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宗教生态学视阈下《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成果简介

2017-04-25

项目负责人:刘伟 聊城大学
项目批准号:13BZJ007
项目名称:宗教生态学视阈下《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最终成果形式:专著
专著名称:宗教生态学视阈下《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基地研究人员、聊城大学副教授刘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宗教生态学视阈下《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近日已完成。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成果从宗教生态学之视角对《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全面贯通性研究,关注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一章或某一篇,而是《论语》整部著作,最终成果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的著作;从宗教学与生态学相结合,探讨宗教生态学之学科意义;在此基础上,探寻《论语》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模式”的历史渊源及其未来发展的影响。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一,在学科建设方面,为构建“宗教生态学”奠定理论基础。“宗教生态学”作为“宗教”学科的一个分支,与宗教学、宗教哲学、宗教史学、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国内,至今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从宗教的视野下探求宗教经典中的生态思想必将成为热点;将“宗教学”与“生态学”相结合,构建“宗教生态学”亦是大势所趋。为此,本成果从学理层面,检讨“宗教生态学”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指导思想等,为学科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其二,在《论语》文本研究方面,使元典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条理和系统。从《论语》文本的宗教价值、《论语》中的祭祀活动切入,分析《论语》的宗教思想;从人与自然环境、个体与家族、个体与社会切入,解读《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从“乐感文化”切入,阐释《论语》宗教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渊源。这使《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更为清晰和系统,也是《论语》文本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其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为“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宗教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模式”的形成,不仅具有现实基础,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生态思想应成为“中国模式”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儒学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在当今时代更全面地思考儒学如何发展的问题,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启迪。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若干观点和对策建议
本成果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二大部分是研究的重点。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宗教’定义再认识”和第二章“‘生态’、‘生态文明’与‘宗教生态学’”。
第一章主要从中、西、马不同角度,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对宗教的定义进行解析,界定“宗教”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主要观点:(1)宗教,是指特定的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特定的目的,对虚拟世界的超自然力和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或现象,进行信仰和膜拜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2)宗教的主体(人而且是群体)、宗教的目的(“生之所依”和“死之所归”)、宗教的发生(社会历史的产物)、宗教的客体(超自然力量或异己力量)、宗教的行为(“内心信仰”与“顶礼膜拜”);宗教的属性(社会现象)等特定性是宗教的基本内涵。(3)“存在的长期性、形式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功用的独特性、实践的统一性”是宗教的主要特征。(4)超自然力量(神祇)是宗教的本质;宗教实践活动是宗教的必备要素;人与超自然力量(神祇)能够正常交通且能够达成共识是宗教存在的根本保证。
第二章,主要对“生态”、“生态文明”、“宗教生态学”基本内涵和基本理念进行界定。
主要观点:(1)“生态”,是指人类与其他物种在现实世界中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包括人类与所处环境、人类与其他物种以及其他物种之间所发生的静态与动态相对统一的关系。关注人类的中心地位和社会环境,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相对统一是本定义的特点。(2)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应坚持“整体观”,人类与其他物种发展过程应坚持“动态观”,各物种内部结构与外部相互关系应坚持“层次观”,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应坚持“共生观”。(3)“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根本上的一体性,人与世界万物发展过程上的共生性以及人类具有优先性。(4)“宗教生态学”是借鉴现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对宗教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或生态智慧以及具体宗教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宗教组织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究,从而为丰富发展生态理论提供思想资源的一门交叉学科。“宗教学”和“生态学”是其直接理论来源,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第三章主要分析《论语》文本的宗教思想,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阐述《论语》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内容及其文化渊源。
第三章“《论语》的宗教思想”,主要阐述儒学与西学的关系、儒学的宗教性,从社会作用、元典传承、传播范围等层面阐述《论语》文本的宗教功能,从社会功能、外在形式、内在情感、具体行为等层面分析《论语》的祭祀活动。
主要观点:(1)作为儒学的元典《论语》具有宗教特质,不仅为人们提供为人处世、修齐治平的理念与规则,也为人们奉献了信仰的圭皋。在社会作用上,《论语》主张天命观、倡导基本规范、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宗教元典之功能;在元典传承上,《论语》成典历经多次集结,诠释持续不断且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在传播范围上,《论语》既是本土文化的核心,也是拓展域外的典范。(2)在社会功能上,祭祀活动事关社稷、有益于国家治理,事关民众、有益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事关生死、有益于个体安身立命。在外在形式,祭祀活动应有制度依据、不能僭越;应遵循自然血统、不能谄祭,应有相应仪式、不能擅自精简。在内在情感上,强调参加者的虔诚性,应高度重视、敬畏庄重和保有恒心。在具体行为上,应注重细节和坚持理性。
第四章“哲学思想与生态思想”,主要阐述哲学思想与生态思想的关系,对早期阶段的“人属于神”、中期阶段的“人神合一”和后期至今的“人神相分”进行分析,并阐释了与此相应的“人融于自然”、“天人合一”和“主客分离”的生态理念。
主要观点:(1)中国传统社会在人与未知世界的关系上,大致有三种哲学思想:早期阶段的“人属于神”,中期阶段的“人神合一”,至此以后的“人神相分”。这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思想。“人属于神”阶段,对应的生态思想是“人融于自然”,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被自然所左右;“人神合一”阶段,对应的生态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各守其位,各尽其分,相互依存,和合共生。“人神相分”阶段,对应的生态思想是“主客二分”,“人类中心主义”盛行,自然完全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牺牲品。(2)从“人属于神”到“人神合一”,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哲学从宗教中产生并逐渐脱离宗教,但是,哲学并没有与宗教彻底分开,仍然带有宗教的烙印。二是神权与人权在博弈中逐渐保持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一直是传统社会信仰的基调。(3)近代以来“人神相分”,人是人,神是神,人神不相交通,成为中国社会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人定胜天”。
第五章“《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阐述《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万物一体”、个体与家族的“法祖齐家”、个体与社会的“和合共生”。
主要观点:(1)《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以“人神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分为人与自然的“万物一体”、个体与家族的“法祖齐家”、家族与社会的“和合共生”。“仁爱”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是儒家生态伦理的根源。(2)人天相通、人物相类、人时相应、取之有度是“万物一体”的内涵;“法祖齐家”的生态伦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以敬祖为核心、以孝悌为根基,处理好与父母、兄弟、妻子等层面的关系,保持整个家族的繁衍昌盛,从而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3)家族与社会的和合共生,在实践层面上主要体现为个体与社会的和合共生。在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论语》主张“尊重、平等、包容、关爱”。“尊重”是君臣(上下级)、朋友交往的前提,基本含义有三:“敬”、“忠”、“信”,“敬”偏重于态度,在于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忠”和“信”偏重于行为,不过,“忠”更着眼于“义”,按照道义行事;“信”着眼于“诚”,按照双方约定行事。“平等”,着眼于人格上的平等,“包容”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能够容忍对方在自己看来的“缺点”或“不足”。这一点在君臣、朋友之间非常重要。君臣、朋友的交往,除了尊重、平等、宽容之外,还要有关爱。这种关爱,既有生活上的人之常情,也有事业上的相互促进。
第六章“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渊源”,主要阐述“乐感文化”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渊源。
主要观点:(1)《论语》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从根源上受制于“乐感文化”。“乐感文化”是以个体“情感”为本体、以追求“快乐”(非动物性的自然快乐)为终极目标、以“实用理性”作为思辨方式、以现实世界(此世)为中心的文化。换言之,“乐感文化”是一种“精神超越而不迷失、行为自由而不放纵、生活务实而不庸俗”的文化,是乐观的、积极的、向前的文化。(2)“乐感文化”在信仰层面上,坚持精神超越而不迷失,在核心信仰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在社群行为层面上,坚持中庸不走极端,有底线、有原则,懂得权变。在个体行为层面上,生活务实而不虚幻,积极入世,过有意义的生活。“乐感文化”虽然不是宗教文化,但带有宗教性。在精神层面,坚守以“天”为代表的核心信仰;在现实层面,看重个体的主动性,注重自律、慎独,主张命由心造而不是命由神造。(3)“中”(恰如其分)、“和”(宽容和谐)、“乐”(自然向上)是“乐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强调分寸,把握尺度,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和”强调包容共生,多样并存。“乐”强调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挫折面前,百屈不挠、勇往直前,自然向上,积极进取。
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中国模式的历史必然与未来发展”,主要从生态文明思想的角度,阐述“中国模式”的历史必然与未来发展。
主要观点:(1)“安身立命”是宗教的必然要求,关系到群体的共同信仰,也是传统社会宗教信仰模式的核心要素;“多元共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基本理念;这两者的密切结合,构成了传统社会运行的基本理念。(2)一种模式的形成,既有短期的现实条件,也有长期的历史渊源。“中国模式”的历史必然性,主要体现在:皇权与相权博弈的政治传统、农工商共生的经济传统、儒释道互补的文化传统。(3)“中国模式”在未来的发展应牢固树立“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理念。“一元主导”,意即事物发展必须有核心力量,主导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多元共生”,意即无论是事物的内部结构还是外部生存环境,都有多种因素或多种力量存在,这些因素或力量相互联系,构成系统,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具体来说:政治上,要突出“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经济上,要突出“国有为基、多元共存”;文化上,要突出“安身立命、和谐包容”。
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本成果从宗教生态学之视角,系统地阐述了《论语》里的生态文明思想,首开《论语》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研究之先河,拓展了此方面研究的视野;而且,从宗教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宗教生态学”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理念,为宗教生态学作为“宗教学”的一个分支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
2、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论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涵与因素,“中国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一渊源与《论语》里的生态文明思想息息相关。对“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论语》仍然能够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3、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成果是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著作,是一部可供文、史、哲大学生、研究生和国学爱好者阅读的“传统国学”读本,也可作为“生态学”研究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