,下身穿围裳、玉佩组绶等。
① 圆领袍衫。
圆领袍衫。圆领袍衫是唐朝男子在日常服饰中的最常装扮,因为它穿着轻松、舒适等特点,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穿。此外,因为封建统治的阶级性,当时人们通常是通过服饰上的颜色、花纹等来区别等级的,在颜色方面分别从紫服、绿服、青服依次递减。
② 幞头。
幞头是唐代男子用于打扮自身最为常见的装饰,这也成为了该时期男子的具有辨识性的特征之一,只要我们一谈到唐朝男子,必然会联想出这一装饰品。唐代流行的首服是樸头,内有巾子。早期形制平小,流行"平头小样"。武氏称帝后,将一款样式迥异的高头巾子赐予宗室,被称为"武家诸王样"的樸头。这种比平头小祥高耸且顶部有明显分瓣,从视觉上初底改变了首服平庸的观感,流行于世。
③ 革带
革带是皮质的束衣带,是男子服饰的装扮之一,通常在革带上有金属扣饰,或者镶嵌有珠宝,或者在其表面有彩绘或者刺绣图案。革带通常围绕腰部一圈,主要是为了是为了让自身更加贴身,也起到了固定衣物的作用,两端在前面或侧面通过金属扣饰固定。在唐代,革带的位置和佩戴方式也有一定的讲究,不同场合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佩戴习惯.
④ 胡服。
初唐到盛唐,游牧民族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对于服装影响极大。
随着胡人而来的胡服文化,令人耳目一新。于是,一阵胡服热席卷大唐。一开始,因为胡服紧身窄衣,轻松方便。男子们便开始穿着。后来,女人们也开始效仿。在这种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性着男装成为了公开化,生活化的着装方式。[4]
妆饰打扮,从古至今对于女性而言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唐朝经济开放,文化繁荣,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带动着女性梳妆打扮的消费热潮,无论是皇宫中的公主,还是平民中的妻女,大多数都喜欢梳各种形状的头发。她们讲究发型发饰和面容装饰,会愿意花时间的精力为自己梳妆打扮,呈现出来一派婀娜多姿、纷繁富丽的景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时尚风潮。
武周期间,女子妆面趋于更加浓艳华丽,胭脂腮红的面积从眉下一直延伸到脸侧,额头上花钿的造型除了简单的扇面形,还晕染出了各种花朵、卷草、卷云等复杂花型,两侧斜红除了一道红晕,也绘成复杂的花样。眉形的画法看似简单,但简单的一笔或一划都涵盖着丰富的艺术气息,可以据此绘制出不同形式的花纹。额饰最著名的传说来自于南朝寿阳公主花落眉心,被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两侧的斜红传说则来自于魏文帝宫人撞伤后的血痕。从"分妆间浅,绕脸傅斜红。"中可以看出武周时期的女子喜欢在唇边点红,脸侧斜红的妆面。[2]
在唐代常服基础上,武周颁赐了新的款式陆续制定了多版绣袍、异文袍、铭袍,绣以各种鸟兽、图形、文字。比如任命的都督刺史赐袍,其上绣有山形,山周,有回文铭十六字"德政为明、职令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以此象征着做官要秉承着高尚的品德,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忠诚于朝廷。在武周时期,推行在不同职别的官员袍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称作"绣袍",以装饰不同鸟兽纹样来区别文武官员及等级。袍服绣纹不仅表现出女性倾向的特征,更成为后世补服的起源。武则天退位之后,女性权势仍然保持在较高地位,直至玄宗即位,其中也包括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儿媳韦后。据记载,武周风一直维持到了开元前期,而唐代妇女崇尚丰腴为美,衣着宽松的审美价值则是杨贵妃之后的事情。
唐朝女性装饰多种多样,包含着帷帽、花树钗、梳篦、步摇、钿头簪子、花钿、冠饰等,当时的人们非常注重细节和色彩的搭配,体现了人们当时社会的富饶和人们对美的追求。
唐朝时期,妇女出行逐渐不再障蔽全身,而追求开放。她们在帽沿缀一圈薄纱遮挡的帷帽,薄纱有长有短。《新唐书舆服志》载:"初,妇人施幂离以蔽身,永徽中,始用帷帽,施裙及颈。武后时,帷帽益胜。"花树钗为唐代所独创,用金属制成,材质多为银。通常将钗顶端打制成花朵、植物或鸾鸟等造型的薄片,在上边錾刻花纹或镂空镶玉,下部为双股的细长钗脚,造型多样的花树钗搭配其它的不同发饰,满头的簪钗,显得十分贵气。在我国古代篦箕和梳子统称"栉",古人除作梳头之用外,也用作首饰。唐代贵族妇女的发饰复杂,除冠饰、簪钗,金花和步摇外,在发髻的正中或周围往往插着大小栉具作为装饰。梳篦的形状大致可以分为箕形和半圆形,前者可以说占据了唐代梳篦形式的多数,而整体而言,梳篦还是从横长的箕形向月牙形转变。梳篦的材质有金银、玉石、琉璃、玳瑁等。许多金银梳篦,由于质地软、齿又较薄,并非将梳直接插于发髻上,常常系在发髻上,起到固定发髻或装饰的功能。唐朝时期步摇的设计与汉魏之时有较大差别。唐朝步摇是一种新样式,人们将金玉做成螺旋式的枝条,然后在其顶端垂下珠玉,称作“垂珠簪钗”,外形非常精美。簪子顶部镶嵌珠宝,下部为修长的簪脚,插与发髻之中,十分精致。除了唐朝的贵族妇女喜爱在面部贴的装饰物被叫花钿之外,戴在头上的一些小发饰也叫花钿,这种发饰十分精致小巧,上面嵌有宝石,常常多个为一组戴在发髻上。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衣冠,从唐朝以来,不仅男子可以戴冠,女子也开始戴冠。唐朝女子的发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礼冠,搭配后妃命妇的礼服穿戴,不可随意僭越,另一种为女子日常所戴。[2]
唐朝的服饰花纹设计突破先前传统的、受到封建思想束缚设计观点和方式,更多的采用接近人们日常生活、反映日常事物的花纹纹样。牡丹、荷花、莲花等被人们视为清雅、富贵的花朵,以及灵芝、竹子、萱草等代表吉祥的花草植物等成为唐朝服饰纹样中最常见且最常用的的服饰花纹元素。龙和凤这种象征权利和地位的垄断性图案还在继续使用,并一直应用在皇宫当中,在民间仍不可私自使用这类纹样。总的说来,唐朝服饰的纹样图案大致分为花草植物纹、动物纹和吉祥图案这几类。[1]
(1)花草植物纹
花草植物纹主要包括宝相花、团花、卷草等图案,这些纹样多数被人们认为象征着吉祥、高贵等,以此增添服饰悠然淡雅的艺术气息。
宝相花中"宝相"是指"佛相",又叫做宝仙花,被人们视为迹象、富贵的象征,是唐朝首创并独创的服饰图案纹样。在当时的唐朝,牡丹花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甚至超过于梅兰四君子的喜爱,所以在服饰图案设计时,设计师多将牡丹作为服饰花纹的主要元素,而宝相花的设计就证明了这一点。宝相花汲取牡丹、莲花和葵花等花卉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品种"花卉,同时吸纳云纹和石榴纹等的花纹,将而这进行结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宝相花的花纹。宝相花形状是指图案以放射或者旋转的形式向四周进行伸展,形成具有多层次、错落有致的特点的圆形服饰图案,给人呈现出一种高低错落、五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宝花纹以"十"字、"米"字等形式为艺术构架,以圆形或正菱形向四周辐射的手法为基本造型。其中,"十"字、"米"字的艺术设计主要以对称为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以纹样的中心点为中心,再分别以四出、五出等的花瓣数量依次向外扩展分布,制作成层层叠加的圆形、菱形、方形等多种形状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装饰纹样图案。[1]
卷草也被称之为唐草,是唐朝服饰在制作和发展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纹样,卷草纹大多采用忍冬、兰花等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花草,将花草的形态、建构进行适当的转变,形成一种新事物,再将其组成服饰图案并赋予其更高层次的寓意。同时卷草是以牡丹、莲花等这些世人大都喜爱的花卉品种为主要背景,并在牡丹、莲花等主要背景之下添加一些石榴、葡萄等具有美好祝福的装饰性植物纹样,将主花卉和装饰性植物纹样结合在一起,从而制作成一个具有一定时代特色和特殊寓意的服饰图案。除此之外,纹样中的主花绮丽精美,叶片错落有致,因此常给人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感。
团花,其中团字是指圆,意指图案整体呈现出圆形的形状,而里面则是由不同的花卉、植物、吉祥文字、才子佳人等当下热点元素构成。团花多用曲线作为主要勾线形式,布局合理,动静结合。其图案结构则多为放射、对称等形式类型,具有制作精美、构图和谐等特点,常给人以富贵吉祥,和谐安宁之感,多用于袍服的肩部、背部等位置。与卷草纹一样,团花纹也是唐朝常用的服饰图案式样。
动物纹样是飞禽走兽和花卉图案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图案,最受人们喜爱的主要有盘龙、凤凰、麒麟、孔雀、仙鹤、鸳鸯、老虎、莲花、牡丹等图案。唐朝武则天时期动物纹样最为流行,据文献记载,此时的官员袍服多以暗色花纹为主,同时在此基础上又新设了一种新的官员袍服,名为绣袍。这时期还以服饰上常长不同的花纹来区分官员的职位以及展现不同类型官职的特点。例如,文官在官服上绣飞禽纹,武官则在官服上绣走兽纹,以此彰显文武官员的不同气质。动物纹样图案栩栩如生、雍容华贵,特点突出,多给人以宏伟、绚丽之感。[1]
纹样以红色为地,间以黄、绿、白三色,整体配色热烈浓郁。纹样为团窠内设对鸟图案,对鸟站在花台之上,口衔珠串,颈后系绶带。团窠下方的条带装饰与联珠和宾花纹样相呼应,富于装饰感,具有典型的中亚、西亚纬锦的制造风格。
古代流传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说法,所以吉祥图案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吉祥纹在唐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发展。比如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象征"堂皇富贵"的牡丹,象征"延年益寿"的松树和仙鹤,象征"福寿双全"的佛手和桃子等, 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幸福安康、大富大贵的理想和追求。[1]吉祥图案总体呈现出多样化,具有深刻的传统寓意,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在中国几千年的服饰纹样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生不息。
中国自古以来素有"衣冠上国"之美称,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是礼法道德和人们社会地位的生动表现,更是生动的呈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阶层观念,在文化和审美方面的价值取向,而且服饰还与妆容、发饰以及纺织工艺等传统工艺技术休戚相关。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具有强大的创造力,这是民族融合,并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互鉴的真实写照,我国各个朝代的服饰变化都深刻体现出民族大融合时期不同文化不断交流互动的成果。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其服饰文化更是辉煌灿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服饰以其华美、多样、开放的风格,展现了当时社会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同时也展现了当时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唐朝服饰文化的继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现代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西方文化的流入与冲击以及传统手艺的逐渐失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5]因此,如何继承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青年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同时他们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校作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向青少年宣传普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学校要加强唐朝服饰文化在校园内的宣传和教育,比如可以将唐朝服饰文化当作学生的选修课程或课外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进行符合教育理念的设计与开发,推出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学习的课程。以此让同学们认识和了解唐朝服饰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历史内涵,欣赏唐朝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同时为唐朝服饰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唐朝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力。学生也能够将学习到的唐朝服饰文化延续下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为优秀的唐朝服饰文化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为了传承和保护唐朝服饰文化,可以建立专门的有关唐朝服饰文化主题的展览,或者在博物馆中设置唐朝服饰文化专门的展示馆。收藏和展示唐朝服饰的实物和图片,让公众能够近距离的观赏到唐朝服饰的实物或复制品,以此增加公众的文化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唐朝服饰的独特魅力。
另外,文化的数字化也是文化知识传播与交流的新兴途径。数字化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知识能够超越地理位置空间的界限,不同国家的人们都能够在网络上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博物馆的数字化也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5]不仅能够为博物馆吸引访客,还能够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博物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如虚拟体验、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吸引到更多的、更加年轻化的访客。另外,博物馆还可以开通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比如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既能够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将唐朝服饰文化的相关知识推送给相应的受众或对此感兴趣的人,还可以向不了解唐朝服饰文化的人普及相关的知识,让更多的人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了解唐朝服饰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访问账号作品或到博物馆进行实体的参观,直接能够提高实体访问量和在线访问量。
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对于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它们在维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活力、促进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强化国家人民的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开展文化活动,向公众普及文化知识,不仅有助于社会公众文化意识的提升,还可以起到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扩大的文化影响范围,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唐朝服饰设计大赛、讲座、快闪活动以及与其他大品牌联名等,既激发人们对唐朝服饰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将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确保了文化知识的连续性,又能够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提高人们对唐朝服饰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其中具有联名性质的商业活动,比如麦当劳与三星堆的联名,它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的推广,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于讨论。这次联名不仅提升了麦当劳的品牌形象,展现了品牌的多元性于包容性,还将三星堆文化推向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之美,使得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散发生机与活力。相应的联名还有橘朵与敦煌博物馆、维维豆奶与颐和园、肯德基与故宫等。
文创作品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对于热门IP(当前非常受欢迎和受关注的知名品牌、名人,或电影、电视剧、游戏、音乐等产品或概念)的衍生周边的一种叫法。也就是将创意与奇思妙想与技术、设计相结合,一起融入到热门的IP中产生的文化创意作品。比如聊城大学各个学院以“献礼50周年,我为聊大代言”为主题设计的文创包、便签、印章、纪念本、彩绘本、木牌、国风水印、书签、摄影照片等。文创作品的创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其的创新和发展。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感和乐趣,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唐朝服饰文化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文创作品的支持。将唐朝服饰文化与其他热门IP相结合, 既能够促进唐朝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又能够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另外,在推进唐朝服饰文化的文创研发工作中,还可以适当地引入地方特色元素和现代化的比较新颖的元素等,使得生产和设计出的作品可以获得现代社会大众广泛认可。
现代唐服要想获得好的成就和取得好的成果,推动稳定发展,要在发展模式上下功夫,要坚持“守正创新”,首先要传承和维护好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途径推动创新发展,发展的道路上前途是光明的,只有将继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才能推动唐朝服饰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下面就针对现代唐朝服饰文化工作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进行进一步细化的分析:
唐服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创新需要坚守和加入一些创新元素,可以引入一些当代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挖掘更多样的服饰属性,且现代服饰多异,人们的审美和欣赏美的角度更加多元,可以在细致解读传统唐朝服饰或传统服饰的前提下,了解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适当地引入一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文化,制作出更加多元化的唐朝服饰和文化产品,迎合审美,加入创新更能吸引当代人的目光,从而可以使唐朝服饰文化能在相应的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得到传承和创新。唐服工作室在具体探索和观察唐朝服饰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重点从“唐服三义”这一方面进行延伸,从“民族、礼俗、审美”的角度创新唐朝服饰的多样化设计和多种制作,首先,保留了唐朝服饰的民族性和传统性,比如服饰的整体样式和招牌性特点,其次,进行细化特点的创新,比如在花纹上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最后,多样性能够迎合多元化的大众审美,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唐朝服饰文化,只有关注了才能更加广泛、全面、系统地接触唐朝文化,进而继续迈出传承和创新的步伐。
我国国土上分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地区,每一地区的特点以及风俗习惯有所差异,融入地方特色是宣传本地特色,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推进当今社会唐朝服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进一步推动唐朝服饰文化的良好创新,还可以融入地方特色,进一步优化和添加唐朝服饰的设计形式,形成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唐朝服饰设计体系,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和让人更明了地了解到地方文化的特色,从而推动更好的传播和发展。在开发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失了本心。
人们生产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得到满足后,进一步拓展到享受资料的消费。最近时期旅游业盛行,人们走出家门欣赏各色美景、品尝各种美食,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博物馆也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门场所之一,特别是在节假日,队长如龙,当地居民可以在规定的地位摆小摊,其中不光是美食,还有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物品。唐朝服饰文化爱好者和传承者可以手工制作自己喜爱的带有唐朝服饰元素的漆扇,美食,装饰盒,装饰画等等,创新唐朝服饰的宣传方式和人们的消费形式。另外,许多带有唐朝服饰文化的城市,比如洛阳,城市内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汉服馆,里面有多种多样的汉服,包括许多唐朝服饰,供当地游客选择,街上也随处可见颜色各异,形式多样的唐服,让人赏心悦目,既体验到了古人的穿着服饰的日常,又接触到了传统服饰文化,这种宣传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推动唐朝服饰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