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教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君山被誉为“道教圣地”与道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本小组主要以老君山为依托,通过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历史研究法对于老君山及其道教的状况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老君山的目前状况,我国道教文化的历史与内容,老君山与道教文化的结合,最后对老君山及其道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展望,并提出老君山道教文化发展措施。
关键词:老君山;道教文化;继承与发展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老君山,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是伏牛山主峰,海拔2297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老君山以其雄奇的山势、秀美的景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其中,道教文化在老君山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东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追求自然和谐、长生不老,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的平静。老君山作为道教圣地,不仅是道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道教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二)研究目的
1.通过对老君山道教文化的深入研究,揭示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分析老君山道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如道德教化、心灵慰藉、环境保护等,为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3.探讨老君山道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当前老君山道教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策略,促进道教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通过对老君山道教文化的研究,探讨道教文化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为当地政府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5.深入挖掘老君山道教文化的内涵,探讨其在人文教育、道德建设、心灵关怀等方面的现代价值,为提高国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本论文通过对老君山道教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道教文化研究体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文化传承:通过对老君山道教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道教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促进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社会实践: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老君山道教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道教经典文献中,老君山被多次提及。如《道德经》、《老子化胡经》等经典著作,均对老君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道家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老君山的道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历史文献方面,如《史记》、《汉书》等古籍对老君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记载。此外,地方志、游记等文献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关于老君山的历史信息。
目前在知网中可查询到有关河南洛阳老君山的研究文章共有二十篇,对这些文章进行归类梳理分析,大致可以将已有的研究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有关植物的研究,对洛阳老君山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的研究,对于老君山风景区旅游的研究。
1.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有关植物的研究
此类文章对于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有关植物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于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麻栎林林下植被谱系树与谱系多样性研究,木本植物区系研究,河南老君山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植物区系关系研究等方面,此些文章探讨了老君山各种植被之间较接近的谱系亲缘关系,老君山植物区系与我国各大区区系的关系,与其他地区植物的联系程度。
2.洛阳老君山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的研究
此类文章数量较少,主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使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等软件,基于半结构式访谈、实地调查及地理空间数据,对森林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资源的空间容量、生态容量和经济发展容量展开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评价指标。
3.老君山风景区旅游的研究
此类文章对于老君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景点风貌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对老君山进行了分析。老君山,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便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据史书记载,老子曾在此山修炼成仙,故老君山在道教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君山风景区存在一定的淡旺季,夏季与秋季关注度较高,冬季关注度较低。关注度较高的省份主要为河南及周边省份,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的关注度极低。河南省内郑州、洛阳、南阳关注度较高,景区游客多为近距离出行;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空间距离和人口数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例如:加强营销和宣传、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注重旅游产品升级、提高景区吸引力;均衡淡旺季;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二)国外研究现状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近十五年来,在国外,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国家,对道教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长。一些道教研究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专著和论文。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召开了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
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学者研究道教,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儒学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也是对日本发生作用的最大领域,日本学者为什么对道教也有浓厚的兴趣呢?从两个日本学者的研究经历,便可以看出端倪。
其一为小柳司气太,此人是日本对道教真正研究的奠基者。他生于1870年,于1921年到中国考察。小柳司气太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儒家理学,不过早在1923年,他就以讲课的讲义为底本,写成《道教概说》一书并出版。而让他声名鹊起的,则是另外一部研究道教著作:《白云观志》。《白云观志》记述了全真道龙门派的祖庭白云观各方面的情况,考证了白云观从唐代建立,到清代发展的历史。其中有历代方丈、道士的小传,甚至还有授戒和道士日常生活的记录。为什么小柳司气太能够得到这么详实的一手资料呢?这是因为他当年就住进了号称全真龙门第一丛林的北京白云观。有了这样近距离的接触,他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道教神学和教理的历史资料。
无独有偶,另一位日本学者吉冈义丰,在中国期间也曾继小柳司气太之后,住进了北京白云观。吉冈义丰出生于1916年,他在中国的时候,日本已经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通过在白云观的宗教感受,吉冈义丰写的关于道教宗教生活的回忆,被其他专家认为是具有珍贵意义的亲身体验。
(三)研究现状评析
目前,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挖掘老君山的文化价值,为传承和弘扬道家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老君山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为其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我们小组前期制作相关问卷,调查过程分为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两部分。线上发布答题问卷,主要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线下发布纸质版调查问卷,调查群体更加多样,最后将线上问卷和线下问卷收集进行总结。问卷目的主要是了解大众对老君山和道教文化的认知以及建议。
图1 调查问卷结果 图2 调查问卷(大众建议)
(二)田野调查法
1.文献资料收集:田野调查前期首先需要收集与老君山和道教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道教经典、地方志等,以便对老君山的历史背景、道教文化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实地考察:4月4日前往老君山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重点关注老君山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道教仪式、道教艺术等方面,通过观察、发放问卷、摄影等手段,收集现实资料。
4.访谈当地居民和道教信徒:与当地游客、居民和道教信徒进行对话,了解他们对老君山和道教文化的认识、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看法。
5.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方面探讨老君山与道教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图3 道德府
图4 救苦殿
(三)历史研究法
1、文献与古籍考证:首先,可以通过研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古籍,如《道德经》、《列子》等道教经典,探索老君山在道教文献中的记载和地位。查阅古代文献中对老君山的描述,了解古代学者和道教士人对老君山的解释和评价。
2、地理与地名考证:分析老君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名来源,探讨其在古代地理文献和地名文献中的记载和涵义。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对老君山名称的使用和解释,以及道教经典中对该地的描述,揭示其在文化地理上的重要性。
3、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考察历史上与老君山有关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尤其是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在此修炼和著述的传说,这些都是道教与老君山关系的重要历史线索。
研究历史上在老君山活动的道教僧侣、学者,以及他们对山区文化、宗教活动的影响和贡献。
民间信仰与传统习俗:
4、调查和记录老君山周边地区的民间信仰、传统习俗,尤其是与道教节日和宗教仪式相关的活动。分析当地居民对老君山的神话传说、祭祀仪式的认知和传承,揭示其对地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通过这些历史研究方法,可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老君山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在中国宗教历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图5 历史研究法(历史文献中老君山与道教)
通过书本资料和知网内容确定研究问题或者目标,然后选择了相应的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历史文献、老君山国内研究文献和国外研究文献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整理和讨论,并进行了分类概述,将老君山与我国其他著名道教名山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特色和差异,探讨老君山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帮助更好了解文章。
图6 文献调查法(老君山同其他道教名山的共点和差异)
四、老君山的简要介绍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3公里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达2200余米。老君山不仅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还因其深厚的道教文化历史而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相传老子曾在此山归隐修炼,因此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老君山有两千多年的道教文化历史,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明万历十九年颁赐老君山道经,封为天下名山。老君山不仅有着奇峰、异石、云海、雾海等自然景观,还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上的道观和寺庙建筑风格古朴,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山水文化景观。老君山的山峰险峻挺拔,峰峦叠嶂,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地貌景观。登上老君山,可以俯瞰云海翻腾的壮观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气象。老君山因道教而闻名,山上有多处道观和文化遗迹,如老君庙、太上老君宫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以及道教文化的沉淀,为山景增添了一层神秘和历史的厚重感。在老君山,你可以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道教智慧与宗教虔诚的交汇之地。老君山的四季景色各有特色。春季,山花烂漫,绿意盎然;夏季,山间清风拂面,宜人凉爽;秋季,枫叶如火,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每一个季节,老君山都展现出不同的韵味和景致,让人流连忘返。
老君山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众多瀑布、茂密的原始次生林、云海、日出等气象景观,以及丰富的道教建筑和文化遗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老君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以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的修炼地而闻名。山势险峻,峰峦叠嶂,景色秀丽,素有“华夏第一山”之称。老君山主峰海拔2217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形成了众多自然奇观,如老君石、仙女峰等。老君山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而著称,有众多道观和文化遗迹分布其间,如老君庙、太上老君宫等,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每年的三月三(道教节日)和九月九(老子诞辰日)是老君山的重要节日,吸引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
五、道教文化
在探寻道教文化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道教。综观道教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帝王贵族统治者的支持,跻身社会上层,这是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唐朝皇族与老子攀亲,自称李耳之后裔,政治上给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这是第二个发展时期。北宋真宗开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借以掩盖北方强邻压境造成的耻辱,这是道教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图成仙,道教受到重视,并干预政治,参加政府内部的权力争夺,这是道教发展的第四个时期道教,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宗教,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的秦汉之际。它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和终极价值,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和法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中国道教获得了新生,逐渐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道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道教文化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自古以来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为您阐述道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及深远影响。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更注重修身养性、炼气神、练拳法等实践修行。道教文化涵盖了哲学、道德、艺术、医学等多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教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1.节日习俗:道教对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许多节日的起源都与道教信仰和传说有关。例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起源与道教的“中元地官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相关,这三个节日融合了道教救度亡魂、佛教慈悲超度以及儒家孝道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元节的文化内涵。其次,道教的宇宙观和宗教仪式也影响了节日的庆祝方式。如春节,道教认为这是新年的开始,万物复苏,因此有贴春联、放鞭炮、祭祖等习俗,这些活动都蕴含着道教对自然和祖先的敬仰。再者,道教的信仰习俗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节日庆祝活动。如二月二日的龙抬头节,道教认为这是青龙星君的生日,人们会通过剃头、舞龙等方式来庆祝,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民间信仰:道教的神话传说和神仙形象深入人心,民间信仰中常有道教神仙的身影。例如,福禄寿神、妈祖等都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被广大民众所崇拜。文学艺术:道教文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道教的哲学思想、神仙传说等成为了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
3.建筑美学:道教的建筑美学也影响了中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设计理念、布局结构、艺术装饰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方面。道教强调“道法自然”,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道教建筑的设计理念。道教建筑往往依山傍水,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例如,龙虎山大上清宫位于山势起伏的环境中,其建筑布局与山势相互呼应,体现了道教追求自然和谐的理念。
4.养生之道:道教注重养生修行,提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教的养生之道对中国的中医养生学和气功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5.思想观念: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道教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与道理,这些人生哲理会帮助我们现代人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总的来说,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崛起,道教文化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瑰宝。
(三)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1.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道教作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与儒教、佛教并称为中国三大宗教。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
2.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核心思想体现在《道德经》等经典文献中,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强调自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等理念,影响了中国人对生活、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作用。
3.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教的文化符号、象征和仪式形式,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道教的宗教建筑风格、道教寺庙的雕塑和壁画,以及道教经典在中国文学中的广泛引用,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道教强调个体修行和自我完善,提倡宽容、柔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的思想在社会伦理、家庭观念以及个人心理健康方面,为中国人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和指导。 道教的繁荣发展还促进了中国的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但不限于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道教对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现在非常出名的纳西洞经音乐也是道教音乐。道教神秘主义文字观以及在此文字观影响下进行的写经活动,道教的发展还对文人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国画也深受道教的影响。以道教为主题与题材的画作与书法数不胜数。如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葛雉川移居图》、明代著名画家黄济的《砺剑图》,元代画家黄公望画的《天地石壁图》、《丹崖玉树图》。道家的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北京白云观、苏州玄妙观、嵩山中岳庙,都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山宫观建筑群,更是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道教在生命的养护和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理念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外调和与自然调适: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内心平和、心境安宁对健康有益。道教主张“无为而治”,即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身体的自然状态,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气功养生:道教内丹术和气功的修炼,注重通过调整呼吸、运动、静坐等方法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内丹修炼强调的是通过内心的修持来达到身体健康的状态,这种修行方式被认为能够增强体内的气血运行和免疫力,从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药食同源:道教倡导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即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道教强调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重天然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法,认为这样能够保持身体的清净和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祈福和仪式治疗:在历史上,道教寺庙或道观中会进行祈福和仪式,认为通过祈祷和仪式能够获得神灵或道教神仙的庇佑,以达到治疗疾病或消除灾难的效果。虽然这种方法在现代医学看来属于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治疗,但在信仰层面对于一些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总体而言,道教对生命的养护和疾病的防治主要体现在倡导自然和谐、气功养生、药食同源等方面。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行方式,更是对个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的一种有益补充和影响。
综上所述,道教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它与儒教和佛教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宗教和哲学基石,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贡献。
表1 道教文化的体现
文化领域 |
具体表现 |
重要意义 |
宗教信仰 |
宗教信仰、祭祀仪式 |
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 |
哲学思想 |
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作用 |
文学艺术 |
道教的宗教建筑风格、道教寺庙的雕塑和壁画 |
道教的文化符号、象征和仪式形式,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
社会生活 |
道教强调个体修行和自我完善,提倡宽容、柔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
道教的思想在社会伦理、家庭观念以及个人心理健康方面,为中国人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和指导 |
疾病防控 |
气功养生、药食同源、祈福和仪式治疗 |
道教对生命的养护和疾病的防治主要体现在倡导自然和谐、气功养生、药食同源等方面 |
六、我们小组对道学的理解。
(一)道学的本体论。
道法自然是老子要表达的宇宙本体的观念。《老子》哲学在中华哲学史上素有开山祖的称谓,它的贡献就是将“道法自然”作为哲学的宇宙本体论。《老子》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则要效法自然规律,宇宙法则。这就是老子要表达的宇宙本体的观念。道教的本体论是关于宇宙、神明、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道教的本体论主要围绕道、天、人、神四个概念展开
1、关于道:道是道教的核心概念,通常被理解为宇宙的本源和运行规律。道既可以指宇宙的本体,也可以指导论者要追寻的无形原则或道路。在道教哲学中,道是无形的、超越理解的、难以捉摸的存在,它是万物的根源和流动的规律。
2、关于天:天在道教本体论中既可以指天空和自然界的意义,也可以指一个更广泛的宇宙秩序或神秘力量。在道教思想中,天往往被视为道的象征或承载者,是支配万物变化的超自然实体。
3、关于人:人在道教的本体论中被看作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具有特殊地位和能力的存在。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生理层面,还涉及到心灵、精神和道德层面的成长和实现。
4、关于神:神指的是道教中的神灵或神性存在。道教认为宇宙中有众多的神明和灵体,它们有时会作为道的表现或宇宙力量的具体化。
道教的本体论强调宇宙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导,教导人们如何在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化,本体论的建构对于哲学体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认识论方面本体论提供了关于存在本质和实体特性的理论基础。它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真实存在,以及这些存在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哲学和认识论中,本体论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现实和认知的基础,有助于区分现实和想象、真实和虚幻。在形而上学的构建中关注存在的本质和基础结构。本体论探讨的是存在的根源、其属性和实体的特性,因此在形而上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形而上学问题,如存在与本体、实在与现象的关系,都依赖于对本体论的探讨和理解。而在伦理学方面本体论对于伦理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人类价值和行为的影响。人们如何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类特有的属性和责任,以及个体与社会、自然界的关系,都深受本体论观念的影响。伦理学理论往往建立在对人类和其他存在的本体性质的理解之上。最后在宗教和神学领域,本体论帮助解释神明、灵性存在及其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同的宗教对于本体论的看法影响其对宇宙意义和人类命运的解释。例如,在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中,对神的本体和人类关系的理解都深受本体论的影响。
(二)道学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理想和人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和世界观是一致的。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行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道教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是以其信仰来建立的,是以学道、体道、修道最终达到体道合真,得道成仙的目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文化的人生观最科学也最积极,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道学认为:
1、天地是物质的,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可以说是道文化天地观的总纲。道家认为天地就是世界,就是宇宙,就是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其他传统文化比起来,天地是道文化的自然性、自在性,等同于物质性概念和物质性认知。
2、天地不是静止不动一直不变的,它是按其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着。《庄子》中指出:“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认为,天地、日月、星辰、禽兽、树木都有他们自己的发展规律,都是自然形成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律,所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遵循着这一规律,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果破坏会遭到反噬。如果在没有意识到这些自然规律以前就乱动,就会导致灾难;如果不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刻意的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那么势必会引起自然的不满,必会收到自然的惩罚。
3、天命至高,人更主动。人和其他生命一样,都是天与地的产物,不同之处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生命体,而且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不仅是天地的观察者、感受者,而且是天地使命的承担者、保护者,更不愿意甘当天地的宰割者。为什么人更主动呢?荀子讲“制天命而用之”,就是因为人们掌握了天地的客观性及历史发展规律。中国人喜欢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话说对了一半,说明人的努力还是要的,但又把结果交给了老天。相对而言道学的这个提法就更积极、更富于人的主动性。
(三)道学的价值观
自然与和谐,道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活态度。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主张顺应天道、地道,遵循自然规律生活,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身心的健康。无为而治,道学强调“无为而治”,即不强求、不刻意干预,而是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随缘而行,体现了一种柔性的领导和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在管理学、领导力等领域有其独特的应用与价值。内修外治:道学倡导内心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通过修炼内心,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的秩序。在道学看来,内在修养是实现外在治理的基础。阴阳平衡,道学强调阴阳的平衡,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大对立但又统一的力量构成的。人在追求健康与幸福时,也需要保持身心、阴阳的平衡。无欲无求:道学追求的是无欲无求的境界,即不为名利所扰,不为功名所动,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这种境界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道德与仁爱,道学强调仁爱与道德的重要性。通过修道,培养出对他人的关爱与慈悲,体现了对社会和谐与人类尊严的尊重。
七、老君山与道教文化的结合
洛阳老君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七里坪村21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君山,原名景室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约2200米。西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老君山以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的修炼地而著称,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主峰海拔2217米,山势险峻,峰峦叠嶂,景色秀丽,素有“华夏第一山”的美誉。老君山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的状态,山间溪流潺潺,林木葱茏,四季景色各具特色。
老君山不仅有壮观的自然景观,还有众多道观和文化遗迹,如老君庙、太上老君宫等,这些建筑反映了道教文化在此地的深厚积淀。每年的三月三和九月九是老君山的重要节日,吸引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
伏牛山绵延八百里,号称“中华大地的脊梁”。在这座主山系上有两个高度相错不多的山峰,就是犄角尖和老君山,从山峰走势上看,老君山主峰较正,而犄角尖主峰却歪向南边,从科学上讲,要用造山运动来解释。然而,在当地,人们对于这种现象和老君山的灵异说,都是用很多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来做解释的。老君山景观区有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16处庙宇。这些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一直是中国北方道教信众的拜谒圣地。
道教文化在建筑上的体现:一个神秘而充满历史的地方,它见证了中国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玉皇顶位于老君山的主峰,是道教信仰中的神圣之地。这里的建筑采用传统的道教建筑风格,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展现了道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更是采用了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金殿、亮宝台、玉皇顶的三座金顶更是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太清宫是老君山的顶峰,始建于北魏,历经重修,明朝更是铁椽、铁瓦、金碧辉煌,成为豫、陕、皖、鄂等地众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连东南沿海的香客也前来朝拜,仅台湾高雄九龙八风进香团每批朝山者就多达百人。玉皇顶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包括玉皇殿、灵官殿、财神殿等,每一座殿宇都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玉皇顶的建筑中,雕刻和壁画是重要的艺术形式。宫观的墙壁上绘有各种道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封神演义等,都是道教文化的典型代表。金顶道观群位于老君山顶部,是一组规模宏大、风格古朴的道教建筑群。这些建筑不仅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道教的特点,而且在内部装饰和神像雕塑上也充分展现了道教文化的艺术魅力。金顶道观群的建筑群包括紫霄宫、太和宫、慈航殿等,每一座宫观都供奉着不同的道教神祇。这些建筑的布局和设计都遵循着道教的理念,如依山势而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宫观的方位、朝向等也体现了道教的宇宙观和地理观念。庙宇风格,老君山的道教庙宇通常采用传统的道教建筑风格,如飞檐翘角、黄色琉璃瓦屋顶等,这些特点体现了道教建筑的传统美学。顺应自然的布局:庙宇的布局依山势而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教符号与意象:庙宇的装饰中充满了道教符号和意象,如太极图、八卦、阴阳五行等,这些符号体现了道教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神像与神话传说:庙宇内供奉着道教神祇,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以及描绘道教神话故事的壁画和雕塑,如八仙过海、云龙仙鹤等,这些都是道教文化的典型代表。
道教文化在宗教活动上的体现:河南洛阳老君山举行的仙境朝圣节,仙境朝圣节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道士和信仰者会聚集在老君山,进行朝圣活动。他们遵循道教的传统仪式和规范,向老子像行礼、祈祷,表达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对老子这位道教祖师的尊敬。朝圣节期间会举行一系列道教仪式,如诵经、祈祷、打坐、修道等,这些仪式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仪式,信仰者希望能够与道祖沟通,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灵性的提升。这种宗教活动是道教文化在实践中的体现,也是道教信仰和价值观的传递方式。还会有道教文化展览、道教音乐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展示了道教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道教文化。
老君山不仅是道教信仰的圣地,更是道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老君山,道教建筑、雕刻艺术、历史传说、宗教活动、文化研究和旅游发展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景观。漫步在老君山的山间小径上,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神秘。山间古木参天,绿意盎然,与那些古朴的官殿、庙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君山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无数游客心中的圣地。老君山是一个集道教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寻求心灵寄托的信徒,还是喜欢户外探险的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在老君山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八、在新的条件下对道教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是它的标签,新时代不仅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机遇。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提升,老君山道教文化作为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本土文化,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如何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发展老君山道教文化,也成了一个问题。
(一)老君山道教文化面对的困境
老君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它在大众视野中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也暴露了它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将探讨老君山道教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分析。
1文化传承与保护:
老君山作为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首要问题。传统的道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可能受到现代社会的挑战。随着教育的普及,无神论与唯物论的观点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老君山道教文化作为宗教的一种,传承自然受到限制。同时,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不同群体的需求。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传承方式面临挑战。道教在老君山的传统实践、仪式和教义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保护和传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老君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道教文化存续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维护老君山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老君山作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着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难题。如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道教文化的纯粹性和神圣性,避免商业化过度带来的文化冲击,是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4社会认同与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城乡结构的差异,老君山的道教文化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获得广泛认同和持续发展,以及如何与其他宗教、文化相协调共生,也是亟需研究的议题。通过深入研究老君山道教面临的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推动道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5.社会认知度低
道教文化虽然是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本土文化,但因为历史缘故与文化本身的缘故,导致大众对老君山道教文化了解情况不足,从而导致大众认知度低,很少为人熟知,且来老君山游玩乘客种类差距大,并非具有普遍性。
图7 人流量中道教信徒占比
6发展资金不足
由于社会认知度低,老君山道教文化的发展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不足。道教文化受众范围相比基督教佛教少,大企业家处于回报率考虑,往往更倾向于投资前者,而普通群众由于其认知度低的缘故,往往会对道教文化不信任,老君山的道教文化在资金方面周转困难,难以形成良性循环,这就会造成老君山道教文化认知度低-没有资金投入-无法快速发展-认知度降低的恶性循环现象。
(二)新时代老君山道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向
1.合理利用新媒体与网络社交平台
现如今,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组成部分,能够为食物带来巨大的网络热度,形成强大的文化输出效果。社会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作为老君山道教文化对外展示和传播的重要窗口,应该好好利用加以发展。
2、深化文化内涵,弘扬老子精神
老子文化作为老君山道教文化的核心文化内涵,想要发展老君山道教文化,就必须立足于老子文化,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探讨老君山在道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分析老君山作为道教圣地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道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深入了解如《道德经》等经典著作的内涵,提炼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思想理念。打造以老子文化为核心的道教文化圈,形成相对应地文化品牌,通过自媒体网络宣传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和传承文化。
3、创新文旅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老君山道教文化也急需发展创新自身的周边产品,结合老君山的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本身,开发具有辨识度与创意的文化旅行产品,如体验道士的一天、金顶造型的雪糕等。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道教文化场所,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环境。借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ai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道教文化的展览馆,让旅客身临其境,增强其参与感与沉浸感。
4、加强国际交流,扩大文化影响力
一个文化想要得到发展,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我国的本土文化,想要发展,就要取长补短,不断汲取其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同化吸收,以此促进自身更加完美。同时,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如道教文化节,国际旅游节等,对外展示老君山的独特魅力,提高道教文化的社会认知度,扩大文化影响力。与其他道教文化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老君山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老君山观光旅游,增进国际友谊和文化互鉴。
5、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繁荣
以道教文化为引领,推动老君山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健康养生等。引进和培育文化旅游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6、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好老君山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道教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禁止乱砍滥伐等,确保老君山的生态环境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
7、培养后继人才,确保文化传承
加强对道教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老君山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和支持道教文化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等在老君山设立分支机构或研究基地,推动道教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完善道教科目教学质量,不断更新教学结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稳步增长,让老君山成为道教文化发展的中心,吸引更多道教人才来到老君山。
8、制定相关的政策
当地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为老君山的道教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出台相对应的政策,给予老君山一定的帮助,促进大众对老君山道教文化的了解,让它有良好的发展氛围,培养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审核监管制度,找到有利的措施,以防止有不法分子利用政策支持发展邪教等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的行为。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努力,老君山道教文化将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老君山观光旅游,增进国际友谊和文化互鉴。继承和发展老君山的道教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和传承老君山的道教文化。
九、结论和本次实践的感悟
本次实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好地感受的祖国的河山,放松了心情,也增强了宿舍的凝聚力与感情,并且也通过这次老君山之旅感受的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感受到之前从未领率过的文化内容,通过这次旅行我们虽然只是了解到的不算太多,但也对道教文化产生了很多的兴趣,并且也学习到了一些道教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了美好的风光,老君山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圣地,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精神与文化的体验地。
(一)古老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老君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在山上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道观和寺庙,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也传承了道教文化的精髓。这种历史感和文化底蕴让人深思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这些建筑带给了我们很多文化感悟,见证了中国的变迁,传承了古代的工人们的智慧,并且作为文化载体完整的保留下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与开心,古色古香的建筑每处都在透露出其蕴含的文化底蕴,让人即使还没进入都变得小心翼翼,透露出庄严的气氛,让人不自觉就会心生敬畏。
(二)自然景观与灵气交融
老君山的自然景观非常优美,山峦起伏、林木葱茏,清澈的溪流和瀑布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道教的理念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老君山上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在山上待上一会就会使人心情平静下来,这种环境下能够使人们更好地感受蕴含在其中的道教文化。所以单论景观老君山也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远离世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快速的时间与生活节奏慢下来。感悟生活的美好。清新的环境衬托下仿佛老君山真的有一股灵气,让人清新,让人舒服,让人们能够在快中慢下来。
(三)社会互动与文化交流
在老君山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都是来感受古老的道教文化的魅力的,有时候有一些地方不太明白其中的典故也能从其他人口中得知,有的人在我们互相询问但又没人知道时会主动告知,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并且也感受到了很多温暖与美好,并且在老君山也通过所见所闻学习到了一些礼仪呀,文化呀等等,虽然没有主动参拜,但也通过其他人的行为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感受到了他们的信仰与敬畏之心。通过这种交流与观察将文化传承下去。
(四)哲学思考与生活启示
老君山之行让我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道教的哲学思想给了我很多启示。比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让我意识到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可以以更宽容和淡泊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过度追求控制和结果。要以平淡的心态对待生活不要太急功近利,道教文化教会了我们很多,遇到困难不要着急也不要慌乱,不会总是阴天,天气总会有放晴的那一天,所以不要逃避困难也不要一直消极下去·,要平静的对待困难,并且也不要太计较得失。道教视万物生命为宝贵,强调尊重生命、爱护自然,反映了对宇宙和人类生存的深刻关怀。这种宇宙观促使人们从更高的层面去审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从而使生活更有深度和内涵。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的道统文化和精神财富。它通过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道教影响着我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要忽视道教,要积极地去接纳并且·学习道教里那些优秀的文化内涵,感受古人们的智慧,来一次古今交流,学习并接受这些好的文化能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看到道教文化焕发光彩的时候。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掘道教文化并且让道教文化积极的与当今时代融合,创新出更加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并且学习感悟到。不能让如此优秀的文化荒废要使其积极的与时代接轨,让后人也能够了解到不至于使其灭绝。为人们提供了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寻求心灵安宁和文化认同的路径。
道教文化的感悟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理解与领悟,更是对当代生活意义和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指引,引导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心灵与精神的和谐与平衡。提供了一种慢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也能够多一种选择,多一种考量。 老君山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为今人提供了探索道教智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老君山作为文化旅游的热门地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传播和弘扬了道教的核心价值观。
总体来说,老君山的旅游实践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体验。它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道教文化的智慧,也为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确实是一次十分美好的旅行,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之前所忽视的文化,并且也使我们放松的心情,希望能够在未来遇到困难时也能回想起这次旅行的所见所悟,能够想起道教文化的内涵,优秀的文化不可荒废,应该发扬光大,不应该淹没于历史的洪流,而是应该在当今时代大放光彩,帮助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面对困难的选择与心态方法。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来重视道教,了解道教最后发扬道教,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参观老君山,绝对能带给你很好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避暑胜地老君山[J]. 海滨.新青年(珍情),2020
[2] 避暑胜地洛阳老君山[J]. 沈庆来.百科知识,2022
[3]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洛阳老君山游客满意度研究[J]. 李超喜.旅游纵览,2023
[4] 自媒体赋能老君山旅游景区个性化服务拓展策略[J]. 邢钰涛;廖磊.当代旅游,2022
[5] 走进老君山[J]. 杨中兴.云南林业,2003
[6] 河南庙会文化及其当代变迁[J]. 李秋香.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7] 宫观和道教文化的发展[J]. 刘仲宇.中国道教,2000
[8] 道教文化未来发展的思考[J]. 卿希泰.中国宗教,2002
[9] 对新世纪道教文化走向的思考[J]. 张应超.中国宗教,2004
[10] 试论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道德关系[J]. 刘绍云.中国道教,2004
[11] 挖掘道教丰富内涵 担当道教徒当代责任[J]. 秦兴仁.中国宗教,2016
[12] 道教如何答好新世纪考卷[J]. 朱越利.中国道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