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教育教学成果奖 | “经典”与“社会”场域下的哲学人才培养

2021-09-06

近期,由哲学系完成的“‘经典’与‘社会’场域下的创新型哲学人才培养探索”教学成果荣获2021年中山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该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经典”与“社会”作为“知”与“行”两个培养场域,有效构建“思政-科研-实践-文化”四位一体育人方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目前获学校推荐申报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以培养扎根中国、融贯中西、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哲学人才为目标,解决高校哲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家国情怀特色不够鲜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以及创新能力相对欠缺等问题。

  1. 强化思政育人,推进德育与智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的教学体系,筑牢家国情怀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实现德育智育并重。通过凝聚学科力量落实家国情怀价值传导:通过中国哲学课程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了解国情社情;通过外国哲学课程,比较中外文明的思想脉络,增强文化自信;通过逻辑和科学哲学课程,培养严谨思维和科学精神。大力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多类型、多属性育人活动相互支撑,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开展“读原著、学经典、悟原理”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理想信念。通过澄心琴社、知行学社以及连续22年举办“哲学月”等活动,推动学生德育智育、家国情怀内生成长。

2)构建科研育人的立体化机制,强化基础知识与前沿探索之间的衔接,有效形成探索创新能力

依托学科力量,构建“基础-前沿-拓展”课程体系,以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项目制为抓手落实。首先,由资深教授在专业课程基础上设置讲授前沿课,将课程知识延伸至学术前沿。其次,以前沿课程为线索,通过导师制落实学术拓展与训练,培养文献阅读、学术报告和论文撰写等学术技能。再次,设立本科生科研专项,进一步以科研实践的形式进行巩固强化学术前沿与拓展学习成果。总体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开创社会实践新模式,构筑实践育人新机制,有效提升社会担当和实践意识,实现知行合一

依托学科力量,开展“家乡田野”、“哲学咨询与医疗”、“耕读研学”等项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赴社区、农村、医院等场所展开深入考察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将家国情怀、知行合一真正落实在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之中。通过加深对现实社会的体验和反思,增强自身对国家、社会及人群的责任担当,树立积极正向人生观和价值观。

4)以文化育人铸魂,开拓现场感和历史感兼备的育人空间,有效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进行情境教学和主题教育。举办“百年讲义”、“百年家书”、“百年弦歌”等主题展览,以文化实践浸润的形式为学生传递精神力量、涵养家国情怀,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依托澄心琴社、知行学社等学生社团,开展古琴教学、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学习活动,传承文脉与经典,有效提升综合素质。

探索成效及推广应用

1)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素质突出、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优秀学生

经过实践探索,我系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突出、具有强烈社会担当的优秀人才。如优秀本科生代表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称号,近年来升学深造比例由36%提升到峰值超过60%,其中90%进入知名高校深造。优秀在读本科生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优秀本科毕业生在海外名校获博士学位后在知名大学任职。2016年以来,全系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和活动中获奖80余项,涵盖德、智、体、美、劳各领域荣誉。本科党支部入选“广东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期间,先后有56名毕业生扎根中西部地区基层,为服务群众贡献力量。在疫情期间,哲学系同学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于抗疫志愿活动。陈志伟、刘航同学响应号召携笔从戎、光荣入伍,是德才兼备、家国情怀的人才典范。

2)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高质量育人提供更有效支撑

实践检验期间,哲学系先后获批哲学强基计划、以及哲学、逻辑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参与建设的《中山大学博雅模式:基于经典的通专结合之路》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获“中山大学示范性立项”。承担省级以上教改与质量工程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含国际哲学教育期刊论文1篇),出版教学论文特刊1辑,组织举办全国哲学类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讨会2次,推出《中山大学哲学精品教程》两辑以及《高校逻辑学专业系列教材》等十余部教材。此外,承办教育部哲学教指委年会暨全国哲学院长(系主任)会议2次,为推动国内哲学人才培养与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育人方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彰显成果广泛接纳度

我系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果多次在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作经验交流和报告,并应邀前往兄弟高校做专题交流。相关经验被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兄弟院系所借鉴应用。以场景教学和第二课堂融合为特色的育人方式效果显著。“百年讲义”、“百年家书”、“百年弦歌”等文化教育展得到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搜狐、新浪等媒体网络的广泛报道。学生社团“知行学社”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公益教育活动,并获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一系列活动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公众号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4fjG-_AajAcKPxX_BOvnA